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爱你也容易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ental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好文言文的教学呢?笔者认为,只要得法,文言文的教学也不是难不可攀,学生也不必害怕,文言文教学是“想说爱你也容易”。
  一、激发兴趣,克服畏难心理
  1.援引具体事例,认识文言文精巧
  在说明“生命在于拼搏时”,爱因斯坦用了差不多100个字才说清楚,而孔子只用了四个字“生无所息”,简明扼要,切中精义。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连全部《论语》都那么简短,却包含了中国人政治、礼仪、教育等的智慧,可见我们祖先的伟大,文言文的魅力可见一斑。
  2.教学得法,循序渐进
  高中的文言文多了语法知识的掌握。由于文言语法知识点很多,我们可以先让学生简单地了解文言文中有这种现象。文中出现之后,不作分析,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个词是古今异义词,或是词类活用,这个句式是被动句,状语后置句等。等学生积累到一定时候(高一下学期),他们就会具体的分析了。这样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要求,学生的畏难情绪便会随之克服,转而慢慢培养起兴趣来。
  二、文言文当现代文教,针对不同文体灵活应用不同方法
  把文言文当作现代文教,就是摒弃逐字逐句的翻译,侧重于文章结构,主题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不同文体的文言文侧重点是不同的。
  散文,根据不同类型确定不同的重点。《烛之武退秦师》是学生进入高中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可以让学生通过这篇文言文的学习,掌握一般的方法。找出表示时间、地点、年代、人名的词语。这篇文章写了几个人,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几件事,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进行慨括。从烛之武、郑伯、秦伯等人身上学到古人的智慧、谋略以及烛之武善辩的才能。
  议论文,则可以结合学生议论文的写作,当作范文来讲解。最典型的当属选修教材的《六国论》。这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贿秦”。接着提出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后面的段落援引史实作为论据来论证。因此这篇文章的重点应是分析结构。其他的几篇如《师说》《伶官传序》等均可照此法教学。
  三、重视文言文的背诵,增强学生语感
  中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值得借鉴,5、6岁的小孩子进私塾,无论是《三字经》《百家姓》、还是《千字文》,先要求他们读熟,背诵,烂熟于心,等积累到一定程度,老师再加以讲析。
  选入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是经典中的精华,折射出了中国人博大精深的思想,学生多背,多积累一些句子,可以增强学生文言文语感,也可扩展知识面。《寡人之于国也》中“五十步笑百步”的典故,“黎民不饥不寒”的“保民而王”的思想;《鸿门宴》中“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语录;《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写景佳句;《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忠于国家的情怀;《陈情表》“乌乌私情,愿乞终养”以孝为先的民族传统;《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句。要求学生一定记熟、记牢。因为这些句子是历代名家思想及显著成就的体现,是中华文化中最熠熠生辉的宝贵精神财富。
  四、从古到今,弄清传承关系
  现代汉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字、词等,可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入手,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如满大街的“家俱店”,“具”“俱”两个字,哪一个是正确的,只要稍有一点文言文知识的人都知道“俱”是“全、都”的意思,是一个副词,用在“家”和“店”当中,是无论如何说不通的,而“具”指“日常生活或生产活动中使用的东西”。再如《赤壁赋》中“正襟危坐”中“危”是“端正”的意思,“危言危行”这个成语应该理解为“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如果理解为“危险的语言,危险的行为”那就大错特错了。还有“富滇银行”中的“富”字实际上可以当作使动用法,使滇富裕起来。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例子,使学生觉得文言文和现代文不能割裂,文言词汇在现代社会还在广泛使用
  综上所述,学习文言文并不是难不可攀的事。“想说爱你也容易”,只要掌握了文言文的特点,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文言文教学也是一项很轻松愉快的工作!
