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弱势学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jian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谓弱势学生,即指思想品德和学业成绩落后的后进生。尽管弱势学生在学校各班中占的比例很小,但如果不认真做好转化工作,不但影响班级管理和正常的教学秩序,有碍于良好学风、班风和校风建设,影响集体形象,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自身今后的健康成长、对社会都将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高度关注弱势学生,深刻分析其成因,找准对策,耐心细致地做好转化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弱势学生形成的原因
  (1)学生因素。进入初中的学生绝大多数正处于十五、六岁,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生理的发展使他们精力充沛,活泼好动,而心理发展仍未达到正确调节其精力的成熟程度。生理与心理的矛盾往往容易使他们做出不守“规矩”的事。兴趣与需要的矛盾也导致有些学生对有些学科缺乏浓厚兴趣,于是这些学生主观上不努力,思想不集中,缺少内在需求,不安心所学科目,时间一长,这些学生则形成思想品德和学业成绩均落后的后进生。
  (2)学校因素。学校教育的失误,是造成初中阶段学生不良品德的直接原因。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今天,仍有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处于弱势的初中学生三年是在教师“骂”、家长“怨”、同学“笑”中过来的,自尊心常受伤害,自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而目前在学校德育实践中,往往强制多于疏导,斥责训诫多于感情沟通,“ 家长式”“、封闭式”的德育方式势必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因而教育效果也就难以保证。
  (3)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的缺乏及经济状况的不良是造成初中阶段弱势学生特殊心理状况的重要原因。当前,弱势学生大多是下岗职工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和小商小贩的子女、农民子弟、还有靠低保生活的家庭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受教育状况普遍较差,而且家长整天忙于生计,无暇关心孩子的学习,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子女或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有的父母双方对子女要求不一致,过分溺爱或专制易使子女形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意识,集体观念淡薄。另外如果家庭不和、父母离异,也会给学生自尊心、自信心造成极大创伤。
  (4)社会因素。当前,社会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从主流上来说是积极的,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腐败现象、市场经济对人们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无不对青少年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弱势学生转化对策
  (1)加强心理教育。这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形式,其最终目的是保护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将面临:人格的完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青春期烦恼的排除,学习过程的优化,人际良好的沟通,社会环境的适应,心理压力的应付等心理任务。心理发展任务数量多,普遍化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在已有的教学课程的基础上(即初中政治思想),溶入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有层次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此,我国初一政治课程设置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师在讲授时,不仅要普及心理保健卫生知识,还要注意矫正学生心理困惑的认识机构。如:初一上册主要对学生进行生活态度、意志品质、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等方面的教育,下册则对学生进行性格塑造、人际交往、生活情趣、爱国情操、自我约束等方面的教育,保证学生能充分及时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训练,形成健康的雏形。
  (2)加强心理疏导。弱势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亚健康甚至不健康状况,而心理健康乃是健全人格的根本保证。我们可以开展“点面结合”的心理辅导工作,“点”是指小到一个学生的指导,“面”是通过广播、校报、墙报向学生进行指导。开设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室;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座谈,与学生共同对心理问题进行剖析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对心理保健知识的掌握、要求和问题;还可通过调查测试,分析学生的心理障碍、偏差情况,然后讲知识、讲保健,以联系实际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与修养的教育。
  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老师对学生要给予信任,给予理解,给予换位(即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咨询过程中,老师要动之以情,要遵循聆听(让学生宣泄)、保密(有些深层内容要绝对保密)、疏导(对其提出的特殊问题要作面对面的指导)原则。相互信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咨询过程是双方情感和心理交流的过程,只有这样方能取得消除精神压力,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
  (3)丰富活动形式。目前,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课堂灌输多于多彩的课外活动,单一的校内教育多于丰富的社会实践,这是缺乏对学生心理发展及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把握的结果。因此学校在制订德育工作计划、开展德育活动时,要体现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在浅、易、乐中参加各项活动,逐步达到德育的最终目标。
  (4)构建育人网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是影响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三方面的教育影响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只有将这几股教育力量揉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通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有机联系,互相协助,共同教育,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立体化德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以最少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取得较高的效益,促进后进生的转化。我们通过家长会宣传心理健康教育,通过亲子对话、积极家庭治疗等方式加深家长对心理健康的了解,使他们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增进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促进家庭内部良好氛围的形成。
