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不惊的地方

来源 :小学生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气晴朗,大片云彩俯视着平静而又洁净的湖面。岛屿仿佛在上升,悬空挂在水面上。轮船驶过湖面,激起的涟漪渐渐变得模糊起来,向着远方看不见的湖岸扩散开去。不远处的白点,是停滞不前的航标灯。
  奥涅加湖是俄罗斯北方“水的宝库”。在地图上看,它就像一只大河虾,右边的一只螯较大,左边的螯较小。螯的北边,是连绵不断的森林。
  深蓝色的森林海洋里,到处都是湖泊,湖水闪闪发亮。湖泊中,有的水质清亮,被称为“白灯笼”;有的由于泥的颜色深而泛黑,被称为“黑灯笼”。
  一个个小小的村庄,分布其中。鸟类和人类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黑琴鸡带着雏鸡,穿过林间的马路,急急忙忙走向森林的另一边。松鸡努力穿过一丛灌木,去看望花尾榛鸡。野鸭子在离村落最近的沼泽里安了家,高傲的天鹅在狭窄的湖湾里嬉戏……
  生活在这里的俄罗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他们歌唱美丽的夜莺,歌唱绿色阔叶林和水杉树,歌唱宽阔无垠的纯净土地……
  著名作家普里什文在《鸟儿不惊的地方》这本书中,为我们介绍了这片美丽的地方。
  
  ·行走手册·
  
  奥涅加湖位于俄罗斯西北部。这个地区有大片的森林和众多的河流、湖泊,自然景观十分优美,还拥有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艺术和传统手工艺。
  
  ·景观百分百·
  白夜中的奥涅加湖
  
  奥涅加湖纬度很高,夏季会出现奇妙的白夜现象。在晴朗的夜晚,乘坐轮船游览奥涅加湖,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太阳早已落下,但天空依旧那么亮,只是一切变得朦胧了一些。东方的天空,低悬着一轮苍白的月亮。轮船激起的波浪,悄悄滚向远方。岸上,古老的教堂里,钟楼上的铜钟被敲响了。钟声传过来,绕过轮船,飘到挂着月亮的透明的暮霭中去了。
  
  ·建筑艺术馆·
  基日乡村教堂
  
  基日乡村教堂位于奥涅加湖中的一个小岛上,是一座有着浓郁俄罗斯风情的木制建筑。很久以前,能干的木匠们在修建这座教堂时,经过精心计算,在木头上开凿一一对应的凹槽和凸齿,让它们彼此咬合,使教堂不但牢固结实,而且外观整齐和谐。
  教堂的屋顶非常有趣,由多个形态各异的“洋葱头”,堆出一个银灰色的、奇特的金字塔形。
  岛上渔民们在奥涅加湖捕鱼时,举目远眺,看到地平线上隆起的尖顶,就知道那是家的方向。
  
  ·节日收藏夹·
  快乐的野雁节
  
  野雁节是一个传统节日,用来欢迎飞来奥洛涅茨区栖息地过夏天的野雁。
  奥洛涅茨有北欧最大的野雁栖息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只野雁飞来这里,和大量其他种类的野鸟一起快乐生活。
  在节日里,人们举办各种有趣的活动,和自由的鸟儿们一起欢度。
  
  ·美味作坊·
  俄罗斯面包
  
  俄罗斯的面包种类很多,有黑面包、白面包,还有加稻谷皮的灰面包等等。黑面包有着棕黑的颜色,带着一种独特的、微酸的味道,越吃越香。白面包嚼起来很松软,刚烤出来的时候,味道特别香甜。
  在农村,还有人用传统方法制作面包。人们将足有脸盆大小的、发好的面团,送进温度均匀的俄式炉炕里,慢慢焖烤。出炉时,敲敲面包底部,口邦口邦响的就是好面包。
  在俄罗斯,有用面包和盐迎接尊贵客人的习俗。
  
  ·行走者档案·
  “流浪汉作家”米·普里什文
  
  米·普里什文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度过的。
  在大自然里,他学着观察、理解每一朵小花。他觉得每一朵小花都是一轮小太阳,都在叙述阳光和大地相会的历史。他认为大自然和人一样都有生命,就连沼泽也在按自己的方式思考。他看着大海,觉得海面下一定是一片翠绿的水下森林。他想沉下去,听鱼儿窃窃私语。他的作品都如林中水滴一样纯净和明亮,折射着大自然四季的色彩和光芒。
  普里什文喜欢旅行、考察,称自己为“流浪汉作家”。1906年,他学习了一些田野考察方法和其他相关知识后,在朋友的帮助下,争取到了一张由俄国科学院开出的证书。于是,这一年夏天,普里什文带着为地理学会搜集民间童话和民歌的任务,踏上了前往北方的考察之路。《鸟儿不惊的地方》就是他这次北方之行最重要的收获。书中有对北方地理、民俗、生物、气候的专业而科学的实录,也有着有趣的旅行见闻,和对大自然的生动描绘。
  普里什文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民俗学家,他一生去过许多地方,留下了许多美丽的文字。
  
  ·行走者语录·
  
  “我以为是微风过处,一张老树叶抖动了一下,却原来是第一只蝴蝶飞出来了。我以为是自己眼冒金星,却原来是第一朵花儿开放了……”
  “如果用心细察锦毯一般的大地,无论哪个树桩的废墟都显得那么美丽如画,着实不亚于富丽堂皇的宫殿和宝塔。”
  “融入自然,这就是开启我的文学的一把钥匙。”
  ——米·普里什文
  
