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情遭遇“起步价”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o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择偶时会用一些“硬指标”:收入、房、车、学历、年龄等都要拿来掂量一番。不久前,一家婚恋网站联合国家人口与计生委发布《2012~2013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面向全国进行了77045人次调研并发布调研报告。报告中将单身女性对理想男友月收入的最低要求定义为“恋爱起步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90、80、70后女性“恋爱起步价”大多超过了5000元。各地情况略有不同,最为苛刻的是上海、深圳和北京,“恋爱起步价”都超过了8000元。这份报告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直呼“爱不起”。
  郑州“起步价”超广州直逼京沪深杭
  恋爱起步价,指当今流行的择偶标准,对于对方的月收入的起步标准,2013年2月由某婚恋网和国家人口计生委培训交流中心联合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中,发现80后单身女性心目中的恋爱“起步价”:上海(9964元)、深圳(8437元)、北京(8149元)、杭州(7828元)。对于《报告》中所提及的“理想的TA”最低收入要求,女性理想男友的最低收入一项中,哈尔滨的90后女生要求最低,希望理想男友的最低收入为3712元。而福州的70后女生要求最高,她们理想男友的最低收入为9290元。而南京女孩中,90后女性理想男友的最低收入为5489元,80后女性理想男友的最低收入为5872元,70后的女性要求最高,她们的理想男友最低收入为7299元。《报告》还显示,郑州80后单身女性心目中的恋爱“起步价”,仅次于上海(9964元)、深圳(8437元)、北京(8149元)、杭州(7828元),位居全国第五,甚至超过了广州、东莞等南方发达城市。从省份排名情况来看,河南90后单身女性也不是省油的灯。河南90后单身女性希望理想男友的最低月收入为3678元,位居全国第一。
  學者称单身汉贡献中国2%GDP增长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魏尚进指出,孤独寂寞的单身汉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可能高达两个百分点。据魏教授解释,他之所以提出这个观点,主要还是注意到中国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衡问题。那么,他由此判断,对于一个单身汉来说,要想找到一个媳妇,就必须讨得媳妇的欢心,车与房就成为了婚前必需品,这势必会让男性更加努力的工作,来赚钱养家。根据魏教授测算出来的结果显示,在过去十年里,中国经济每年平均增长10%,而性别失衡每年贡献了2个百分点,折合8万亿元人民币,这部分钱都是单身男士贡献的。在中国,我们把这种称为单身汉经济,也有人换了一个说法,也叫“丈母娘经济”,虽然主体不同,但效果一致。
  男网友吐槽:快谈不起恋爱了
  微博上,关于恋爱“起步价”的消息,引来了众多男网友的吐糟,他们直呼压力太大。
  网友大道雄风V5说:“这还让不让人找女朋友?我还没达标呢,看来努力赚钱才是王道!”“年前刚涨了点工资,不过这标准我跳起来也够不着啊!”刚刚参加工作的郑州市民小樊告诉记者,他去年年底工资刚涨到2300元,本来心里还挺高兴的,但昨天女友一边开玩笑一边把关于郑州恋爱“起步价”的微博转给他看,他顿时感觉被泼了一盆凉水。
  网友“淡淡向阳光”说:“谈不起恋爱了。”“轮轴向前冲”则哀叹:“我的工资标准拖大家后腿了。”还有一些已婚男士则庆幸:“幸亏已经结婚了。”“悲催呀望穿秋水,不见五千元的踪影,银子都被别人赚去了。幸运啊当年区区伍佰元,抱得妹纸归!”网友云深居士调侃道。
  女人们的想法则不同。在接受记者采访的10名郑州单身女性中,有8名都认为,在郑州工作,男性一个月赚不了5000元,生活压力会很大。
  甚至在业内人士看来,5000元也是个门槛。“5000元在郑州属于中高等收入,但只能满足一个普通工薪族的正常生活。”郑州一家高端婚礼会所的总经理张磊专门算过一笔账:“房贷一个月两三千元左右,交通、话费等基本生存成本1300元左右,再加上社交成本,一个月下来,一个男人的钱包里根本剩不了多少钱。”
  张磊告诉记者,他的客户中,女性婚前对男性的要求多为有房有车,如果对方没房没车,女性则会要求男性的月收入最好在5000元以上。
  爱情遭遇现实围剿
  最近,网帖《与我长跑十年的女朋友就要嫁人了》红遍各大网站。帖子讲述了一段十六七岁的校园恋情,从学校到社会,男孩女孩坚定地守护一份纯粹美好的感情。直到一步步遭遇现实,物质、学历甚至外貌都成为女孩家人反对这段感情的理由,一个门当户对的“金龟婿”顺势出现,一场艰辛漫长的抗争由此开始……“我们一直没有停止抗争,只是这艘船上载了太多的人,她搬不动船上的巨锚,而我无法阻止港口缓缓升起的闸。”在如今物欲横流的时代,爱情抵不过现实的故事已经听了太多,大家的看法也从惋惜无奈变为理所当然,甚至很多单身男女择偶的首要条件就是车子、房子。当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偏向于物质一方,甚至爱情都被金钱绑架的现在,还有谁可以热血的喊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呢?
