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言卓(0.05%地奈德乳膏)临床应用有奖征文通知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ywt_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永生化株HaCaT细胞中IFN-γ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雷公藤内酯醇(10-10~10-7mol/L)预处理HaCaT细胞2 h后,用重组人IFN-γ(rhIFN-γ,500 U/mL)刺激诱导细胞,在不同的时间收集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IFN-γ信号途径中IFN-γ受体α(IFN-γRα)、磷酸化Janus激酶2(pJAK2)、细胞
在日常活动中,进行合理的防晒可以预防日光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细胞、分子学改变,进而延缓光老化的进程。
期刊
例1 先证者,男,18岁,因指、趾甲增厚变灰11年、面部小丘疹1年于2009年1月来我院诊治,患者自7岁起,指(趾)甲逐渐增厚、变灰,色浑浊.近1年来面部出现米粒大小的小丘疹.4个月前曾因面部小丘疹在我院拟"面部粟丘疹"给予"挤粟"治疗.近2个月来面部皮疹复发。
期刊
目的 探索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7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ALA-PDT治疗,每2周治疗1次,共治疗1~3次;对照组35例,口服异维A酸胶囊治疗,共服用6周.在治疗第2、4、6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判断和比较.结果 35例接受ALA-PDT治疗的患者经过1~3次治疗后(第2、4、6周),总有效率达97.1%;对
患者男,35岁.因肩胛部、前胸起丘疹5年来我院就诊.患者5年前于肩胛部、前胸等处出现针头至绿豆大小皮色或粉红色丘疹,表面扁平有光泽,部分皮损中央有凹陷.无明显自觉症状.曾外用多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明显.患者既往体健.患者职业为司炉工,长期在高温、煤尘环境下工作.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及其他传染病史。
期刊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四川彭州龙门山镇地区有多起跳蚤叮咬引起的丘疹性荨麻疹出现,现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  龙门山镇及其属5村均位于龙门山山区,早晚温差大,空气潮湿,5月后进入雨季,阴雨天气较多(5-7月占60%).震区灾民居住多为帐篷,抗震救灾官兵住宿简陋,衣物不能及时更换,卫生条件差.地震后,共诊治416例跳蚤叮咬引起的丘疹性荨麻疹,5月13日到6月13日就诊237例,6月14
期刊
期刊
皮肤瘙痒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瘙痒件疾病,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未明,目前认为很多因素参与老年瘙痒症的发生.为探讨老年男性泛发性瘙痒症与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我科对40例老年男性泛发性瘙痒症患者进行性激素水平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光疗法在AD的治疗中一直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对AD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以及光疗法在皮肤科应用研究的进展,AD的光治疗法有了一些新策略,现将其作一概述。
期刊
患儿男,8岁,因出生时毛发稀少、掌跖角化2年于2007年5月就诊于我科.患儿出生时全身毛发稀少,同时伴眉毛缺失,当时未引起家人重视,随年龄的增长,其症状未见任何改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