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成都地区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来源 :华西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ky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5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FQNS)对2001-2003年成都地区3家教学医院分离的266株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和加替沙星对266株分离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加替沙星和司帕沙星对266株临床分离菌的MIC50和MIC90均为0.25和8mg/L,低于环丙沙星(0.5和16mg/L)、氧氟沙星(2和16mg/L)、左氧氟沙星(0.5和8mg/L).5种FQNS对葡萄球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对肺炎链球菌全部敏感,且新型FQNS的MI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大段冷冻异体骨移植复合人工关节置换修复股骨远近段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本组24例,行复合股骨上段的全髋关节置换10例,复合股骨下段全膝关节置换14例.按En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盆腔感染与常见的下生殖感染--细菌性阴道病的关系.方法:对1998年至1999年在我院门诊接受人工流产的425名妇女进行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查和诊断,并对感染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视力有损害但仍在0.1以上时,其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特征.方法:对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视力在0.1以上可以进行P-VEP检查者16眼,进行P-VEP检测
瘦素是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分子量为16-kDa的蛋白,可通过中枢作用减少食物摄入和刺激产热,从而调节脂肪代谢和能量平衡.瘦素受体属Ⅰ类细胞因子超家族的一种,分两类:一
雾化吸入治疗是使用专用的装置将药物溶液雾化为细小的雾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随患者的吸气过程进入呼吸道及肺部并进一步沉着,以达到治疗作用.雾化吸入治疗有各种雾化吸入装
目的:探讨不同的拂炎眼液使用方法对PRK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总结最佳的使用方案.方法:将PRK病人分为3个治疗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拂炎眼液治疗方式,分别在术后1、3、6月检查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2岁,未婚,因吸食海洛因昏迷无尿7天入院.3年前开始间断吸海洛因,7天前吸海洛因后突发昏迷,12小时后被他人发现急送当地医院.入院查体发现左额面部挫伤,左
目的:探讨轻型头伤后继发致死性脑梗塞的病因学和早期诊断及成功救治的经验.方法:本组17例的临床资料,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及文献复习,进行科学的分析.结果:17例均救治无效死
反义寡核苷酸是指序列与特定mRNA互补的含有15~20个核苷酸的DNA合成片断.其作为一种调控特定基因的手段,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与靶序列结合后激活RnaseH降解mRNA来达到抑制靶基
EBD是一组疾病,它们有共同的发作性症状表现或日渐加重的症状表现[1].有些疾病,如偏头痛和抑郁,患病率较高,是前20种致残疾病之一.另一些疾病,如发作性睡病和丛集性头痛,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