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之妙 楹联之美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ke594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就有在两块桃木板上书写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悬挂在左右门上以驱鬼压邪的习俗。到了唐代,降鬼大神“神荼”、“郁垒”转化成“尉迟恭”、“秦叔宝”。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以后,逐步经过文人雅士的修饰提高,把汉语语言文学的所有修饰手法几乎都运用其中,衍化成写在纸、布、木等材料上的对偶语句。
  我国史料记载最早的楹联,据《吴越春秋》描述,吴越时,龙华寺僧契盈,一日,侍忠懿王游碧波亭,时潮水初满,舟楫辐辏。王曰:“吴越去京师三千里,谁知一水之利如此!”契盈因题联句“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于碧波亭亭柱。30年后,按《蜀机》云:蜀未归宋之前,一岁除日,蜀王孟昶(934年至964年在位)令学士幸寅逊撰词题桃符版于寝门,后蜀主孟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写“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以上两幅对联,被人们公认为是我国文献记载的最早楹联。
  早期的楹联墨迹原件,由于历史岁月的零落湮沉,没能保存下来,只能在古籍中寻找记载的联语。明代中期以后,人们开始重视它的书法艺术和收藏价值,楹联墨迹原件受到珍藏。不久前出版的由马韵昇先生主编的《中国楹联法书精品集》中,就可以看到诸多传世的楹联佳作。如其中文彭与董其昌的两副楹联,被专家公认为现存最早的楹联墨迹珍品。故宫博物院古书画鉴定专家萧燕翼先生曾说:文彭的“行书七言联”应是我国存世最早的楹联墨迹,书写得体体有法度,咄咄逼其父,为文彭的真迹,十分珍贵难得。
  在这套《中国楹联法书精品集》中,会集了330名书法家的364副楹联作品,从书法体例来看,包括了行、草、隶、篆、金文、甲骨文等,以行书楹联数量最多;从楹联作者来看,包括了明、清、民国以及当代楹联大家。值得一提的是,该集对于联语的出处、款识、铃印、注释等交待得清清楚楚,由此也可见楹联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彭行书七言联“满庭诗景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联语取自唐代诗人雍陶的七绝诗《韦处士郊居》第一、二两句,原诗“满庭诗境飘红叶,绕砌琴声滴暗泉。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整诗描写的是秋景,前两句写院内,后两句写院外,风光美好,琴韵悠悠。此楹联质地为手绘花卉笺,应为皇家御用,富丽堂皇,又配以文彭的秀美书法,相得益彰。作为中国第一楹联墨迹,十分难得。此楹联墨迹曾经被文化部原副部长、著名书画鉴赏家徐平羽先生珍藏,又著录于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玉莲斋藏画》一书,流传有绪,分外难得。
  冒襄草书七言联“树吞三径月,泉洗一瓢诗”。冒襄善书,风流文采,映照一时,家有水绘园,四方名士毕集,与桐城方以智、阳羡陈贞慧、归德侯方域为明季四公子。因其为明遗老,入清不仕,联语故用典,借古圣,赞贤隐,草书亦极富创造精神,刚柔纵横,纵逸飞动,激情充溢而不失矩度。此楹联曾经清代著名收藏家、鉴赏家孙承泽珍藏,又为近代著名书画鉴赏家、国务院原副总理谷牧递藏。
  董其昌行书四言联“群居闭口,独坐防心”。此件楹联作品润中有苍,苍中有润,墨色干湿恰到好处,秀美中见笔力,笔墨中凸显习古功力,既是董其昌书法作品中极致的精品,也是董其昌惟一一件传世的楹联法书墨迹。从联语内容上来看,为一副朋友间的勉励联,是董其昌写给项圣谟的,教导项圣谟修身养性,平时与众人在一起时,切记不要随意讲话,言多语失,谨防是非;自己独处时,不要有无益的妄想,以防伤身。
  1.邵弥隶书七言联“竹池载酒邀山简,草阁题诗愧薛能”。此联应该是我国最早有纪年的楹联,款题“庚午嘉平长女祥裔索书”,“庚午嘉平”即明崇祯三年(1630年)腊月。腊月为每年书写春联的时期,邵弥按照大女儿的索求,题写这副楹联。邵弥与董其昌、杨文聪、程嘉燧、张学增、卞文瑜、李流芳、王时敏、王鉴为“画中九友”,好学多才艺,性迂癖不谐俗,因此希望女儿也能以古人山简、薛能为范,享受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由此可以看出,在当时社会人们相互交往中,求索或馈赠法书楹联,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交往的时尚。
  2.吴昌硕石鼓文七言联“以朴为秀古原树,其真自写斜阳花”。吴昌硕为近代中国艺坛承前启后的一代巨匠,一生以诗、书、画、印“四绝”名震海内外。此联在用笔上,行笔、转折果断遒劲,线条粗厚,节奏变化丰富,为吴昌硕石鼓文的精品。从联语内容上看,吴昌硕的审美取向主张自然美,以朴为秀。此联语取自南宋刘辰翁词《六州歌头》“斜阳外,芳草碧,落花红”之意。
  3.齐白石篆书五言联“大福宜富贵,长寿亦康强”。此楹联是齐白石书赠章伯钧的。章伯钧是著名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曾任《光明日报》社长等职务。齐白石以篆书书写的联语相赠,畅适纵横,大开大阖,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表现力,为齐白石篆书精品。
