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羌痹痛丸质量标准的提高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111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我院自制制剂独羌痹痛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增加白芍、赤芍、黄芪、当归的定性鉴别。结果:该标准能准确检出目标物质,而且实验所用设备、仪器、试剂简单,用时较短,符合医院制剂室药检室工作的实际情况。结论:所建鉴别方法专属性、可行性强,为完善该制剂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独羌痹痛丸;薄层鉴别;质量标准提高。
  独羌痹痛丸是我院临床经验方,由独活、羌活、防已、细辛、黄芪、白芍、甘草、乌梢蛇、附子(黑顺片)等17味中药组成,具有祛风胜湿,通痹止痛,温经散寒,强筋活络之效,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腰腿痛及骨质增生等。为了更好的控制独羌痹痛丸的质量,故对其质量标准进行了提高研究。
  1仪器与试药
  KQ2200E型超声波清洗机(上海医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HH-S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国旺实验仪器厂);TG328A电子分析天平(湘仪天平仪器厂);101-00A型电热恒温干燥箱(长沙医疗器械厂);高效薄层色谱硅胶预制板G(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试剂均为分析纯。
  黄芪甲苷对照品(110781-200613)芍药苷对照品(110736-201136)当归对照药材(120927-201014)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独羌痹痛丸(石门县中医院,批号:20130408、20130721、201131128)
  2方法及结果
  2.1 白芍、赤芍的薄层色谱鉴别:
  2.1.1溶液的制备: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5g,加硅藻土2g,研匀,加乙醇l0Oml,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溶解,再加60ml水饱和的正丁醇分3次萃取,合并正丁醇液,加30ml氨试液洗涤2次,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②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③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按处方称取缺白芍、赤芍的其他药材,同法制成缺白芍、赤芍的阴性对照样品。
  2.1.2操作与结果
  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阴性对照溶液4 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一乙酸乙酯一甲醇一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见彩照1)
  2.2黄芪的薄层色谱鉴别:
  2.2.1溶液的制备: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5g,加硅藻土2g,研匀,加乙醇l0Oml,加热回流提取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溶解,再加60ml水饱和的正丁醇分3次萃取,合并正丁醇液,加30ml氨试液洗涤2次,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②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③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按处方称取缺黄芪的其他药材,同法制成缺黄芪的阴性对照样品。
  2.2.2操作与结果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一水(13: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见彩照2)
  2.3 当归的薄层色谱鉴别:
  2.3.1溶液的制备:①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30g,加硅藻土2g,研匀,加乙醚10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②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另取当归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③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按处方称取缺当归的其他药材,同法制成缺当归的阴性对照样品。
  2.3.2操作与结果
  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各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见彩照3)
  1 2 3 4 1 2 3 4 5 1 2 3 4
  1、陰性样品 1、阴性样品 1、阴性样品
  2、3 供试品 2、3 供试品 2、3供试品
  4、芍药苷对照品 4、5黄芪甲苷对照品 4、当归对照药材
  彩照1白芍、赤芍TLC 彩照2黄芪TLC 彩照3当归TLC
  3讨论
  白芍、赤芍、黄芪、当归的薄层鉴别实验均有较强专属性,且无阴性干扰,能准确的检出该物质。实验所用设备、仪器、试剂简单,用时较短,符合医院制剂室药检室工作的实际情况。能更好的控制独羌痹痛丸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83-28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1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病人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不同程度胃瘫的14例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一对一地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患者进行细致完备的护理,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疏导、术后及时止吐、持续胃肠减压、洗胃、营养支持、观察不良反应等。结果:14例患者经住院治疗全部康复出院,其中住院时间最长的43d,最短的22d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363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47例和对照组216例,对照组行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疗效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48h;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疾病或恶性肿瘤患者,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其中男187例,女176例;年龄(61.74±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依据护理形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2012年3月~2014年2月期间入住我院的78例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胃排空延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有与胃排空延迟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有手术时间、腹部感染、术后胆瘘、失血量等(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弹簧圈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规范化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通过微弹簧圈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规范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领域、生理领域及环境领域的评分明显优于对
期刊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由各种致病因子影响减弱了胰岛功能、胰岛素抵抗能力,引发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症,特征是慢性血葡萄糖水平提高,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高血糖,长时间发病可以损害患者体内多个系统,如心臟、血管、神经、肾等器官组织进行性慢性病变,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缺陷及衰揭,而其原发性糖尿病病因未明,当今还未有特效治疗措施,所以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就相当重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及其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调强放疗及化疗对鼻咽癌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调强放疗及化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体重、血清学指标及电解质变化,观察调强放疗及化疗对鼻咽癌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 70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及各项营养元素变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纯调强放疗组治疗前后的体重、体质指数和血清钠的变化值与调强放疗加化疗组治疗前后的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患者临床静脉用药安全。方法 回顾1例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过敏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的发生、救治、护理过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输液过程中,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经常巡视、走动、主动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本病例中,护士因为在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在输注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后出现了全身心慌、胸闷。及时关紧输液器并通知医生。医生赶到病房时患者已出现过敏性休克。呼之不应。随之积极配合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然而教育的发展带来的除了知识以及素质的提升之外,还导致了心理、精神疾病的产生。如今的大学生抗挫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生很容易患心理、精神疾病。,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精神疾病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心理、精神疾病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应用于糖尿病足湿性坏疽的护理。方法 分别选取 60 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普通换药及 VSD 综合治疗两种方法,总结 VSD应用于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结果 60例糖尿病足应用 VSD 负压流引术后,58 例经换药、湿性愈合方式治愈,2 例放弃治疗。结论 采用 VSD 治疗糖尿病足,减少了医护人员工作量,能显著改善伤口愈合进度,降低截肢率。  持续密闭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