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钢铁企业继续扩建钢铁产能

来源 :中国冶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f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全球钢铁行业继续复苏,越南钢铁行业也不例外,而且越南钢铁企业的钢铁产能还呈温和增长态势.rn据报道,2021年年初,随着越南Hoa Phat集团在越南广安省Hoa Phat Dung Quat钢厂4号高炉的投产以及越南VAS钢铁公司位于清安省的An Hung Tuong钢厂螺纹钢轧机的投产,越南新增了100万吨/年生铁和50万吨/年螺纹钢产能.
其他文献
0 前言rn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日渐严峻.提高钢件强度、减轻钢制品质量(重量)是节能降耗的一项关键措施,新型高强钢的开发也因此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铁素体基高强钢因其具有低碳低合金的创新设计、良好的强韧性能匹配、可成型性和焊接性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石油管线、汽车零部件以及高层建筑领域.这类钢通常添加Nb、V、Ti、Mo等一种或几种微合金元素,通过细晶强化、固溶强化、相变强化、析出强化、位错强化等方式可大幅度地优化强韧性能.提高强度的同时不降低韧性是人们在高强钢研发过程中追求
在物流仓储系统建设过程中,系统集成包括从设计规划,流程规划,设备选型,软件需求,到现场管理,工期管理,质量管理,应急管理,上线测试,培训,乃至售后服务等一些列过程.是一项多学科,技术密集,时间长,难度大的专业性工作.系统集成商也是保证系统最终质量水平的第一责任人和最后的把关人.
期刊
0 前言rn硅钢生产工艺实际上是从原材料开始,对冶炼、浇铸、热轧、冷轧、热处理到精整实行全过程的检测、控制、管理的一个系统工程:转炉→真空处理→连铸→加热→热连轧→常化酸洗(CP)→多辊轧机(ZR)→连续退火(CA)→罩式退火(CB)→热平整(CT)→成品剪切(CS).
作为中国物流技术行业的领军企业,今天国际在烟草、新能源锂电及石化三大优势行业和其他扩展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回顾2021年,今天国际的多个大型国内项目和海外项目成功验收,项目交付能力和软硬件开发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大地提升.其中,今天国际为新能源行业定制研发的锂电智能物流系统,获得宁德时代、比亚迪、欣旺达、蜂巢能源和亿纬锂能等行业头部客户的广泛认可和青睐.在烟草行业,今天国际中标了中国烟草总公司的卷烟二维码统一应用项目,该项目旨在打通“工商零消”各环节数据,实现卷烟产品生产流通过程跟踪追溯,是今天国际在烟
期刊
“春雷响,万物长”——恰逢“惊蛰”节气,刚刚结束SIAF展会的直播工作,我在广州回京的飞机上写下这篇编者按.rn疫情之下的展会尤为不易,作为开春第一个工业展会, SIAF全面展示了传动系统、控制技术、连接技术、传感器和工业互联网等重点技术环节,助力行业从传统生产模式到自动化产线、数字化驱动以及智能化体系不断深化.SIAF作为华南地区领先的工业技术平台,勇立智造潮头,汇聚国内外知名厂商品牌,新技术和新设备精彩呈现,为企业注入绿色发展的新动能.
期刊
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5G商业元年的到来,也带来了“ABCD”四大黑科技,A(人工智能AI)+B(区块链Blockchain)+C(云计算Cloud)+D(大数据Data)=物联网时代.在“ABCD+5G”新时代下,钢铁行业是抓住机遇,实现弯道超车,还是逐渐在技术、人员素质上走向衰落,被社会淘汰.期间起着决定因素的是职工素质能否跟上社会的步伐,本文对新时代下职工培训的重要性及如何抓好职工培训“教、学
回顾2021年,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疫情持续等多重考验下,中国制造业历经披荆斩棘,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出“前高后低”态势;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全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04万亿美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双碳“背景下,工业领域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行,进一步助力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此外,工业数字化”风口“正在逐步形成,”十四五\"规划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明方向,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期刊
春风和煦,明媚的春光照在大地,万物呈现一片生机.这个春天,在海内外和全国人民的万众瞩目下,代表委员们欢聚一堂,为新时代下祖国未来的发展,献计献策,书写着盛世中华的历史篇章.这个春天,是机遇,是挑战,更是值得关注的新一季.
期刊
初春三月,春寒料峭.但是我国工业生产实现持续回温,装备制造业延续了较快的增长态势.今年前两个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6%,全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达8.9万台,同比增长7.2%.这些数字进一步折射出我国工业经济较强的发展韧性.
期刊
中国物流机器人市场依旧火热,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越来越多,但数量的递增并不代表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事实上,很多物流机器人厂商羽翼还不够丰满,价值体现并不完善.如何找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对于现如今的中国物流行业企业来说尤为重要.这是企业在行业剧烈洗牌的浪潮中站稳脚跟的关键,更是企业获得长久发展的核心命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