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资源经理人创业的泡沫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ph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没有资源不行。但如果遇到的资源是泡沫,不仅无效,反会深受其害。而经理人阶段积累的资源,90%以上都是泡沫。
  
  经理人说服自己创业的理由中,往往都有一条:自己的资源丰富。
  有时经理人会标榜:“××企业发展到今天,主要靠我自己的资源,要没有我这些资源,企业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还有些经理人平时会大讲特讲:我有什么什么关系,我有什么什么资源,自己要是单挑,任何一块云彩都会下点雨!总之,很多经理人在讲到自己的资源时都会眉飞色舞,仿佛公司只要登记注册,这些资源就会立即变成滚滚现金流,流进公司。甚至会说:“凭我们多年的交情,我要开口,怎么也得给我这个面子吧?没有多还没有少?”言语中带着肯定和自信。
  事实却并非如此。
  
  职场资源为何创业用不上?
  
  经理人平时自己掌握的所谓丰富资源,是自己在职场中日积月累起来的,而这些资源真正在自己创业时能够用得上的不足10%,90%以上的资源在创业时都会成为泡沫!也就是说经理人在职场上积累的资源到了创业时期很难用得上。
  比如上期《中外管理》本专栏中提到的那位创业的执行总裁,我曾问过他:“您作为这么高层面的老总,将近20年做领导管理岗位工作,肯定有广泛的人脉资源。您创业时怎么就没用上?”
  他想了想说:“朋友肯定不少,资源也肯定不少,可有些朋友即使想帮也帮不上。过去自己在一个大平台上,做老板的生意时,这些朋友倒帮过不少忙。真到了我来创业,这些朋友反倒帮不上忙,原因是有力使不上。自己的新公司,没有积淀,没有品牌,朋友爱莫能助。”
  其实这位老总遇到的问题带有普遍性。不是说过去的朋友不够哥儿们意思,而是实在帮不上。“有力使不上”,概括得非常恰当。打个比喻说,过去大家都在高速公路上开着好车跑,只是品牌不一样,大家可以一块赛车,一起玩儿。陡然间自己没有车了,手推个独轮车,你说和原来的朋友该怎么玩?规则就不允许,即便勉强也玩不到一块,瞎耽误功夫。
  以上还只是自己在原有行业内创业,若离开原行业,过去几乎所有的资源都将报废。这就是从经理人到老板的人生轨迹大切换。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创业后,经理人会发现自己过去所说的那么多资源都是泡沫!根本不可能为己所用。这并不是自己过去的资源不存在了,而是自己主动离开了原来的资源地,离开了原来自己生存的空间和土壤,自己的角色进行了较大的切换。当然,过去的资源必然要跟着切换——不切换肯定是有问题的,至少是职业道德层面的问题。
  所以创业前,朋友的海口姑且听之,哪怕是朋友拍着胸脯说:“兄弟你大胆往前走,莫要回头,由我来支持你!”你也只能是说声感谢,千万别当真,不然,吃不了兜着走的是你自己。
  
  为何创业反被资源所累所惑?
  
  其实,经理人阶段积累的资源,用不上倒是小事,关键是被许多泡沫资源所累。也就是说,想用的资源自己用不上,那些用不着的资源偏偏追上门找你。为什么会如此?很简单,经理人一旦创业,会立即有许多老朋友或朋友的朋友找你,而找你也许并不是想帮你创业,而是自己带着项目找你。因为你有自由身,这是最宝贵的,可以帮助朋友把资源变现。而这些追随而来的资源(事情),大多并不是你自己真正想做的,或者偏离了自己创业的主线。可这些资源就像瘟疫一样缠着你不放,这时如果你一心软,更多是禁不住朋友的鼓噪和诱惑,这些拥有资源的朋友会立即包围你,让你做这做那,你把很紧要的创业时间用在了帮朋友忙,而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做。
  因此说,经理人创业初期不是没有资源,而是被外部资源所累。
  另外一种情况是经理人创业时追逐泡沫资源。
  经理人创业的最大特点就是爱写厚厚一沓商业计划书。当自己按照商业计划书按部就班创业时,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会遇到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困难的围追堵截,怎么办?只要和周围的朋友一接触,会立即发现新希望和突破点,于是就和朋友谈起了合作。
  由于自己的经验不足,合作会立即变成股权融资谈判,谈了好长时间后搞不定,干脆把几位朋友拉到一起一碰,于是问题便立即产生。你会发现原来股权如此不禁分,结果大家把想要做的事情忘却在一边,却展开了股权利益之争,争了半天,大家不欢而散,什么事情也没有干成,陡然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
  没有创过业的人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企业初创,一切还都不定型,商业模式只是所谓的理论模型,当理论创业模型被现实磨切得无所适从,外面的任何一丝希望似乎都成了自己的救星。之所以大家会立即从做事变成了对股权等利益纷争,是因为大家都不是老板,所以都猴急猴急地要当老板,以为有了股权就是老板,谁的股权大谁说话算数,因此开始股权纷争,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拳脚相向。所以,创业初期搞股权纷争者,都是非老板干的事情。老板要的是赚钱,要的是有效资源的控制权。所以经理人创业常被许多泡沫资源迷惑得晕向。
  
