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孩子不是每个老师的希望,却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
【关键词】课堂教学赏识沟通期望
“孩子不是每个老师的希望,却是每个家庭的希望”,难道不是吗?我们很多老师永远最关心的是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而忽略了成绩差的学生。然而,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代表着一个家庭。父母含辛恕苦把孩子送到学校,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所作为。
我被调到片区小学时,学校为了考验我,把一个学生比较“跳”的毕业班甩给我,让我磨炼磨炼。刚接到这个班级时,我特别头疼。这个班级什么人都有:爱打架的、爱捣乱的、爱逃课的……真是应有尽有。
上了一周课以后,我静下心来思考,既然学校这样信任我,就不能让学校失望。于是,我用心去和学生交流,去查找学生种种不爱学习的原因。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他们不爱学习的主要原因竟然在我们老师身上。爱打架的是因为老师不重视他们,只有用打架来引起老师的注意;爱捣乱的是因为听不进去,所以也不想让别的同学学好;爱逃课的学生是因为成绩差,老师同学都看不起自己,不如逃避现实……
理清这一系列的问题以后,我心里有了底,相信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教好这班学生,必须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有更多的途径、更多的机会体验成功并始终保持学习的欲望和进取的心态。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优秀的一面,努力去找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表扬、赞赏,引导其发展。热爱、尊重、信任、赏识、理解、宽容学生,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民主、积极、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可亲、可敬、可信的魅力,进而勇敢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只有怀一颗赏识之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把学生看成自己的伙伴和朋友,才能创造适合教与学和谐互动的愉悦情景,开拓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
让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学生被忽视,会变得不爱思考,不遵守纪律,或者因此而感觉老师的偏心与不公。为避免这种倾向,在提问的时候可以分层进行,即引路性的提问,给优等生;锻炼性的提问,兼顾中等生;鼓励性的提问,穿插问问后进生。这样,提问的覆盖面相对大一些,能使大多数学生都受到启迪。面向全体学生要依照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给所有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充分的表达机会,抓住两头带好中间。这样,课堂才能成为每个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每个孩子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多组织班级活动,增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凝聚力。要增强班级凝聚力,需要有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彼此信任,相互尊重,才能使班级具有凝聚力。六年级学生的反抗性常常表现在对老师的敬而远之,甚至结伙为难老师,这样对班级会有离心力。要想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主样的方法是亲近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信任你,把你看成既是老师,又是益友,从而向你敞开心扉。和谐是相互的,这种相互和谐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的前提。与学生共同研究问题,是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途径。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老师的基本要求是放下架子,经常生活在学生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体会与老师们在一起的愉快和充实。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平易近人。如果一个教师接人待物总是满腔热情、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学生就会被他深深吸引,产生亲切感,愿意与之交往。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要了解学生个性爱好,仔细观察其心理状态,寻找沟通的时机。
2.要和学生一起展开文体活动,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
3.要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辅导,纠正其心理偏差,开启其封闭之心,驱散其内心阴影,使他们更主动地接近教师,乐于师生交流。
4.要把握流行趋势,跟上时代步伐,避免出现师生“代沟”。
5.不要害怕暴露自己的不足。心理学家发现最讨人喜欢的人物是精明而又带有小缺点的人。因为,一般人与全然没有缺点的人相处时,总难免因己不如人而感到不安。如一旦发现精明的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缺点,他也就会因为两人都具有平凡的一面感到安全。
心理研究指出,人与人相处中,彼此的互酬水平越高,关系也越稳定、密切。这里的“酬”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内容,而且也包括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内容。从教师方面来说,应多关心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不妨向学生求助,给予他们接近教师的机会,增进师生的友谊。
每周二、四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我都亲自组织演讲、辩论、朗诵、歌咏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班集体里必不可少的一员。因为每个人的参与,学习生活非常愉快,在不知不觉中改掉了很多不良习惯。我的要求不高:只要每天改变一点点。别人可以影响你的情绪,却不能阻止你的进步,你的发展。
一学年下来,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进步。课余和我谈心时,许多原来劣迹累累的学生都说:“老师让我们找到了自我,现在不好好学习,都觉得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家长,对不起我们这个班集体”。我的回答是:你们每个学生都是老师的希望,更是每个家庭的希望。
结果,我所接的这个班级,在当年的小学毕业考试中,语文、数学科都荣获全乡第一名。毕业座谈会上,很多学生拉我留影,都哭了!