  (摘自《现代青年·精英版》)
其他文献
医生是负责给我们健康忠告的人,可惜他们自己也常常生活得不怎么健康。微博上受围观群众热捧的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医生于莺,不也经常自曝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吗?  的确,医生自己也会胡吃海喝,也会晚睡早起,在清晨的阳光下痛悔昨晚熬夜太过,然后赌咒发誓要注重健康,重新做人。  尽管如此,医生还是跟我们不一样的。最关键的不同点在于,他们知道什么是好的、健康的、有效的,而我们不一定知道。  下面是11位美国的顶级医
癌症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病。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癌症的发病率不降反升,在全球范围内呈明显升高的趋势。对此,美国的调查数据显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室内环境污染都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因素。美国著名癌症学家曼高斯博士指出:“人们应警惕家中的各种卫生用品,因为它们含有致癌化学物。”那么,一般人的家中潜藏着哪些致癌物呢?  卫生纸  曼高斯博士指出,卫生纸多为再生纸,即以废纸为原料生产出来的。为了
在职场生活中,出差是一个特殊的情景:你有机会和领导近距离相处,有机会和日常工作之外的同事密切接触,甚至有机会发现他们和每天端坐在办公桌前完全不一样的另一面。千万别小瞧这些路上的点点滴滴,有时候一个微妙的细节或许就能成为你职场成败的转折点。  不可逾越上下级关系  陈平在一家小有名气的电子仪器公司工作,因为是搞技术的,所以入厂5年来出差的次数并不多。就这有限的几次出差,对陈平来说却是绝好的职场教科书
1953年9月23日,58岁的他突发脑溢血,3天后,他走完了艰难求索的一生。临死前,他的手捂住裤兜,兜里是一块古旧的怀表。几个月后,消息传到她的耳中,她禁不住怆然泪下:“终究,他还记得我们曾经爱过。”爱过方知情重,这块怀表是30年前,她每顿少吃半碗饭,一粒米一粒米地攒出钱来,积少成多,买了送给他的。  18岁那年,她已经出落成一朵安静隽秀、兰心蕙质的女儿花。在自己家中,当她第一眼看到他,就对他的气
2012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北上广等大城市15~59岁的女性中,有近两成人认同结婚可以不生孩子,中青年女性倾向不生育者达24.7%,近一半选择为事业暂缓生育。  在世界范围内,“丁克”早已不是一个新名词。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在上世纪末的一份报告表明,美国6180万个家庭中,无子女家庭就占到51%。另据资料显示,日本自1992年以来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按照日本目前的出生率,100年后,日本只剩3000
这世界好像越来越喧嚣,我们淹没在神色匆匆的人海里,像沙丁鱼一样挤在公车上、地铁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是不是时常会有一种“找不到自己”的感觉呢?这时的你,不妨试着独处。  独处,是一场内心对话。避免外界干扰,静心思考。静坐在斗室里,漫步在小道上,平躺在沙滩中……有意识地面对自己,和内心对话。就像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夜》里所说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
男人想要晚婚其实是本能,但到最后,有的人本能战胜了理智,他就会不想结婚。也就是说,老男人本来是想晚婚,晚着晚着他就忘了要结婚。  曾在微博发起《MM们,在你45岁的时候,你宁愿老公死了还是出轨了?》的投票,我很惊异地发现,竟然两边人数不多不少各50%。好吧,这表示,你年轻的时候选老男人和选年青男人其实没什么分别。不过,我还是建议宁愿老公死了的那类人,选老男人;宁愿老公出轨的那类人,选年轻男人。  
据说,蜜蜂射精后就将雌性牢牢拴住。中世纪的欧洲,为防止女性被男人侵犯和为人妻后出轨,就制造了千奇百怪的贞操锁。时光荏苒,如今男人和女人在地位和感情上是平等的了,但往往感情里的心锁,让女人更加牢牢地被套在了爱情和婚姻里。封建社会奉行的是双重标准:男人可以后宫三千、妻妾成群;而女人则必须三从四德、从一而终。如今这些腐朽的东西都被废弃了,一夫一妻,但时代造就了一个词,叫做逢场作戏,并且多用在男人身上。
陆琪,畅销书作家、编剧,著有《潜伏在办公室》、《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事》等。作为怀揣女权主义的男人,他告诉女人应如何掌控男人,如何获得婚姻的幸福,受到大量女性追捧,被称为“情感奶爸”,其微博情感麻辣语录转载总量过亿。  让我们跟着陆琪一起拨开“麻辣”的外衣,挖掘藏在语录深处的幸福真谛。    “男人管理”篇    【麻辣语录】  ◇10个女人里9个能和男人同甘共苦,问题却在于:男人是可以共患难而不可
一面之缘——阳春面    方同生和舒安是在学校食堂认识的,2楼卖面条的阿姨是个大嗓门,2个人一前一后点了阳春面,方同生食量大,让面多一点,阿姨冲后面厨房大喊一声:“2碗阳春面,一碗面多点,是个男人!”方同生被这阵势弄得脸一阵发红,舒安和旁边的几个女生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方同生看着偷笑的舒安,脸红得更加厉害。  接下来的几天,方同生每天都去吃面,却没有再见到舒安。到了第7天,临下课的时候他在桌子上转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