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埋深杂填土山岭隧道明挖围护结构设计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c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埋深杂填土地段明挖法修建山岭隧道,围护结构的稳定性受到杂填土较差承载力不利影响,根据表层杂填土和基岩力学综合效应确定围护结构设计参数。通过FRWS计算钻孔灌注桩深入基岩长度对桩内力变形,地表沉降,稳定性等影响,确定合理的桩长和配筋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桩体变形和地表沉降满足安全要求,不是桩体设计主要控制要素。整体稳定性、抗倾覆和坑底抗隆起安全系数在桩基础深入基岩1m及以上均满足安全要求。当桩基础埋入基岩深度小于1m时,桩体受力弯矩和配筋率受桩基础埋入基岩深度影响较大。综合考虑,围护结构设计参数按桩基础埋入基岩1m取值。
  关键词:杂填土;山岭隧道;围护结构;设计参数
  中图分类号: U4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各种等级专用线铁路需求越来越多,不同功能的专用线对土建结构要求差异较大,相应地建设和运营成本也有着较大的差别。对于山岭隧道,普遍比较偏远,设备运送较为困难,对周边干扰因素考虑普遍较为粗放,采用设备相对简易的矿山法居多。目前,针对偏远地区山岭隧道采用明挖法的研究还比较少[1][2],普遍采用城市明挖的相关工程经验进行保守修建,存在较大的资源浪费。
  在浅埋明挖方面,基坑稳定性是明挖工程安全成功修建的关键。有学者做过关于基坑围护桩结构桩径、桩长与基坑稳定性的研究[3],基坑的稳定性是围护桩结构和内支撑体系与土体的相互作用的综合效应,一些学者积累了围护桩桩和内支撑体系在基坑整体稳定性研究的宝贵经验[4]。在前人地铁明挖基坑稳定性研究丰富、宝贵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本运煤专用线隧道大埋深、小覆土、大区域杂填土地质特点,根据围护结构桩长、配筋等设计参数,对基坑各项安全系数和受力、配筋等指标进行对比计算分析,研究安全、经济、适用的围护结构参数。
  1工程概况
  某重载运煤专用线隧道出口200m段落处于杂填土地层,杂填土地层最大厚度24m,隧道上部覆土约2m,开挖稳定性较差,采用明挖法施工。该区段线路位于R=800m的曲线上,线路坡度为-11.5‰。出口明挖段平面图如图 1。
  
  图 1 明挖段平面图
  Fig.1 Plan of open-cut interval
  明挖区段穿越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堆积(Q4ml)素填土,主要成分为新黄土、夹大量石灰岩碎石,呈松散结构。下部地层主要为石灰岩,强风化~弱风化,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雨季有少量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
  2计算模型
  根据隧道结构轮廓和地面线位置关系,对围护结构上部2.09m覆土进行放坡开挖。围护结构采用桩径为1000mm,间距为1500mm的C30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在地面以下-2.59m,-6.99m和-10.99m处设Ф609×16钢支撑,在地面以下-7.59m处设置换撑。考虑隧道结构施工过程中仰拱和边墙的支撑作用,计算模型中边墙受力等效为在地面以下-12.59m处设置一道临时横撑和仰拱受力等效为-14.59m处设置底板。
  地层物理力学参数如下表:
  表 1 地层物理力学参数
  Table.1 Physico-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the layer
  序号 土层名称 厚度(m) γ(kN/m3) c(kPa) φ(°) c'(kPa) φ(°)
  1 杂填土 24.30 18.0 10.00 15.00 10.00 15.00
  2 石灰岩 11.50 18.0 450.00 33.00 450.00 33.00
  
  2施工工序
  明挖段钻孔灌注桩围护结构以上2.09m覆土采用放坡开挖,基坑开挖阶段采用浅开挖早支撑的方法,及时设置支撑结构。隧道结构浇筑阶段采取自下而上局部拆除,及时浇筑隧道结构,待浇筑混凝土力学参数基本稳定再拆除上部结构进行下一步的拆筑循环作业。
  3计算分析
  通过设置钻孔灌注桩分别深入基岩以下-3m,-2m,-1m,0m,1m,2m和3m进行计算分析,钻孔灌注桩嵌入基岩深度与基坑最大水平位移、最大地表沉降、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等安全指标数据统计如下表。
