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板墙挡土板土压力计算研究

来源 :路基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MrF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挡土板后土的土拱效应及板后土体的破坏范围,运用有限土体土压力理论,合理拱轴线几何特征及摩尔-库仑强度准则,根据板后土体静力平衡,建立挡土板后土压力的计算模型。以工程实例对推导的土压力计算公式进行验证,并与其他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此计算方法得出的土压力在上部小于零,下部介于其他计算方法中间,更为符合实际情况。
其他文献
为研究水泥材料中的主要组成成分—水化硅酸钙,采用基于Tobermorite模型的建模方法,构造了钙硅比为1.67、密度为2.4 g/cm~3的水化硅酸钙(C-S-H)分子模型,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获得水化硅酸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和压缩的力学性能。重点比较分析C-S-H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和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杨氏模量。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C-S-H拉伸和压缩时的峰值应力以及杨氏模量
期刊
通过检索S市三年以来利用网络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审裁判文书,结合S市S区检察机关办案实践,发现以网络为媒介或者工具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呈增长趋势,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成为该类犯罪的主要行为模式。究其原因,主要为未成年人易受网络影响、网络平台自身管理不严、主体监护责任不到位等。结合案件特点和检察机关工作职能,应当从强化打击利用网络性侵害未成年犯罪力度、加强未成年人综合素养、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等方面切实发
期刊
目的:探讨防风野生品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和对核因子κB (NF-KB)信号通路的影响,为类风险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低剂量防风组和高剂量防风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尾根部和左后足跖处皮内注射Ⅱ型胶原制备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地塞米松型组大鼠给予地塞米松(2mg·kg-1),低和高剂量防风组大鼠给予防风野生品
期刊
目的 研究资木瓜总苷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小鼠的骨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为进一步将其开发为抗RA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将70只雄性DBA/1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资木瓜总苷低剂量组(60 mg/kg)、资木瓜总苷高剂量组(240 mg/kg)和雷公藤多苷片组(阳性对照,30 mg/kg),每组14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混合多肽诱导制备RA小鼠模型。
期刊
水化硅酸钙(C-S-H)作为水泥基胶凝材料的基因,其结构变化对混凝土宏观性能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明确纤维素纳米晶(CNCs)在水泥中的改性机理,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S-H凝胶,探讨了CNCs的形态效应及成核效应对C-S-H凝胶结构的影响。基于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压痕以及核磁共振等测试,结果显示CNCs表面携带的羟基(—OH)可络合Ca2+,随后与溶液中的SiO42–反应形成C-S-H凝胶
期刊
桩板式挡土墙用于支挡工程或边坡加固时,通常将桩后全部主动土压力或剩余下滑力作为设计依据,而未考虑桩后土拱效应对桩板荷载的影响;现行铁路支挡规范土拱计算高度沿深度方向一致,没有反映土拱在桩长方向的变化,且仅给出了后置板式桩墙结构土压力计算公式。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选取不同计算方法对土拱矢高进行对比计算,分析了桩前置板与桩后置板对土拱效应特性及桩板荷载的影响,验证土拱矢高沿深度方向的变化趋势。结果
会议
目的 利用ASIC1基因敲除小鼠构建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探讨敲除ASIC1对关节炎发病程度及关节软骨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野生型小鼠和基因敲除小鼠分别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通过观察足爪炎症情况进行关节炎评分,并测定继发侧足爪肿胀度;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TUNEL法、ELISA法检测关节软骨损伤及关节炎炎症情况。结果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组的关节炎评分及足爪肿胀度低于野生型小鼠模型组;HE结果显
期刊
目的 探讨清热活血方(QRHXF)延缓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骨破坏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依那西普组,QRHXF组,QRHXF+依那西普组,造模2周后,连续灌胃4周,通过足趾容积测量仪测定足趾容积,micro-CT检测大鼠骨关节破坏情况,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
期刊
目的:观察不同悬灸法对热痹型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证候特征和炎性因子的影响,初步探明“热证可灸”。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取12只作为正常组,剩余大鼠以胶原诱导联合风、湿、热环境刺激复制热痹型RA模型,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和3个悬灸组(即温和灸组、回旋灸组、雀啄灸组),每组12只。悬灸组大鼠均取“曲池”“大椎”“阿是穴”,并分别给予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干预,每穴每日施灸
期刊
目的 研究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对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从40只雄性BALB/c小鼠中,随机选择10只颈椎脱臼法处死,收集来自骨髓的单核细胞,用白细胞介素(IL)-4、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脂多糖(LPS)分别诱导使其成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及成熟树突状细胞(mDC),同时应用流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