  不良资源会给创业带来什么?
  
  有这样一位经理人,在创业进行到将近10个月时,资金链行将断裂。结果为寻求突围,被一位所谓的有丰富资源的朋友所陷,被拘留;在拘留期间又有一位所谓的资源朋友为救他出来,吞掉了他所谓估值千万的公司。
  客观上这是由于朋友资源过多,过杂,主观上是因为经理人初创事业,还没有摆脱过去经理人的思维和定位,过于相信某些生意场上的所谓朋友,结果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被朋友陷害。
  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创业经理人一旦身份角色发生了转变,而周围那些生意场的朋友资源就不像过去那样看你了。过去你是经理人,你脚下的舞台是老板的,那些所谓的资源朋友是不会惦记你的;一旦你创业当了老板,那些资源朋友就惦记上了,因为惦记的已不是你,而是你代表的公司。所以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贼朋友一旦惦记上你,会令你防不胜防,因为你在明处,他们在暗处,甚至是伪装打扮,骗你上钩,逼你上钩。所以,作为老板不仅要对事敏感,还要对人敏感。一敏感就会疑神疑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老板总是不相信人”。其实,作为老板,敏感是必备的基本素质。这就像人体器官中,舌头是最敏感的,因此生命力最强。当牙齿都掉光了,舌头依然完好无损。
  在这里补充说明的是,无论是陷创业经理人于囹圄的那位朋友,还是吞掉他公司的那位朋友,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他们虽然得到了公司,但公司不盈利,上千万的估值都是泡沫,不仅一文不值,而且这两位朋友两个多月后还陪了数十万元,最后匆匆收场。经理人创业时往往自以为争到了偌大的一个公司,其实争来的都是债务,最起码是责任和义务,因为没有做过真正的老板,就很难知道什么是企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什么才是老板最需要的东西。
  
  经理人创业如何冲破资源泡沫?
  
  针对前面的叙述,经理人创业,要想冲出资源泡沫的围堵,应做到以下八点。
  第一,明白仅有资源是不够的
  创业不要以为有了资源就有了一切,资源只是创业的要素之一。从某个角度来讲,没有资源比资源泛滥要好,因为没有资源不用付出过滤冗余资源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
  第二,资源是有泡沫的
  资源发挥效用都是有条件的。经理人所拥有的资源发挥效用是基于原来的组织系统平台。一旦步入创业,开始了新的创业平台,原来的资源发挥效用的平台条件就不复存在。这样资源在没有条件发挥效用的前提下都是泡沫。从经理人到创业切换度越高,原来资源的泡沫化程度越高。
  第三,拒绝无效资源
  经理人创业面临着那些找上门来的朋友资源,一定要分辨哪些是自己能够用得上,用上的程度有多高,使用这些资源的附加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自己能否承受,是否影响到自己的创业主线。千万不要为了朋友面子、不好意思而使用这些资源,接受这些资源的附件。
  第四,遇到困难,坚守自己
  创业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当身处危地时,要保持冷静和独立思考,不要看见任何外部关联资源都要嫁接。有些资源的线头最多是看一看,甚至是视而不见,不要轻易抻出那根资源线头,以免轻易改变自己的创业走向。
  第五,要保持高度敏感
  不健康的资源有时往往披着美丽的外衣,挂着五彩的光环,要想不被那些不健康的资源所害,就要首先锻炼识别资源健康程度的能力;其次要抵制住不健康资源所带来的诱惑,因为大多不健康的资源都会给人营造出美丽的诱人前景,甚至是给一些小便宜让你品尝。所以要像舌头一样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及时识别,发现苗头,及时刹车止损,不要犹豫。
  第六,不要幻想多元发展
  专精创业是中国创业家们面临的必修课。创业者往往因没有成型的业务模式,往任何一个方向上开拓都可以,因此就在有限的资源下外接两个资源,甚至开展多元经营,祈求东方不亮西方亮。那是不现实的,是异想天开。创业就要集中全部精力于一件事的一点上,专心致志,踏踏实实。千万不要开拓与业务无关、或相关程度不高,甚或是对主业有辅助作用但分散有效资源的业务,千万不要搞多元创收。要把一种盈利模式做熟练、做精、做透、做强后,再去陆续扩展其它盈利点。
  第七,不要沉湎于旧资源
  开拓新资源的能力比拥有旧资源更重要。经理人创业往往容易沉湎于旧资源,而忽视新资源的开拓。作为经理人时代积累的资源大多都是过时的资源,如果创业用不上,就不要恋恋不舍,白白地耗费资源的管理费用。应该把精力用在开拓新资源上,尤其要重点培养组织开拓新资源的能力。只有有效开拓出新的有效资源,才能缩短创业时间,降低创业成本。所以经理人创业就是要利用和摈弃旧资源,千方百计开拓新资源,促进创业成功。
  第八,不要拒绝原东家的支持
  经理人创业,往往和原来老板赌气——不相信就干不过原来的老板。抱着这样的心理,原先的老板给予的资源往往遭到经理人的拒绝,相信自己能独立打出一片天地来。其实,真正对创业有帮助的资源主要就是老东家。当然,老板给予的资源支持也是有条件的,世界上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只不过老板给的资源有效性强,更有针对性。经理人要真想创业成功,请接受前任老板的资源支持,最好是借助前老板的平台创业。
  
