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为何三大难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mi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所讲的数学,与大家学过的、听说过的数学,不太一样。它既不是如何解题,也不是如何计算。这个课程叫做:理解数学。就是如何理解数学和做数学理解的意思。
  理解和应用,在数学学习和教学中至关重要,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我们意识到的程度。如何理解数学总述,围绕如何理解数学和如何做数学理解(也即数学阅读),针对初等数学,主要包括如何理解数学:即数学是什么、有什么用、如何用;如何理解数:即数字、代数、计算是什么、有什么用、如何用;如何理解形:即图形、几何、证明是什么、有什么用、如何用;如何理解分析:统计、函数、微积分是什么、有什么用、如何用。
  数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人们纷纷反映数学难学、难教、难用?
  2014年国家公布招生考试方案消息后,在互联网上曾掀起一股热潮:让数学滚出高考。很多人抱怨,学了十几年数学,到头来只有买菜时用得上。
  事实上,这些难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数学教育,是我国数学教育中的普遍难题,在数学教育中几乎成了望而却步的高山峻岭。数学学习与教学之难之尴尬,与英语学习与教学之难之尴尬,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中的两座困难大山。要拔掉这座困难之山,可能就需要先把这三个问题搞清楚。
  是不是所有国家、所有人学习数学和数学教学都这么困难呢?显然不是。看看世界数学史上的那些灿若群星的数学家、看看古希腊时期数学发现等,我们就知道数学与其他学科和技艺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难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学习的难度要低于语言之外的其他学科。我们再看看欧美主要国家,他们的学生学习数学从来没有像我们的学生学习数学这么困难过,学习数学对美国和欧洲的孩子们而言,比学习其他学科反而容易——这是不是有点意外?超出了我们平时的
  常识?
  若干年前轰动全国的《素质教育在美国》、《高考在美国》的作者黄全愈博士是我的好友。黄博士不是数学专业,而且似乎数学能力很一般,他的妻子陈彤女士也不是数学专业,然而他们的儿子矿矿刚开始数学虽然不太好,但到了小学三四年级,矿矿开始自学数学,小学毕业前自学完了高中数学。矿矿学习数学的经历曾轰动一时。我曾经仔细问过黄全愈博士,矿矿自学数学困难不?是不是孩子的数学天分高?黄博士说:NO!矿矿的数学天分应该一般;他自学数学快乐得很,而且学得很快,至少比其他学科快得多。黄老师的话我信服,而且我自己就是从小学一路自学数学过来的,我很少听老师的数学课,但看了很多数学方面的书。那么,为何数学教育和数学学习在我国这么困难、在绝大多数学生和教师那里成为学习、教学困难之山呢?
  其实这问题也很简单,只要试图回答清楚三个问题,看看回答的过程和结果就知道原因了:什么是数学?组成数学的最基本要素是什么?学习数学有啥用?
  我们再回想一下,我们可以经常阅读各种书籍,唯独不阅读数学。而且甚至于一提数学阅读,很多人就说:数学怎么阅读?!数学是阅读的吗?如果再问学数学有啥用?如果大家诚实,就会说:算数、测量用。这显然不是数学的全部吧?
  由此,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暴露出来:我们竟然不了解、不理解、不会用数学。换句话说,我们对数学竟然缺乏基本的认知、理解和应用。数学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我们竟然所知甚少。而我们对除外语和数学之外的其他学科,却不是如此。
  数学,对我国绝大多数人而言,实际上就是:算数和图形;换言之,数学就是中国铁器时代之前的算数和画图;数学不是古希腊数学和源自古埃及、古阿拉伯、古希腊的近现代数学,而是中国数学——算术和图形。
  数学学习与教学困难的基本原因就暴露出来了。
  对学习现代数学而言,我们缺乏最基本的历史和文化、认知和理解。数学,不是中国算术和图形;算术和图形只是组成数学的原始的基本的部分原材料。近现代数学,对我国而言,是舶来品,完全的舶来品,这就如英语一样。换句话说,我们按照中国数学文化和思想来学习现代数学,此路不通。如果按照现代数学本身学习和教学,那我们缺乏必需的基本资源和路径——历史、文化,认知、理解。这里指的是现代数学本身的历史、文化和认知、理解方法,而非中国数学的历史、文化和认知、理解方法。
  数学,对我们而言为何那么难以了解和理解?因为我们的数学学习和教学中缺乏最基本的土壤和空气——现代数学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数学,对我们而言为何那么难以学习和应用?因为我们的数学学习和教学中缺乏最基本的营养和氧气——现代数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我们现在学习、教学的课本、课标等,属于现代数学中的初等数学,而初等数学就是古希腊数学至16世纪的数学。这是西方的数学史,当然也是西方的数学文化。我国的数学教育,非但不教授西方数学史和文化,而且是用中国古代近代数学史和文化来替代。——其恶果不言而喻。
