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链路层的WLAN加密与认证安全研究

来源 :信息网络安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fdl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安全的发展和无线局域网络的应用,WLAN的安全越来受到重视。文章分析了WLAN网络链路层的安全问题,结合无线局域网络安全标准802.11i,对WLAN网络中加密与认证技术中的SSID、MAC、WEP、WPA、WPA2等安全技术问题进行了介绍,并重点阐述了安全技术的应用选择方法,最终得出了在加密技术成本、安全需求成本都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选择WPA2加密技术来保障无线局域网络安全的结论。
其他文献
在Internet所使用的TCP/IP协议中,网络层IP地址同时代表了主机标识符和定位符,使得IP地址无法支持主机移动性与多宿主性,更加无法保障用户之间的可信任性。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文章深入研究了主机标识协议(HIP)的体系结构。该体系通过主机标志层来标志连接终端,加强了安全性和可移动性,满足了人们对保密通信和移动通信上的要求。文章基于ARM嵌入式系统,提出以透明网桥为载体架设防火墙过滤HIP
5月28日,“2014年中国计算机网络安全年会(第11届)”在广东省汕头市召开。本次年会由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主办,历经11年发展,目前年会已成为国内外网络安全领域进
1计算机病毒总体情况2012年12月,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共发现病毒766049个,比上月上升1.9%,新增病毒92945个,比上月下降0.7%,感染计算机36091319台,比上月下降3.3%,主要传播途径仍以"网络钓鱼"和"网页挂马"为主。
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展,分散的用户存储以及用户身份验证所带来的问题越来越棘手。如何建立一个统一认证系统进行集中的用户管理,如何提供快捷、安全的身份认证机制和提升信息安全保护能力就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文章以国内成熟的4A(认证、账号、授权、审计)管理理念为设计出发点,使用NOSQL技术解决高并发、大数据量快速读取的问题。采用Cassandra分布式节点技术实现统一认证服务的
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和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高研院")及同济大学联合承办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车联网技术及其全球应用合作论坛暨展示会"于5月19至20日在上海举行。该活动旨在分享车联网与智能交通的最新发展及未来趋势,共建行业生态圈,促进APEC经济体之间的技术合作和产业发展。来自中国、韩国、俄罗斯、美国、泰国、越南等15个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