  (本文作者系北京腾驹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E-mail:jingsuqi@timehr.com)
  责任编辑:孔 龙
其他文献
大约在四五年以前,长虹、TCL、康佳、创维、海信等国产彩电诸强占据了国内市场近80%的份额,以日资品牌为主的国外彩电已处于市场的边缘。当时,行业内外均乐观地认为:国产彩电在竞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体系化的管理活动.不是财务部门的一项工作任务,是对企业综合的、全面的管理。从预算管理的成功经验来说,有几个关键点:
危机不可避免,但危机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应对,如何在危机爆发时及时果断地作出科学有效的决策,引导舆论.并迅速启动相应的危机应急措施。
随着水泊梁山旅游业的发展,王伦抓住时机开了个小杂货铺,雇了几个伙计搞起了旅游纪念商品经营。不久,林冲前来投奔王伦,王伦虽接纳了林冲却不委其重任,林冲心有不甘但只有忍着。
据对《财富》上榜的500强调查显示:超过1/3的企业宣称“团队合作”是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100%的公司都曾运用项目团队;87%的公司运用功能团队来完成诸如提高质量等等的某种具体任务;47%的公司现在正采用固定的工作团队作为完成工作的基本方法。可见,团队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形态,正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很多企业对于团队和团队建设的认知与理解有所偏差。    〔误区
显然,跨国并购在中国刚刚开始。而任何企业的全球化模式都不是可以直接临摹的蓝本,企业的资源、规模、管理能力、人才储备等综合因素决定了你怎样走出去,你的吨位将决定你的位置
作为老板,该如何有效培养自己的亲信“下去锻炼”?对此,“地方大员”该如何有效应对,避免引火烧身?作为老板的亲信,又该如何有效面对没有老板在旁的基层岁月?    A集团是一家全国性的大型集团公司,下属有六家子集团公司。其中,D集团去年一个投资3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开工,并成立了M机电分公司。  如此大的一个项目,且远在数千公里之外贵州的偏僻地区,A集团刘总裁派身边年仅29岁的秘书小王担任M机电公司的总
上帝把两群羊放在草原上,一群在南,一群在北。上帝还给羊群找了两种天敌:一种是老虎,一种是狼。上帝对羊群说:“如果你们要狼,就给一只,任它随意咬你们。如果你们要老虎,就给两头,你们
大人为何爱看“小人书”?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日本工作时,每天上下班在地铁车站里,发现不管什么人,都喜欢上车前花100日元买本漫画故事,下车出站时就丢在垃圾箱里。看到大人也看“小人书”(连环画),我很好奇。后来,我意识到讲故事的“小人书”受大人欢迎,是在于它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    张瑞敏为何想编故事?    主管最头痛的事,往往就是自己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不被下属理解,或一知
企业社会责任,成为2006年中国企业界的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