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其对策

来源 :职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教师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教育质量,而且制约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文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措施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22-0106-02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含义及其表现
  
  “职业倦怠”的概念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于1974年提出并首次引入心理学领域的,费鲁顿伯格把职业倦怠定义为: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而所谓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逐步形成的一种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的现象。教师职业倦怠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情绪衰竭。教师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工作热情丧失,工作投入和参与减少,课堂准备不充分,教学品质低劣,创造性低。其次,人格的解体。教师逃避社会交往,不愿意与学生交往,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同事和学生,使同事和师生之间关系恶化。最后,低个人成就感。教师自我评价的价值倾向降低,并倾向于自我贬损,将工作中的不成功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产生过度的自卑感和强烈的离职倾向。
  
  二、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方面原因
  1.社会期望不合理。教师职业被认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它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教师行业的期望也越来越大,国家期望教师能够培养一批批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他们寄厚望于教师,整个社会仿佛教师是地球上最万能的职业,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评价都不够合理,存在着偏高的倾向。教师为了满足各式各样的需求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2.社会地位和社会待遇偏低。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尽管教师的经济社会地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教师行业与如公务员、商人等其他行业相比,其社会地位明显偏低,教师的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更是微薄。同时,由于教师劳动效果的长期性和滞后性,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同仍然较低。
  (二)教师职业方面原因
   1.职业艰辛。教师工作既要耗费体力又要耗费脑力,这是一份非常艰辛的双重消耗体能的工作。教师工作首先是一份体力活。作为一名教师每天都要备课、讲课、批改作业、指导学生课外活动、耐心细致地做个别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等。这些耗费了教师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同时,教师工作又是一份具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教师工作不应该是一种的重复劳动,而是不断创新、探索的工作。教师们为了上好一门课,往往思前想后、精心设计、绞尽脑汁。这些无不需要巨大的体力和精神消耗。
  2.职业稳定性下降。过去教师行业曾被认为是“铁饭碗”,吃的是国家饭,是一份职业稳定性极强的行业。而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意识逐渐渗透到每个行业里。教师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末位淘汰”“竞争上岗”“学历达标”等制度的推行,教师行业再也不是“铁饭碗”了,从前教师们稳固的职业安全感已不复存在了。
  3.复杂的人际关系。教师复杂的人际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师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作为下属必须要处理好与校领导之间的微妙关系。如今学校的领导普遍越来越专制化,存有腐败作风,如用人唯亲,搞暗箱操作等等。教师在这样的领导下,每日提心吊胆的工作,生怕得罪了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也很微妙,为了一点利益相互排挤、明争暗斗。其次,必须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现在的学生个性越来越强、越来越叛逆,各色各样的学生都有,真是鱼龙混杂。有的严重违纪、有的不服从管理、有的甚至辱骂攻击教师等等,这些都大大加深了教师管理的难度。试问在以上种种环境下,教师如何能够保持他们的工作热情呢?
  4.学校的线性管理。现代学校的管理往往是采用封闭化、军事化的线性管理的模式。线性管理的思维在教师管理上的典型表现,就是简单把教师“动起来”,“忙起来”与教育改革的成功、教育质量的提升直接对应起来。在这种管理环境下,教师没有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缺乏领导和同事的支持,没有自主决定的机会,这必然导致教师工作热情的下降和教师责任感、归属感减少。
  (三)教师个人方面原因
  教师的个人差异也是引起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性格差异使职业倦怠程度不同。有研究表明,那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不善于和他人交流的人更易于产生职业倦怠。那些持个人主义价值观并试图实现自己工作理想的教师和那些妄想的、易怒的、不切合实际的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相反,那些性格开朗、自信的教师则很少出现职业倦怠。其次,不同的生活态度也影响着职业倦怠的程度。很显然,那些生活很颓废、生活态度悲观、消极的人较之于那些生活乐观、积极、活泼的教师更易于产生职业倦怠。第三,不同的生活经历也影响着职业倦怠的程度。拥有着丰富的社会经历的、经历过较大挫折和失败的教师则不容易产生倦怠。此外,年龄和婚姻等因素也影响职业倦怠的程度。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一)社会方面:首先,政府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政府在政策方面要向教师有所倾斜,切实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切实改善教师的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做好宣传工作使得每个公民都理解教师、热爱尊重教师。其次,社会要对教师建立合理的期望,要 (下转第52页)(上接第106页)知道,教师也是凡人,而非古之圣贤。教师的能力是有限的,不是无所不能的。我们要为教师行业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人文环境,以减少教师的职业压力。
  (二)学校方面:首先校领导要尽量为教师创造一个优良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如改善教师的住宿条件、改善教学条件等等。其次,更为重要的是,校领导要重视、关心、尊重教师,实行民主管理,让教师能够有机会去参与管理,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感和工作的灵活性。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减少职业倦怠。
  (三)教师个人方面:教师个人尽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随着教育改革制度的推行,传统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等已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需要,因而作为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创新,逐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次,教师要注意培养乐观、自信、积极的生活态度。多与他人交流、沟通,倾听别人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感受,这是缓解压力的一个好方法。第三,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教师要学会劳逸结合,学会忙里偷闲,学会品味生活,放松自己。平时多参与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最后,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好的身体是抵抗一切不良思想的保障,教师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希望通过这些可以保持一份好的心情,来做一个轻松而又充实的自己。
  
  【參考文献】
  [1]王涛.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05,(9).
  [2]张玲.近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山西师大学报,2006,(9).
  [3]焦其文.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5,(5).
  [4]冯大鸣.教师的疲惫与疲惫的教师: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
  [5]刘启珍,明庆华.教师问题心理与行为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王锋,江苏淮安人,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哲学;李培湘,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会泽县的林地现状,提出了不同困难立地条件造林的树种选择技术措施;分析会泽县的林分现状,提出了加强新造林地管理"重视病虫害防治"坚持造管并重,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
分析了目前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介绍了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基本要求,以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湛江园为例进行探讨,阐述了节约型园林在其中的应用,并迁移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与此同时,资源短缺、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在很大程度
目的观察鹰嘴豆总皂苷(TSCA)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45 mg/kg)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
施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和对缺乏微量元素的土壤使用微肥,有利于农作物高产优质。但同时施用或混合使用几种肥料,要防某些营养元素之间的“相克”。比如,多施磷肥,多余的有效磷与土
模具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常用模具设计软件、常用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典型模具制造工艺和典型模具生产设备操作技能,面向生产、
屋顶绿化是随城市建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绿化方式。屋顶绿化进行设计和施工时,应综合考虑屋顶的结构形式以及绿化植物的选择,实现对空间有效利用。本文从屋顶绿化设计与施工
通过对隧道衬砌工程施工的调研,并经过理论分析和结构计算,结合多年隧道施工的实际经验,开发研制出了电动整体式衬砌台车,这种台车具有机械自动化程度高、可重复利用率高、变
1栽植地选择1.1对土壤的要求土壤是栽植核桃树的基础,栽植地要求土层厚度在1m以上,有良好的通透性。如土质太粘,树坑应适当掺些沙土,如土质沙多,应适当掺些粘土。南方的黄胶
目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源在于现行产权制度残缺、公权与私权边界模糊,不能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农业资源配置低下,农民的创新能力受到抑制.因此,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