  4.孙文行书五言联“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此联为孙中山先生民国十二年(1923年)一月在同盟会老友谢逸桥家爱春楼小住时所书。联语取《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手迹老成持重,浓墨大书,豁达从容,风采神俊,为孙中山先生人格的映现。
其他文献
夏日炎炎,酷暑逼人。随着气温不断攀高,2012年春拍也接近尾声。所有参与和关心艺术品市场的人士,也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随着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短暂的“歇夏期”。与往年相比,今年春拍无疑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宏观经济趋软,再加上去年秋拍突如其来的调整,都使得这个春季显得有些特别。尘埃落定之际,大家不禁仍想问问:“今春拍卖真的冷吗?”  7月10日下午,2012年西泠春拍落下帷幕,21个专场、3000余件拍
期刊
元朝继承了南宋与金内府的大量藏品,宫廷书画异常充足。再经过数代帝王的扩充,到元后期的文宗天历、宁宗至顺年间,内府藏品可说是元一代最盛。文宗图帖睦尔为元代最重视文艺的统治者之一,史载其能亲自动手作画。他在位时收纳了一批文人画家,委以各种官职,给予优厚待遇,让他们能集中精力安心地去创作。  不仅如此,元朝亦设立秘书监来管理和收藏书画古物,并建立了储存与鉴赏古玩字画的奎章阁,设鉴书博士等职专门负责书画藏
期刊
北京时间2012年7月28日,万众期待的伦敦奥运会拉开了帷幕。浓浓的奥运氛围笼罩了整个英伦。与此同时,在奥运期间,超过100万个各种免费的文化艺术活动,将在英国以及“伦敦城市节”上盛大上演。你是不是有些动心了呢?来吧,让我们跟着奥运来一场艺术狂欢。  泰特:多个前卫展亮相  奥运期间,泰特现代美术馆开放了全新的浏览场馆,包括全新的表演艺术与雕塑。由韩国艺术家金成央设计,以奥运会为主题的多媒体展示是
期刊
现代化是人类的共同命运,在现代化的全球性效应当中,地域性文化的应激反应甚至要比经济、意识形态更为复杂而微妙,尤其对于像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民族,他们所赖以生存几千年的文化、哲学、生命观念、艺术精神,在近百年的世界大势中处于守势甚至劣势,但喑哑不代表缺席和退场,在经过痛苦的内在调适和外向吸纳之后,其更生的过程恰与强势的西方现代文明因种种困境而欲突围转型达成了心理上的默契:两种文化命运轮回的曲线在这样一
期刊
孙浩博  古玩博览会策展人  你会说“I DO”吗  记得多年前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报社的老编辑是位收藏爱好者,一日从地摊淘来了梦寐已久的心爱瓷器,白天里“伴驾”怀中百看不厌,夜间睡觉也要宝贝儿“侍寝”床上。老伴只得“移宫”沙发。数月后,遇行家指点,此物为仿品。老人心酸之余,把“新欢”打入冷宫,重把老伴请回床上。众人哭笑不得,老人却自嘲道:尽管空欢喜一场,可这几个月的快乐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呀! 
期刊
“梅子初青春已暮。芳草连云,绿遍西池路。”每每读到张震《蝶恋花》中的这一句,都会被字词间透出的“青”色所陶醉。这是自然的本色、生命的本色,人类似乎与生俱来就有对青色着迷的性情,这种性情或许早已融入到了骨血中,世世代代流淌、传延。  青色凝于瓷器,就有了青瓷,青色是中国陶瓷的原始色、基础色。几千年来,青瓷名品层出不穷,集大成者当属龙泉一窑。  龙泉青瓷的美是由青色造就的,或青翠奔放,或沉静淡雅,既有
期刊
这枚看似普通的侨史封,却包含着诸多历史信息:早期华人的圆梦之域—旧金山、消失的中国第二条商办铁路、中国邮政的一段特殊历史……本文作者将这些历史碎片一一拼接,最终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  本文中所示的西式侨史封,尺寸16.2厘米×9.2厘米;在信封正面右上角贴有一枚1923年版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像暗蓝色5分普通邮票,其上盖有黑色的长框形“1923年9月5-7日大西洋城国家旅行紧急会议”宣传戳,并排
期刊
日前,河北省文物局公布对近日网络上炒得颇火的“雷人”博物馆——冀宝斋的调查处理结果:冀州市民政局现已撤销冀宝斋博物馆的民营非企业单位注册登记证,“冀宝斋博物馆”闭馆整顿。随着冀宝斋背后的种种被层层“深挖”,曝之于众,在感慨“荒唐”、“毁三观”的同时,有关民营博物馆审核监管的话题,再次受到普遍关注。  据悉,冀宝斋博物馆是位于河北冀州的民间博物馆,该馆称以收藏元代瓷器为主,关于其藏品真伪问题向来争议
期刊
谈到龙泉瓷,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的,他就是中国近代享誉世界的陶瓷专家、我国田野考古的先驱、龙泉青瓷遗址的发现者—陈万里。  陈万里(1892至1969年),江苏苏州人,名鹏,万里是他的字,当是取“鹏程万里”之意。他一向以字行,本名反而鲜为人知。他早年从医,民国时期担任过浙江、江苏两省的卫生处处长,颇有政声。虽非考古科班出身,但陈万里凭借广博的学识、超常的悟性,与龙泉青瓷结下了不解之缘。  近代瓷学研
期刊
龙泉窑其产品不仅在国内存世量大,而且远销欧洲,畅行世界,在国内外藏家群体中拥有极旺的人气。  据统计,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兴起之前,龙泉窑拍品主要出现在纽约、伦敦、东京、香港四地的拍卖场中。龙泉青瓷市场价值发现较早,数量众多,成交价也在不断上升,但依然有极大的升值空间。  早年流行日欧  近代以来,日本陶瓷收藏家痴迷于中国宋元以来单色青釉瓷器的收藏。日本国内专营龙泉青瓷的古董店比比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