  (5)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可以开展重点不同的心理辅导方式:七年级主要是对他们进行入学后的学习方法改进,以及人格辅导中的适应新环境的教育;比如:情绪调节、自信与自卑、意志力培养等方面的内容;八年级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对他们额外辅导,侧重指导他们的异性交往、人际沟通等方面;九年级要着重他们的面对挫折、考试发挥方面的指导。当然我们教师要在课堂中努力创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轻松的心理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健康愉快的情绪得以保持、自主性得到发展、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6)救助弱势群体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初中弱势群体走上社会后,需要我们政府的即时救助。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救助是政府的一种责任与义务,受救助者接受救助是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当然,救助弱势群体不是对弱势群体自身的单纯施舍和恩赐。首先,政府应提高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保障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维护他们做人的尊严;其次,政府应该尽快建立覆盖所有弱势群体的社会安全网,当务之急是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受益对象扩大到农村的弱势群体。为此,应该加快政府职能改革步伐,减少行政事业费支出,努力降低行政事业费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从而提高政府的公共保障能力。也从而才能加快初中毕业生中弱势群体的培训步伐,让他们早日踏上工作岗位,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弱势学生不是天生的,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社会群体对他们有爱心,在平时多关心,遇反复要耐心,促转化求恒心,大胆实践,细致工作,多拓宽就业渠道,后进生终会转化为学校、家长和社会“放心”的好学生、好青年。
其他文献
自从教以来,我一直扎根于农村的教育事业中,对于农村孩子的教育有深深的感悟,尤其是课外阅读方面。课外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而且可以塑造良好的品质和人格。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阅读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在农村,课外阅读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
期刊
摘要:数学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正确掌握数学定理、公式和法则的前提。数学概念是建构数学理论大厦的基石,是数学学科的灵魂和精髓,也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细胞,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让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得透彻、深入,教师就需要对概念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现代概念课存在问题 “新基础教育”概念教学  一、现代概念课存在问题  小学数学概念教
期刊
一、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  (1)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查结果表明,整个小学阶段,主导的学习动机是:①为了好分数,不落人后,或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而学习。②为履行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而学习。这表明小学生一般还不善于把学习和社会需要联系起来,其学习动机往往是直接与学习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具体,学习动机更多地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联系,与学习兴趣发生联系或受兴趣的左右。  (2)
期刊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以发挥学生主动学习为前提的生物教学方式已悄然萌动。要使这一教学方式能够继续很好地向前发展,就必须过好备课这一关。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注意整个教学活动应善于营造一种使学生“生疑”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由此产生探究和解决疑问的兴趣和欲望;其次,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可能提出的疑问;再次,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备课时还必须充分挖掘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并引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初中生处在义务教育阶段,才接受化学的启蒙教育,这正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不仅学会有关的化学知识、操作,而且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的最佳时期,而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形象、直观的特点,将他们引入神奇莫测的化学殿堂则是最好的方法。在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比较重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必做实验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家庭小实
期刊
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孩子的教育施予爱,是成功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是啊!为师之道,爱是根本,没有爱的教育,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树,缺乏生气与活力。因此教育需要爱,让教育插上爱的翅膀,在孩子心田自由飞翔。  一、爱心暖坚冰  爱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人生感情,像花,开出
期刊
随着计算机发展的突飞猛进,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深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教育互相交融,互相整合的“一体化”逐步深入,现代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结合,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个绚丽的前景。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为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它能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大大提
期刊
现行教材有多个版本,都把阅读教学放在了很最重要的位置。《英语课程标准》初中英语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现行教材对篇章的选择体现出“原汁原味”的特点。特别是改版后教材,反映中国民族文化、民族风俗的篇章明显增多。这在了解和熟悉外国人的思维模式、文化习俗,亲身“感受”异国文化风情的同时,也切身感受到中国文化元素,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一定会产生思想的火花。  在阅读教学中同学们接触到英文原著和英
期刊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口语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高,反而会更加重视一些考点和知识点,这就使得初中英语课堂更多的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在练习英语的过程当中,也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一定要重点突出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培养,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从本质上得到锻炼和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的地位不容忽视。科学有效的口语教学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期刊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新的课程改革下,我真正意识到培养学生的问题的重要性。苏格拉底说过:“问题是接生婆,他能帮助新思想诞生。”孔子也从说过:“疑是思之开始,学之端。”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所以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