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滨海平原地面沉降现状及防治对策

来源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enery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杭嘉湖等滨海平原地面沉降自20世纪60年代发生以来,随着地下水开采的不断发展,造成洪涝灾害加剧、海潮上岸、城市排水排污能力削弱,内河通航能力下降等危害,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多年来的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动态监测、调查成果,对浙江省滨海平原地面沉降历史与现状、地面沉降基本规律进行总结,提出了地面沉降防治措施建议.
其他文献
介绍了GPS的实时差分在湖泊资源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了RTK技术进行湖泊堤岸测定,水下地形测量和湖泊水容量的计算,阐述了该技术应用于湖泊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结合混合土的勘察现状,从混合土勘察钻探方法、测试方法及人为主观轻视因素三方面说明了混合土勘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寒区冻土环境与人类活动联系越来越紧密,人类工程活动已逐渐成为影响冻土及其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是导致冻融灾害的主要因素。本文定性地讨论了人类工程活动对冻土及环境变化
通过实际观察、探井揭露和电法、浅层地震勘探等物探手段对某厂工程场地发现的地裂缝的形态、平面和竖向的延伸和分布以及裂缝中的充填物等特征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明确了地
在对西南某水电站库区一特大型、多期复合型滑坡所处的工程环境条件、自身结构及各期次滑坡体物质组成特征认真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ESR测龄试验研究,对该滑坡的变形破坏
通过对金风口片区地表的调查,分析了地面沉降、塌陷的原因;研究了塌陷对水源的影响;总结了水源干枯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防治的办法及合理化建议.
近年来。高速(高等级)公路建设发展迅速,降低公路工程造价是公路建设决策、设计、施工、管理等环节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山区地质条件复杂,重视公路工程地质选线工作,深入现场调查,充
在查明二陡崖滑坡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该滑坡"复活"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滑坡前端的挖方卸载是引发滑坡的主导因素,而水的作用加剧了滑坡的变形破坏.针对滑坡特征,
河北平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出现大量地裂缝,使建筑物和道路交通遭受破坏,人民生活受到干扰,给国家和地方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直接威胁着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笔者在
地面沉降是近年来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城市出现的重要的地质灾害之一,济宁城区1988年发现地面沉降,并以25.2mm/a沉降速度发展。本文从新构造运动、地下水开采、第四系砂土特征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