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有感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fer_hf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指导十来岁的孩子开展课外阅读呢?根据孩子好胜但恒心差等特点,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分析。
  【关键词】课外语文;孩子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在教学《母亲的恩情》一课时,谈到母亲就像太阳,在指导理解为什么母亲就像太阳时,我先引导学生了解母亲的爱。全班47位小朋友只有3位小朋友说出“无私”这个词语。课后,我问其中一位小朋友从哪儿学到的,她说课外书上呀。这是他从一本课外书中无意间学到的。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能弥补课内教学的不足,它不仅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而且能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孩子一辈子受益无穷。如何指导这些十来岁的孩子开展课外阅读,以此进行分析。
  一、激发兴趣,奠定学生阅读基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课外阅读的前提和基础,小学生年纪还小,头脑简单,思维能力相对低下,贪玩好动,对读书不感兴趣,没有兴趣的阅读自然是应付差事,收不到什么效果。所以必须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只有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把读书看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才会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并能自觉地克服阅读困难,收到良好效果。我首先对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调查,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再引导推荐大家阅读。
  二、指导选书,拓宽学生阅读面
  (一)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书
  如爱编故事的孩子,可以选几本童话书看看;想了解大自然的孩子,可以选几本科学类书看看;不会写日记的孩子,选一本百篇好日记学学;不知道作文如何选材的孩子,借一本优秀作文看看。如此一来,大家各取所需,取长补短,进步很快。
  (二)根据平时学习的课文推荐学生阅读
  苏教版的书常把同一类体裁的课文放在一个单元学习,如学到《普罗米修斯盗火》《开天辟地》这一类神话故事时,在教会学生阅读神话的基本方法后,可以向学生推荐同类体裁的读物,介绍《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让学生读,指导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以达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的效果。或者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可紧接着介绍该作者写的系列作品,让学生在课外阅读。
  (三)指导学生阅读报纸和刊物
  报纸刊物是获得信息的办法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最新的新闻,知识和观念,可以帮学生拓宽思维,开阔眼界。如专门针对小学生设计的报纸《小学生学习报》不仅能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增加学生的知识,还能让每个小学生展示一下自己最优秀的作品。《儿童故事画报》注重阅读的趣味性,活泼轻松,图文并茂,以陶冶学生性情、开拓学生视野为根本宗旨。《我们爱科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新闻信息和优质的精神食粮。《小牛顿》延伸到动植物,星球,机械和人物历史等各个不同领域。《智力大王》让学生轻轻松松阅读,游戏中学到知识。
  三、读书笔记,养成阅读好习惯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我指导学生在读书笔记上记下篇名、作者、阅读日期及阅读页数,读到好的词语,摘录五六个,读到好的句子,摘抄一两句,如有心得体会,也可写上一、两句自己的话,阅读时,还可以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上描描画画,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读书笔记上画一朵小花,或一棵小草,或者根据读到的书本内容画一个人,画一处景,画一个小动物,这些增加了课外阅读的情趣。按要求填空不仅让学生初步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形式简单,学生不会产生畏怕心理,学生渐渐喜欢上了做阅读笔记,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收获知识。一开始我要求每个学生每天自选一篇好文章阅读,并记好读书笔记。不久,有学生把以后几天的阅读任务也悄悄地完成了,这时,我不失時机地大加赞扬,夸他们是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接着有更多的学生效仿,很快在班内形成一种课外阅读人人“赶超时间”的良好氛围。
  四、精彩活动,促进相互学习
  为了进一步调动他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我在班中开展了比赛,小学生性格活跃,争强好胜,有强烈的表现欲,开展比赛活动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比赛一,在课外阅读篇数,读书笔记优良方面作相应的评比,比一比谁读得多,谁读得快,谁阅读笔记记得好,一月一评,评出“读书星”,获奖的学生可以得到一份小礼物,有了小礼物,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更高了,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比赛二,每周二的晨会课上,让学生交流自己学到了哪些课外知识,比一比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然后评出“课外知识星”。比赛三,还举办了“故事大王”活动,从报名到怎样举办比赛全由学生自己出主意、想办法,活动吸引了很多同学报名,最后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商定,每两周举行一次,每次五名小朋友参加,小朋友自愿报名,由其他小朋友投票选出获胜者,获胜的小朋友不仅可以得到一份小奖品,还可以把自己的照片粘贴在图书区“故事大王”栏上。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老师也尽力给每位学生提供机会。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使他们始终保持进行阅读的兴趣,能多读书、好读书。同学们年龄相仿,从学生中寻找榜样,能激发共同语言,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让学生在榜样的引导下,在古人的教导中学会读书,喜爱读书。
  学生从不爱看书到积极做好读书笔记,从不会找词到学会找词,从找出词语到出现在他的写话中,从不会写话到会讲故事。这些进步是多么让人惊喜啊。但惊喜之余,我也清楚地知道,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提高词语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那时“无私”将不再是一个无法理解的词语。
  (编辑:张晓婧)
其他文献