  表 2 安全系数计算结果统计表
  Table.2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safety factors
  嵌入基岩深度 最大水平位移(mm) 最大地表沉降(mm) 整體稳定性安全系数 抗倾覆安全系数 坑底抗隆起安全系数 墙底抗隆起安全系数
  -3m 20.6 23.1 0.83 0.75 0.84 1.4
  -2m 20.4 23.6 0.88 0.81 0.88 1.51
  -1m 20.4 24.1 0.92 0.87 0.93 1.61
  0m 20.4 24.5 1.24 0.93 0.98 48.28
  1m 21.2 24.4 3.49 2.8 3.93 47.43
  2m 20.8 23.7 4.45 4.86 5.07 46.64
  3m 20.4 22.5 5.16 7.12 5.89 45.9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
  ① 随着桩深入基岩长度的增加,基坑最大水平位移、最大地表沉降逐渐减小,增加桩长有利于基坑位移变形控制。最大水平位移小于0.3%H且小于40mm,满足安全要求。最大地表沉降小于0.2%H且小于40mm。所取桩参数试验组均满足要求,基坑最大水平位移、最大地表沉降不是主要控制因素。
  ② 随着桩深入基岩长度的增加,明挖基坑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抗倾覆安全系数、坑底抗隆起安全系数以及墙底抗隆起安全系数逐渐增大。当桩基础未伸入基岩时,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抗倾覆安全系数和坑底抗隆起安全系数均不满足安全要求。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抗倾覆安全系数和坑底抗隆起安全系数是桩设计参数的控制因素。当桩基础伸入基岩1m,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抗倾覆安全系数和坑底抗隆起安全系数均满足安全要求。
  钻孔灌注桩分别深入基岩以下-3m,-2m,-1m,0m,1m,2m和3m,桩计算弯矩和受力弯矩如表 3。随着钻孔桩嵌入基岩深度增加,桩弯矩受力越大,越不利于结构,对配筋要求增加。尤其,桩基础未嵌入基岩与嵌入基岩1m两组桩受力弯矩值相差较大,配筋量增加显著。说明下部基岩对桩基础的约束作用,改变了原来受力分布。当桩基础埋入基岩深度小于1m时,受力弯矩和配筋率受桩基础埋入基岩深度变化较大;埋入基岩深度大于1m情况下,受力弯矩和配筋率受桩基础埋入基岩深度变化不大。而实际情况下,地层的分层变化具有一定的起伏,导致钻孔灌注桩实际受力弯矩存在一定的浮动差异。从安全角度考虑,钻孔灌注桩配筋参数按桩基础嵌入基岩深度1m取值。
  表 3 钻孔灌注桩弯矩受力表
  Table.3 Bending moment of the bored pile
  嵌入基岩深度 段长 Mk Md 钢筋 As 需配
   (m) (kN.m) (kN.m) 类型 (mm2) 根数
  -3m 19.21 945.6 945.6 HRB335-25 7929 17
  -2m 20.21 978.6 978.6 HRB335-25 8236 17
  -1m 21.21 989.2 989.2 HRB335-25 8334 17
  0m 22.21 988.3 988.3 HRB335-25 8327 17
  1m 23.21 1197.5 1197.5 HRB335-25 10312 21
  2m 24.21 1196.3 1196.3 HRB335-25 10299 21
  3m 25.21 1207.3 1207.3 HRB335-25 10405 22
  
  4结论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通过计算分析,针对大埋深、小覆土、大区域杂填土地质明挖山岭隧道围护结构设计,有如下结论:
  ① 各计算工况基坑最大水平位移和最大地表沉降满足安全要求,不是钻孔灌注桩设计参数控制因素。
  ② 钻孔灌注桩基础未伸入基岩,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抗倾覆安全系数和坑底抗隆起安全系数不满足安全要求。反之,钻孔灌注桩基础伸入基岩1m,各安全系数能满足要求。
  ③ 大埋深杂填土明挖围护桩受力弯矩分布受到基岩影响显著,配筋率对埋入基岩深度1m内比较敏感,差别较大,宜保守设计,钻孔灌注桩设计参数按深入基岩1m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1]张党平. 石林隧道软基浅埋段盖挖法施工技术[J]. 隧道建设,2012,S1:117-121.
