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绣坊顾仲华故居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av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仲华故居位于姑苏区滚绣坊26号。1921年为画家顾仲华购得。
  顾仲华(1890—1975),名恩彤,以字行,苏州人。先后在东吴大学附属中学、苏州美专任国画教师。山水、人物、花卉,无不精通。1926年顾仲华在此创办顾氏国画学社,分面授、函授两部,又分高、初两班,男女兼收,每年招收學员两次,每次二十余人,持续三年之久,共招收学员达一百余人,为苏州培养了大量美术人才。如建国后成为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的张晋等,就曾是这里的学生。后因顾仲华被苏州美专聘为国画系教师,学社遂于1929年初停止活动。美术理论家林家治曾住于此。
  故居现存三路六进。正路沿河照墙原有砖刻“鸿禧”二字。中路为正路,二进轿厅带木础,前有雍正辛亥孟夏周范莲题“谨确家风”门楼。周范莲(1700—1764),字效白,苏州人。进士。曾任严州、绍兴知府,后授广西南宁府同知。谨确家风,大意为谨慎笃实的家风。门楼兜肚雕梅花喜鹊与狗,寓意喜上眉(梅)梢、喜出望(汪)外。下枋有精细的包袱锦,雕各式植物,中部抛枋雕鱼化龙图案。
  三进前大厅前设船篷轩,扁作梁及桁檩皆有彩绘,山尖施山雾云,雕刻仙鹤祥云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坐斗下部有装饰性的荷叶墩,用长焦镜头拉近后发现,这一块块被雕成荷叶的木墩内,竟然藏着各种动物,有的是鱼戏莲叶间,有的是螃蟹夹着芦苇杆,还有河虾、蟾蜍、蜻蜓、螺蛳等,匠心之巧,可见一斑。厅前存雍正辛亥清和月蒋深题给“翰翁”的“玉山嗣美”门楼,无论上下枋、兜肚还是下部的须弥座,靡不精细。蒋深(1668—1737),字树存,号苏斋,苏州人。清代苏州名园绣谷园之主人。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贵州余庆知事、思州知府。善写生,精画竹。其与苏州状元陈初哲还是亲家。编有《余庆县志》《思州府志》,著有《绣谷诗钞》。玉山嗣美,大意是承继先贤顾瑛的美德。这里的玉山指的是元末东南文坛最具规模和影响的文人雅集唱和活动——昆山的玉山雅集,东道主顾瑛是雅集的核心。由此可知,此宅1731年的时候宅子就是顾家的了,所以门楼上才会出现和顾氏有关的文字。
  四进后厅带船篷轩,轩梁雕刻神像。两侧有对称的歇山顶方形更楼各一座。五进较平。备弄花窗较精。
  东路五六进系民国所建,有民国癸酉九秋款(1933)孔昭晋题“见龙世泽”“秀虎家声”双面门楼及门宕字额,另存花岗石、青石六角井各一眼。孔昭晋(1863—1936),字康侯,苏州人。进士。曾创办国内首张文摘报《集成报》。赴日考察后,回国数年间创办初等小学堂三十余所。宣统时任自治公所所董,并会同在苏绅商数人前往抚署劝说程德全易帜。民国起被推为吴县议事会议长、江苏省议事会议员。他创设平粜局,参与修复城乡河道规划,并担任民国《吴县志》总纂。见龙世泽,意思是世代承受见龙出现在田间这样的吉兆的影响,喻世代都有可造之材。《易经·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秀虎家声,大意是有祖先曹植的遗韵。秀虎,指文采优美、七步成诗的曹植。从门楼和这里的建筑风格推知,此处的部分建筑曾一度属于曹氏所有,且为民国间增筑。西路尚残存偏厅及部分花园。今另见新弆周王庙弄等处移来的万历二年(1574)董其昌二十岁时的书条石碑、光绪十二年(1886)《禁扰玉业公所布告碑》、同年《玉石义会助银碑》。
  滚绣坊顾宅虽然仅仅只是属于控制保护建筑,却不容小觑。一则从其带有木础可以推断最早明代时可能已建部分建筑;二则其保存完好的有四处门楼,这些门楼题字者皆为一时名贤,且前两处门楼更是雍正时期苏州门楼的代表作;三则其彩绘大厅的荷叶墩内富有玄机,藏有各种动物;四则其带有对照更楼,目前这样的老宅在苏州极其罕见;五则这里还曾经住过多位名人,办过美术学校。因此无论从哪种角度来看,此宅都值得重视与加强保护。
其他文献
“江南福地,常来常熟”,这句耳熟能详的宣传语,让我们知道了常熟——这样一个中国福地。  说起“福地”,“口福”一定是绕不开的话题。作为“中国江南美食之都”,常熟有山有水,岁岁丰收,常熟人对吃也是一向考究。  早晨的正确打开方式:一杯茶加一碗面  你的早饭是豆浆配油条,还是牛奶加面包?反正,常熟人的清晨是一杯茶加一碗面。在虞山公园里溜达,看见常熟本地的大爷们三三两两,从随身带的布兜里取出一个玻璃杯,
期刊
在抖音红人中,帅气优雅的法国年轻人“麦子老师”——Matthieu,拥有着大量的粉丝,其中一条与中国餐桌文化相关的视频获得了一百多万的点赞量,浏览量更是过了千万。2017年来到苏州读研的Matthieu说得一口好中文,毕业后两年之后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埃多尼亚,从事法式礼仪和葡萄酒教学工作。  Matthieu对于苏州的江南文化情有独钟,对于江南的民俗礼节更是颇感兴趣。在他看来,苏州是个静谧、美