【关键词】课堂教学赏识沟通期望
“孩子不是每个老师的希望,却是每个家庭的希望”,难道不是吗?我们很多老师永远最关心的是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而忽略了成绩差的学生。然而,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代表着一个家庭。父母含辛恕苦把孩子送到学校,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所作为。
我被调到片区小学时,学校为了考验我,把一个学生比较“跳”的毕业班甩给我,让我磨炼磨炼。刚接到这个班级时,我特别头疼。这个班级什么人都有:爱打架的、爱捣乱的、爱逃课的……真是应有尽有。
上了一周课以后,我静下心来思考,既然学校这样信任我,就不能让学校失望。于是,我用心去和学生交流,去查找学生种种不爱学习的原因。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他们不爱学习的主要原因竟然在我们老师身上。爱打架的是因为老师不重视他们,只有用打架来引起老师的注意;爱捣乱的是因为听不进去,所以也不想让别的同学学好;爱逃课的学生是因为成绩差,老师同学都看不起自己,不如逃避现实……
理清这一系列的问题以后,我心里有了底,相信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教好这班学生,必须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有更多的途径、更多的机会体验成功并始终保持学习的欲望和进取的心态。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优秀的一面,努力去找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表扬、赞赏,引导其发展。热爱、尊重、信任、赏识、理解、宽容学生,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民主、积极、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可亲、可敬、可信的魅力,进而勇敢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只有怀一颗赏识之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把学生看成自己的伙伴和朋友,才能创造适合教与学和谐互动的愉悦情景,开拓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
让每一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学生被忽视,会变得不爱思考,不遵守纪律,或者因此而感觉老师的偏心与不公。为避免这种倾向,在提问的时候可以分层进行,即引路性的提问,给优等生;锻炼性的提问,兼顾中等生;鼓励性的提问,穿插问问后进生。这样,提问的覆盖面相对大一些,能使大多数学生都受到启迪。面向全体学生要依照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给所有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充分的表达机会,抓住两头带好中间。这样,课堂才能成为每个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每个孩子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多组织班级活动,增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凝聚力。要增强班级凝聚力,需要有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彼此信任,相互尊重,才能使班级具有凝聚力。六年级学生的反抗性常常表现在对老师的敬而远之,甚至结伙为难老师,这样对班级会有离心力。要想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主样的方法是亲近学生、理解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信任你,把你看成既是老师,又是益友,从而向你敞开心扉。和谐是相互的,这种相互和谐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的前提。与学生共同研究问题,是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途径。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老师的基本要求是放下架子,经常生活在学生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体会与老师们在一起的愉快和充实。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平易近人。如果一个教师接人待物总是满腔热情、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学生就会被他深深吸引,产生亲切感,愿意与之交往。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要了解学生个性爱好,仔细观察其心理状态,寻找沟通的时机。
2.要和学生一起展开文体活动,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
3.要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辅导,纠正其心理偏差,开启其封闭之心,驱散其内心阴影,使他们更主动地接近教师,乐于师生交流。
4.要把握流行趋势,跟上时代步伐,避免出现师生“代沟”。
5.不要害怕暴露自己的不足。心理学家发现最讨人喜欢的人物是精明而又带有小缺点的人。因为,一般人与全然没有缺点的人相处时,总难免因己不如人而感到不安。如一旦发现精明的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缺点,他也就会因为两人都具有平凡的一面感到安全。
心理研究指出,人与人相处中,彼此的互酬水平越高,关系也越稳定、密切。这里的“酬”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内容,而且也包括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内容。从教师方面来说,应多关心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也不妨向学生求助,给予他们接近教师的机会,增进师生的友谊。
每周二、四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我都亲自组织演讲、辩论、朗诵、歌咏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班集体里必不可少的一员。因为每个人的参与,学习生活非常愉快,在不知不觉中改掉了很多不良习惯。我的要求不高:只要每天改变一点点。别人可以影响你的情绪,却不能阻止你的进步,你的发展。
一学年下来,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进步。课余和我谈心时,许多原来劣迹累累的学生都说:“老师让我们找到了自我,现在不好好学习,都觉得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家长,对不起我们这个班集体”。我的回答是:你们每个学生都是老师的希望,更是每个家庭的希望。
结果,我所接的这个班级,在当年的小学毕业考试中,语文、数学科都荣获全乡第一名。毕业座谈会上,很多学生拉我留影,都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