   快乐发言:
  在大自然中行走、观察、探索,是非常好的习惯。
  行走,能帮我们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我国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游览祖国的河流、山川,研究各地的水文地理、自然风貌,写下著名的《水经注》;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农业科学家贾思勰,在各地考察后,编撰了有名的《齐民要术》;还有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等等,这些成就都与行走分不开。
  大自然中藏着许多秘密,有许多美丽的事物。在明亮的夏季,像米·普里什文一样,走进大自然中去,倾听花的语言,闻一闻风中的气息,尝试做快乐的行走者吧。
其他文献
笑一笑    挂苹果  一个男孩偷偷钻进果园,爬上了一棵苹果树。  护园人发现了,走过去生气地说:“不准偷苹果!”  不料,小男孩举了举手中的苹果,不慌不忙地对护园人说:“先生,树上掉下一个苹果,我想把它重新挂上去。”    风向  土豆老师教小土豆辨认方向,小土豆说已经学会了。  于是,土豆老师问:“今天刮的是什么风?”  小土豆看了一眼红旗,很自信地说:“左风。”    有主见的温度表  萝卜
期刊
很久没回老家了,这次放假,我和爸爸回了趟家乡。一年不见,家乡变化可大了。  变化一:路上无灰尘,干净又舒适。  三年前,通往我们村子的马路,路面坑坑洼洼,凸凹不平。拖拉机开在上面像跳迪斯科,坐在车里,屁股颠得发麻。要是到了雨天,路面泥泞不堪,人走在上面,黄泥巴、黑泥巴紧紧粘住你的鞋底,拽住你的脚,让你迈不开步子。到了晴天,路面厚厚一层灰尘,车子开过去,后面扬起一条粗粗的“灰”尾巴。建在路边的房子里
期刊
集市上、大山里、村头的老树下,打起长鼓,吹起木叶,演起戏剧,民间的剧场虽然简陋,但有着鲜浓的民族特色,浪漫而精彩。    热闹的瑶族长鼓舞    冬——冬冬——  浑厚悠远、回味绵长的长鼓声响起来,挎着长鼓的鼓手们舞起来。他们穿着美丽的瑶族服装,腿上扎着绑带,身着短装,肩挎长鼓,双手击拍,一会儿“金鸡展翅”,一会儿“山羊反臂”,一边敲击出激越的节奏,一边跳出优美有力的舞蹈,动作流畅,让人目不暇接。
期刊
观察一片草地    草地有多个层面,上层由“高个子”植物组成,这些植物大多有长长的茎;个头稍矮的各种植物组成第二层,如田芥菜和雏菊等;更矮的草莓等植物,离地面就更近了;最下面是一层杂乱的植物,这厚厚的一层,为老鼠和田鼠提供了安全地打隧道的地方。  俯下身体,低下头,仔细观察一片草地。找一株比你膝盖还高的植物,和一株比你脚踝还矮的植物;找一种爬行昆虫,和一种会飞的昆虫;找一张蜘蛛网,和地面的一个洞。
期刊
猛洞河漂流  龚子仪    “家乡有条猛洞河,  藏着一支神秘的歌;  山洞石门开,半边月飘落,  猿猴摘山花,鸳鸯戏春波,  山乡的风情,神秘的歌,  最美我的家乡猛洞河……”  我喜欢听这首《家乡有条猛洞河》。在宋祖英甜甜的歌声里,这条美丽的河流,一直流进我的心里。  今天,我终于来到了它的身边,体验精彩的猛洞河漂流。  汽车把我们带到山脚下,这里有很多商店,出售水瓢、雨衣、草鞋,和色彩缤纷的
期刊
期刊
星期四的上午,阳光明媚,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石门文庙。  走近文庙,只见两只石狮威风凛凛地站在门口。朱红色的围墙上,盖着绿色的琉璃瓦。拱形的大门上,镶嵌着黄色的金边,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古色古香。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状元桥。桥是拱形的,全部用青石板砖砌成,每块石板上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小狮子。据说,在从前的科举考试中,中了状元的学生,都要在胸前佩戴大红花,在大家的拥簇下,走过铺着红地毯
期刊
星期三的上午,全班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林伯渠故居。  走下汽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林爷爷的铜像。只见林爷爷手拄拐杖,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面带和蔼的微笑。  庄严的宣誓仪式开始了。全体同学整齐地站在铜像下面,将右手握成拳头,高高举起,字字有力地宣誓:“人民为先,祖国至上,诚实勇敢,誓做栋梁,振兴中华,再造辉煌。”  宣誓完毕,大家来到一棵大树前。导游说:“这棵树伴随了林伯渠同志的童年时代和少
期刊
“爸爸,你肯定前面会有成堆的巧克力吗?”我问。  我、爸爸和约翰叔叔一起参加洛杉矶的马拉松赛跑。这是我第一次跑马拉松。  雨下得很大,我的腿冷飕飕的。因为紧张,我早餐吃得很少。  “我上次参加马拉松比赛时,赛道两边每隔一英里,都摆放着一张堆满巧克力的桌子。”爸爸说。  忽然,我们周围的每个人都跑了起来。我看到空中发令炮冒出的硝烟。我不敢相信,我们竟然没有听到发令炮的响声!  马拉松赛跑开始了。  
期刊
乡下的池塘  王海宇    放假了,姑父带我和妹妹去益阳乡下做客。  一下车,我就看到一口美丽的池塘。  池塘的水很清,水草在水底轻轻摇动。池塘的水很静,就像一面透亮的镜子。瞧,池塘边的雏菊,正伸长脑袋,在梳妆打扮呢。  一棵棵鱼草挺立在岸边,像是池塘的守卫兵,驻扎在池塘周围。鱼草是小鱼最爱吃的草。你看,养鱼的伯伯将割下来的鱼草倒进池塘,马上就有一条鱼儿飞跃而出,衔住鱼草,潜入水底。  岸上的鸭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