其他文献
朗读是诗歌教学极为重要的基础性手段,但检视当下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或玩弄技巧,感情泛滥;或为读而读,敷衍了事;或机械模仿,装腔作势。鉴于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中指出: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之时,初中诗歌教学朗读“生态化”是一个有待构建的命题。  一、本真——诗歌生态朗读之根  “诗歌生态朗读”就是在品味感受诗歌作品的阅读活动
传统的说明文的教学一般是“四步曲”:一读课文,把握说明对象;二读课文,理清说明结构;三读课文,分析说明方法;四读课文,品析说明语言。即使偶尔有所不同,也是“万变不离其宗”。先不说教学目标精当与否、教学环节连贯与否、教学方法得当与否,但就对照“语文课应上成语文课”这一朴素的理念来讲,笔者认为这类传统的说明文教学课至少在三点上有失偏颇。  偏颇一,把说明文只当说明文来教  以《生物入侵者》的教学课为例
【摘 要】古文的释义是一项严肃细致深入的工作,须要“不同的声音”多角度分析,以期获得对文章更为准确、深入的理解。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的注释更应该精益求精,注释如果笼统、含混、简单,就会给讲授和学习文言文造成不便。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本 文言文注释 精益求精    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把《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异乎三子者之撰”的“撰”注为“才能,指为政的才能”,也就是说,“异乎三子者
语言表达题是高考题的一个难点,它以其形式多样化,内容生活化而倍受出题者关注。由于考点多,零碎繁琐,题型多变,老师们指导这部分内容时捉襟见肘,收效甚微。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有关这一内容的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曾尝试如下作法。  一、求同  语用题题型很多,学生在做题时,总丢分,我在指导学生做题时,找出这些题共性的东西就是必须审清题干。因为题干中都隐含答题的方向或重点,如不仔细审题,答
【摘 要】小说的阅读一直以来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热点和难点。新课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小说阅读考查的比重更是大大超过了散文的考查。本文以高中教材中的两篇小说《祝福》和《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从小说的主题、人物、情节、环境、作家生活时代背景和创作思想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阐述了比较阅读这种阅读方法在小说阅读和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小说 教学 比较  好的小说可以常读常新,给人以无尽的思索和
新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学生的心灵火花,用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彰显人文情怀的花园。  一、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导学生,师生心灵阳光灿烂  大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苏轼说,文如其人。鲁迅先生说,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因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影响”,对学生而言教师一般都具有天然的影响力,但我们必须认清如果这种影响力是建立在教师身份所赋予的权利基础之上,那是很不稳固的,而这种影响力是靠教师的人格魅力赢得的,这种影响力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语文教育是最具人格特征的教育,语文教师用自己最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感染、陶冶着学生,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了激情和活力。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
年年教《雷雨》,年年有感叹。“爱情这杯酒,谁喝都得醉。”这句一针见血的歌词简直可以涵盖古今中外所有对于爱情话题的感叹。《雷雨》当然也不例外。一个多情而残忍的周朴园,一个坚强而又恋旧的鲁侍萍,这二人注定了《雷雨》必然是一出好戏。初读《雷雨》,我曾经怀疑:生活中会有这样的周朴园与这样的鲁侍萍吗?他们的恩恩怨怨叫人还敢相信爱情么?三遍《雷雨》读下来,我改变了看法。我觉得自己读懂了《雷雨》,读透了《雷雨》
她怎么会答应嫁给这样一个男人呢?  读完《套中人》之后,你肯定会替华连卡发出这样的感叹或者提出如此的疑问。  就是啊,华连卡怎么会看上别里科夫的?  华连卡是个什么样的姑娘呢?  她“个子高挑,身材匀称,黑黑的眉毛,红红的脸蛋”,在作者看来,这个乌克兰女孩简直像“果冻”一样招人喜欢。性格开朗的她整天“不停地哼着乌克兰的抒情歌曲,高声大笑,动不动就发出一连串响亮的笑声:哈,哈,哈”,华连卡的初次亮相
关于情节,布鲁斯特在《小说鉴赏》里有比较详细的说明,“所谓情节,就是一篇小说中所表现的那个动作的结构,它代表了讲故事的人对他那个动作中的事件如何加以处理的一种方法。与历史学家心中所关注的,去发现这些事实所包含的那种模式(和旨趣)不同,小说家可以根据他心中想要表现的人的行动和价值方式,去选择或者创造出一些事实来。情节包含着某些自然阶段——开始,中间和结尾阶段。中间阶段叫做开展,结尾阶段就是矛盾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