【摘要】《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小品文,全文言简意丰,但要读懂苏轼的内心世界并不容易。文言文教学要做到“言”“文”并重,不仅要积累文言词句,还要“披文入情”“披文入境”,“此心乐出是吾乡,一蓑烟雨任平生”。对此,本文再现了《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的教学设计过程,以供参考。  【关键词】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文本;情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反复诵读,
【摘要】语文是一门交际工具性的学科,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个人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是从阅读中获得,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教学的有效,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个性化的阅读品质,能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主動积极地进行思维和情感活动,获得知识体验、思维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个性阅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素质
陈一【译】    2006年6月,中国和印度重新开启了两国之间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唯一一条全天候路上贸易通道——乃堆拉山口。随着这条连接锡金首府甘托克和西藏亚东城、长达100公里的陆上贸易通道的恢复,预示着两国外交政策发生了微妙转变。“领土政治”不再占主导地位,经济动力最终会占上风。中印两个大经济体之间的繁荣竞赛正在展开。    2006年6月,中国和印度重新开启了两国之间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唯一一条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目标要求和指导方针。一年多来,各地根据自己的客观实际,积极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使农村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当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的不同,各地在新农村建设的进展上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周边的农村已经向“城镇化”迈进,而中西部和边远地区的农村正在解决最基
【摘要】本文在介绍学习动机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民族学生学习动机的概念,分析少数民族地区,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區为例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文学习的现状。面对汉语文学习状况不佳的情况和问题,根据影响民族学生汉语文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从学校、家庭、学生、教师、社会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民族学生汉语文学习动机的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习动机;汉语文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新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主要特点是以国际可比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表现作为主要指标,采用的都是可验证的第三方客观数据,因此每所大学都可以通过与其他大学的得分和原始数据比较,对排名的结果进行核查,整个排名完全透明。    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独立研究完成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写为ARWU),于今
(江苏大学文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0)  【摘要】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自出版发行以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丰富、充实我国现代汉语规范的词汇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将以词语“实在”为例,从词语的义项研究、配例研究、标注研究三方面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出研究建议,以期为《现代汉语词典》的完善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实在;义项;配例;标注  【中图分类号】H16 【文献标识码】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如何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师思考的問题。笔者以为,语文课堂原本就是情智相融的所在,感受和内化学生的理解能力,离不开情感。因此,构建情智共生的诗意阅读课堂,无疑能够起到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智共生;诗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
【摘要】阅读能力无疑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阅读中的问题意识以及对问题的探究解疑过程及其思维的培养,非常有助于学生问题求解能力的发展,这既体现了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又是适应知识时代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对于初中生而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问题的探究或探讨,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以及问题意识的形成,并在合作学习中逐渐形成文本阅读的探疑能力,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关键词】学生;阅读
实现创新,需要主客观的各种条件,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是创新的必要条件,是创新的灵魂。然而,如何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呢?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又必须在创新性实践中进行。由是观之,创新与改造主观世界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改造主观世界是创新的必要条件,是创新的灵魂    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两个方面。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此做了比较完整的说明,这就是:“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