期刊
大道至简,不仅是宇宙万物发展的规律,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至简”的人生境界,需要修炼和开悟。人一旦开悟,便会释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简简单单的生活才是最好的人生状态,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境界越高的人,生活往往越简单。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陶元亮,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苏东坡,做官后曾写《节饮食说》,贴在自家墙上,“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 
期刊
成为杂志的封面人物是啥感觉?如果你想知道答案,那就来苏州新闻大厦一楼大厅的网红打卡区来体验一番吧!为迎接建党100周年,激发广大市民热爱家乡的热情,由现代苏州杂志策划的“我要上封面”活动近日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我们特地在苏州新闻大厦一楼网红打卡区设置了一处拍照区,想上封面的讀者只要进入我们的拍照区,即可用手机拍下一张独一无二的人物封面照。封面“制作”完成后,您除了可以将照片发送在朋友圈进行展示,
期刊
在苏州,提到摩天大楼一定会想到苏州工业园区,在园区提到高楼大厦,一定会想到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新集团),因为这片区域内很多高楼大厦的背后,都有着他们的名字。  近日,中指研究院发布的第六届“中国产业新城运营商评价研究”成果中,作为园区开发主体的中新集团再获殊荣——荣获了2021中国产业新城运营商综合实力第一名。中新集团成立27年来,为园区开发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并在这一过程
期刊
“五一”小长假期间,由现代苏州杂志主办的“蝴蝶兰文化展”在石湖公园景区蠡岛“城市文化客厅”举行。数十个不同品种的蝴蝶兰集中亮相蠡岛,给节日期间的石湖公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为前来游园的市民增添了一处赏花好去处。  作为现代苏州杂志的线下活动基地,位于蠡岛的“城市文化客厅”因其古雅的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同时依托蠡岛厚重的历史文化,一直以來都是文人墨客及各路大咖青睐的活动场所。此次“五一”小长
期刊
在春天这个“美味”的季节里,我们逛遍了苏州大小的菜场。尽管邀请了大厨在山塘街边的老菜场里传授了一把挑选蔬菜的奧义,但对于我们来说,菜场,尤其是经过了一轮轮改造升级后的菜场,不只是淘食材的去处,更是这座城市里画风不同、性格不同的奇幻乐园。  兵分几路,大家奔赴城市的各个角落。在双塔市集感受设计天团带来的惊喜,在南环桥市场感受城市生活的新底色,在娄门菜场感叹传统菜场“扛把子”的魅力,在葑门横街体验市井
期刊
晨起游山,云在青天,水如烟。午坐长亭,夏木成荫,空蝉鸣。夜来清梦,风过鸢尾,一树蔷薇醉。碧纱窗下,月移荷影,稚子弄青梅。  当江南的雨水不再带来寒冷,小荷渐渐露出尖角,石榴花怒放如画,夏天也悄然而至了。夏天,不仅是草木的“狂欢节”,也是人们亲近大自然的最好时机。而苏州人“接待”立夏的方式,肯定是绕不开“舌尖”的。  从前老苏州非常重视立夏这个节气,千百年来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其中很重要的
期刊
4月28日打开苏州博物馆的官方微信小程序,“五一”假期的所有参观名额已经一约而空。这不意外,清明假期之后,苏博就在公众号上公布,馆内人流量已恢复到疫前水平。早上8点,最近一次7000张参观票被准时发放出来,半小时之内就被悉数预约满。当天头1个小时官网访问量,就达到了38万次。今年“五一”假期,也是苏博的高峰时段。  提前布局的线上服务  就在一年多前,2020年的1月23日,苏博宣布闭馆。闭馆整整
期刊
春和景明,阳光和煦。“五一”假期里的平江路上欢声笑语,人流如织。平江路和丁香巷的交叉口处,保安们不时举着喇叭招呼大家,“往前走,往前走……”一些身姿敏捷的游客,顺势转入了一旁花红叶绿,宁静惬意,自有一番寻常百姓生活情调的丁香巷内。整洁的古巷在春夏之交变得愈发摇曳生姿起来。  讲好街巷故事,汇成古城保护  苏州古城建城已有2500多年,保存完好的古城既是苏州传统艺术的宝库,更是苏州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