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牧对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影响模拟研究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raclen4hy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确评估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效应,对区域尺度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放牧是新疆草地生态系统中主要的人类活动,但放牧对草地碳平衡与碳动态的影响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利用生态系统放牧模型Biome-BGC grazing,通过情景模拟综合评价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动态。结果表明:1)1979—2007年新疆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源总量为0.38Pg C,其中由放牧导致的碳释放为0.37Pg C;2)当平均放牧率小于0.24头标准羊/hm~2时,放牧能够促进草地碳固定。研究实现了BiomeBGC gra
其他文献
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导致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异翅独尾草(Eremurus anisopterus(Kar.et Kir.)Regel)生存生境片段化,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斑块种群。为深刻理解在不同程度破碎化斑块中异翅独尾草种群的生存现状,共选取19个样点,分析其龄级结构,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并引入4个生存分析函数。结果表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不同样地中异翅独尾草种群动态因人类干扰
本文介绍了IPv4向IPv6网络过渡的策略及一个基于Windows系统的简易IPv6试验网的构建。并以此为例,介绍了IPv6地址和路由自动配置、DNS的配置,从而使用户能尽快掌握IPv6的基本概
灌丛有机碳贮量对研究干旱区土壤特性及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以分布于新疆南北疆荒漠区的4种柽柳灌丛(多花柽柳Tamarix hohenackeri、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刚毛柽柳
在近两年全国水库大银鱼移植推广质量检验工作基础上,通过对大量鲜活标本的观测,总结了以活体观察判断大银鱼受精卵与未受精卵的主要形态特征,以及计算受精率的取样时间,取样数量
基于1985—1999年的GIMMS-NDVI数据和2000—2014年的MODIS-NDVI数据提取短命植物的时空格局,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和1985—2014年气象站点气温和降水数据,从不同时空尺度上分析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短命植物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短命植物层片整体表现出物种组成简单,优势度高、多样性和覆盖度低等特征,且层片特征主要是由优势物种所主导,
池塘养殖大银鱼子代体生长的的S型曲线方程为Lt=Lt=166.487与天然湖泊中的大银鱼生长相比较,前期有生长优势,频繁地刺激大银鱼与不稳定的水质会降低大银鱼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