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rg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针对影响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56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560例新生儿中有6.03%共计94例出现院内感染;其中新生儿体重小于2.5kg、孕周小于37周、出生后住院的时间大于1周、或者有其他侵入性操作的新生儿极易出现院内感染;在送检的94例出现感染的新生儿检验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共有81株。结论:导致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的因素较多,其中出生体重、实际孕周、住院时间、侵入式操作等都是主要原因,因此应提高对新生儿感染的保护和预防,从而减少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的几率。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侵入性操作
  【中图分类号】 R722.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021-01
  本文选取156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94例出现感染的患儿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具体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560例新生儿进行分析,其中738例为女婴,822例为男婴;449例属于早产,111例为足月儿。
  1.2 调查方法
  汇总所有入选新生儿的住院资料,并将他们按照发生感染的情况分为感染组、非感染组,并参考2001年国家卫生部发表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出现院内感染的因素和病原菌情况进行分析。
  1.3 统计方法[2]
  对患儿的临床数据使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12.0进行分析,数据结果使用百分率显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方差表示,并应用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率与感染部位
  1560例新生儿中有6.03%共计94例出现院内感染,其中女婴占47.9%共计45例,男婴占52.1%共计49例;63.8%的为早产儿,共计60例,36.2%为足月儿,共计34例,而新生儿出现感染的位置详见表1所示。
  2.2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新生儿体重小于2.5kg、孕周小于37周、出生后住院时间大于1周、或者有其他侵入性操作的新生儿极易出现院内感染,详见表2。
  2.3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
  在送检的94例出现感染的新生儿检验样本中,分离出病原菌共有81株,其中有47珠是革兰阴性菌,12.8%为能引起肺炎的肺炎克雷伯菌;29株是革兰阳性菌,有17.2%的为表皮葡萄球菌;其他菌种则为真菌。
  3 讨论
  新生儿具有机体发育不完善、免疫力低下、没有什么抵抗力和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是感染的主要对象之一。而子宫内是一个无菌环境,胎儿在其中没有受到外界病原菌的感染,体内也没有抗体;一旦出生后,接触到外界,就易引发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
  3.1 提高出生体重轻的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的机制
  出生体重小于2.5kg的新生兒都被视为低体重儿,多发生在早产胎儿,但也存在极少的足月儿,这样的幼儿因住院时间长、免疫力低,更有些重症患儿有侵入式操作,这都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几率,也是影响新生儿存活率的首要因素。患儿一旦出现感染,实验室不能准确的给出特异性或敏感依据,临床上也没有什么特异性[3]。而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孕周越小、体重越轻的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越高,如体重小于1.5kg的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达到23%。而医护人员与患儿的接触最多,其手上沾染了许多能引发医院感染的细菌,因此加强护理人员手部消毒至关重要。
  出生体重轻的患儿会被放进保温箱,箱内不仅温度适宜,湿度也要适宜,而湿度越大,细菌越多,所以要使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进行每天的消毒,并每天更换箱内的蒸馏水,然后在患儿离开温箱后要进行彻底的消毒。而且还可以通过“鸟巢”式护理了来增加患儿自身的体质,缩短体温差,自然能减少住院的时间[4]。此外对于早产儿,因其没有完善的细胞免疫体系,器官发育也不完全,自身的免疫系统也要在6个月以后还会逐渐建立,因此前几个月都需要通过母乳来获取免疫球蛋白,帮助婴儿获得免疫力,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这也是现在为什么大力提倡母乳喂养的目的,不仅教会患儿母亲母乳采集方法及运输注意事项,使患儿在住院期间仍能进行母乳喂养。
  3.2 缩短住院时间
  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的几率越大,时间长了与医护工作者接触的时间也就增加,因此增加了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或病原体微生物在体内存活的时间。新生儿体内正常的菌种也会因住院时间长而被耐药性细菌替代,无疑也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几率。因此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院方制定的消毒制定,不仅要增加医疗护理的质量,还应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
  3.3 减少侵入性操作
  通过对本院患儿感染的原因分析,侵入式操作极易引发医院感染,因为插管可能导致患儿的气管、呼吸道粘膜出现损失,增加了感染的风险。目前,呼吸道感染是我院患儿出现的主要感染,几率高达35.1%,这主要与近年来出生体重幼儿增多、试管婴儿技术发展有关,此外还与我院重症患儿较多,需要进行侵入式操作的幼儿多有关。通过调查发现,院内感染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病例越来越多,已逐渐成为最普遍的菌种,而该细菌主要通过静脉输液、插管感染,但是一次性的输液装置、注射器、还有现在的雾化器等都为表皮葡萄球菌提供了外部生存环境,增加了感染的风险,因此对于要进行侵入式操作的新生儿,一定要控制无菌操作,并且尽量避免与患儿重要器官过分接触,并且动作要轻盈,将感染的几率降到最低。
  综上所述可知导致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的因素较多,其中出生体重、实际孕周、住院时间、侵入式操作等都是主要原因,因此应提高对新生儿感染的保护和预防,从而减少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的几率。
  参考文献
  [1] 李云英. 201例新生儿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 华夏医学. 2000(01)
  [2] 陈倩如,姚敏卿. 新生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 广东医学. 2001(05)
  [3] 戴莺南,邓玮筠,陈慧林,农遂月.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分析及对策[J]. 工企医刊. 2003(04)
  [4] 韦联彬,赵优,李惠芬. 新生儿医院感染91例分析[J]. 中国厂矿医学. 2006(04)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TURBT技术,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50例膀胱肿瘤患者予以治疗,并对其安排定期回访。结果 TURBT治疗膀胱肿瘤的手术过程大约持续35min,手术过程中没有显著出血状况,患者术后也没有并发症出现。结论 使用TURBT技术对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具有痛苦小、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
用酶联免疫方法(DAS、ELISA),对经过热处理和茎尖培养获得的5个品种再生试管苗进行马铃薯X病毒、Y病毒、卷叶病毒的检测。结果5个品系都有3种病毒都脱净的植株,邱北乌芋有6株,邱北白花芋4株,广南白
【摘 要】 目的:研究气管插管患者复苏后早期进行心理辅导缓解ICU综合征的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56例气管插管复苏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给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心理辅导,在护理的同时观察ICU综合征的各个指标的情况,还有两组患者的ICU综合征的发病情况。结果:复苏后患者在使用心理辅导
以紫花白和晋薯2号两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马铃同一个体株,处于 不同生长阶段上的块茎,其内源GA3和ABA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开始形成的块茎中ABA的GA3含量是是高,但GA3/ABA的比值则较低;之后随着块
采用常规育种途径,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选育出鲜食与加工兼用型早熟马铃薯新品种春薯5号。
山西省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年播种面积33万hm2,年需种薯5亿kg.
目的分析粗隆固定髓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力学并发症。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粗隆固定髓钉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40例,患者均采用标准手术技术,由专门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AAFC)同意,由华中农业大学和AAFC马铃薯研究中心共同组织的国际马铃薯论坛暨中加马铃薯研讨会于2006年11月7—10日在湖北武汉
In this paper,a new reverse extended Hardy&#39;s integral inequality is proved by means of weight coefficients and the technique of real analysis.Some particul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