  [2]张峰,李克坤,付志刚,董健. 浏阳河隧道进口穿越人工填土层盖挖法施工技术[J]. 铁道标准设计,2009,04:88-90.
  [3]杨晓杰,刘冬明,张帆等. 地铁隧道明挖法施工基坑支护稳定性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03:516-520.
  [4]房师军,付拥军,姚爱军. 某地铁工程深基坑排桩围护结构变形规律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2011,S1:223-226.
  作者简介:张俊, 1988年出生,男,籍贯四川宜宾,助工,硕士研究生,从事地下工程研究、设计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结合笔者电力相关工作实践经验,文章首先介绍了直流系统的接地类型及概念,并分析了直流系统接地故障产生的原因,随后重点对直流接地故障查找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几点故障处理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查找  中图分类号:TM411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The author combines power-related work experience, the arti
期刊
摘要:现阶段,伴随着各地城市化建设的不断飞速发展,工业建设等增多,污水排放量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局面。因此,面对城市污水排放的不断增多,如何合理科学处理城镇污水成为我们工作人员关注的焦点。文章中通过对当前我国城市污水厂发展存在的问题的总结分析,依据笔者个人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望与各位同行统统探讨。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资源;改善处理;投入   中图分类号:U664文献标识码: A   引
期刊
摘要:大空间建筑不仅代表着当地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时也能反映出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而且,在功能、因素、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下,大空间建筑的形态各异、总类繁多,具有丰富的内涵。然而,大空间建筑设计中却存在一定的矛盾以及问题,这也是影响到大空间建筑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对大空间设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大空间建筑;设计;空间利用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大空间建
期刊
摘要:水情信息对于洪水预报以及调控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因而建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刻不容缓。本文从水情测报系统的主要任务出发,详细叙述了水情测报系统中关键部位,最后以陡河水库为实例进行了实例分析。  关键词: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水利工程;陡河水库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1水情测报系统的主要任务分析  建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目的是防洪、兴利和水利调度,其任务是实时收集流域内(或者说目标区
期刊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加大以及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通信系统在高速公路的运营中也相应的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根据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组成,探讨了其建设应用中的难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速公路通信系统 组成 难点方法  中图分类号: U412 文献标识码: A  在交通专用通信网中,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占据着重要的影响地位,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正确及时地传输收费系统及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成了人们关心的突出问题。园林绿化是提高城市生态环境重要措施,绿化工程是包括多项内容的复杂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根据实际工作,提出了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园林 绿化施工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新城市不断增多,大城市的建设增大,道路增多,住宅区成片出现。城市园林绿化
期刊
摘要: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并确保项目的质量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需要对其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理,而建筑工程监理体系在我国起步较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具体的监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意识;监理途径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前建筑行业在我国发展极为迅猛
期刊
摘要:由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人流量较大、功能性强、规模大,为此,其存在的火灾隐患也就越严重,而且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会更为严重。为了尽可能减少或是消除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火灾隐患,相关人员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应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做好其灭火、疏散以及防火排烟等工作,进而更好地预防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员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安全、有序地疏散逃离,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文章主要分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建筑设计中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人们对历史、本土以及自然的回归欲望增强。将传统文化元素加以提炼和改造,将传统文化元素和当代空间两者进行合璧,已经成为了当代建筑设计发展与创新过程中最高效的途径。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建筑设计经验,并对传统文化对于当代建筑设计的借鉴意义、影响及传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设计;应用传承  中图分类号: TU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特点,提出了相对的研究方案,和对以往供暖相对的比较,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采暖系统;相关比较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简介  近幾年,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使用,这是由于该方式可满足日益发展的节能降耗和分户计量的需要。同时,地板辐射采暖有利于提高人体活动区域的舒适度,克服对流采暖顶棚温度高造成的热损失,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