  我们学习的数学为何抽象、苦涩、难懂?!脱离了史实和事实的符号世界,岂能不抽象、难懂和苦涩?如何理解数学,从以上文字中,相信大家已有感触:必须拿起古希腊数学史、近现代数学史;重回古希腊、西方近现代文化,尤其是数学文化;找回数学史实和事实。
  如何理解和应用数学?让我们重回数学史、文化、思维、方法产生的时空,一步步走到现代文明,建构数学感知、认知、探知的思维和方法。
  数学(mathematic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数学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数学(汉语拼音:shùxué;希腊语:μαθηματικ;英语:Mathematics),源自于古希腊语的μθημα,其有学习、学问、科学之意。古希腊学者视其为哲学之起点,“学问的基础”。在中国古代,“数学”叫作算术,又称算学,后改为数学。中国古代的算术是六艺之一(六艺中称为“数”)。请注意:西方古代数学的原意,是学问、哲学的起点、学问的基础。而中国古代数学则是算术、算学两者,有天壤之别。   数学起源于人类很具体、具象的生存、生活与生产的需求,人类对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须和必需的、有兴趣的、好奇的物和事,需要认知和理解,也需要区分与解释。这是数学产生的根本源头、动力和目的。那么,为什么对物和事的认知和理解以及区分与解释,就产生了数学呢?这取决于人类是如何认知和理解(区分和解释)物(食物、器物等)和事(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等发生的关系和变化),是人类生存、生活、生产所必须面对和所必需认知、理解及区分、解释的。比如,原始人类活着的每一天,必须面对各种食物、使用各种器物,必须面对各种事务(关系和变化)。面对的同时,首先是必须认知和理解各种食物、器物、事务,还必须面对向同伴或其他人做指示、区分和解释。人类对物和事的认知,首先是辨认“是什么”、“怎么吃或用”等,由此逐渐产生了标记、表示和表达——由“记物、记事”需求造成了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其次是辨认“有多少”、“有多大”等,由此逐渐产生了多少、多大等标记、表示和表达由“计物、计事”需求造就了数字和图形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对物和事的理解,首先是区分和数量、测量。区分物和事,是基于对其形状、形式的辨认,由此产生了象形、会意等;而对物和事的准确理解,则导致了进行数量和测量。随着人类接触和使用的事和物范围及深度增大,对物和事的认知和理解逐步扩展和加深,导致“记物、记事”与“计物、计事”开始融合,分类、比较、分拆、组合逐步产生并形成思维方法。由分类、比较的扩展和深化,归纳意识和方法产生并发展;由分拆、组合的扩展和深化,推理意识和方法产生并发展。
  随着人类认识和理解,以及表达和解释的发展,由对物、事的“分类 比较”思维逐步产生了定义、概念;由“分类 比较” “分拆 组合”产生了以概念为基础的推理——形式逻辑出现。由对物、事的追求彻底分类、比较,分类法和分类规则的出现,导致归纳法的深度发展。同时,因为对必然和或然的感知积累,也分别导致了对因果律和统计律的追求,这也是出现逻辑和统计(归纳)的原因之一。总之,数学的起源和初始并不抽象;数学的对象、方法、规则等也不抽象。人类的所谓抽象,本质是去形象、形状、形式化,以特征和指代来表征物、事;也是要大量、简洁的标示、表示和表达目的、方法和规则的需要。由此,是因为字系、数系、形系、方法系、规则的发展,导致数学逐步远离了具象(形象、形状、形式),而走向了抽象(特征、指代、指事)等。
  乘法与除法,其实质是:基数与序数之间的运算而我国数学不讲这个,只做还原为加减法和格式律,这是有问题的,比如:乘法,实质是:基础×序数,也即,个数与位置之间的关系和加合而除法,实质是分配法:基数分配给序数——个数分配给位置数学,其基本要素就是:数、形、规则。
  在数学基础研究上,有三种基本研究——可以视作三种基本规则:直观、逻辑、形式。换句话说,类似“1 1=2”这种,一般而言,必须符合直观、逻辑、形式规则,才能被认同。所谓直观,可以理解成:符合人类的感知和经验;所谓逻辑,也就是形式逻辑了——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所谓形式,即抽象结构,构造直观就如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逻辑也能理解,就是直观难理解。其实直观最好理解。直观,你可以看成是事实或实物或存在。
  我们的现状是:很多人学的数学与生活是脱离的。都知道数学的一些统筹方法好,做事效率高。一旦到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用数学思维去思考,用数学习惯去改变我们的生活。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公众教育研究院)
其他文献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贯彻新课程教学改革,改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设置有梯度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条理不清晰、逻辑性不强,不符合当前学生的心理认知特性。教师提出问题时要注意一定的梯度,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提出不同层次、难易不同的问题,使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从旧知识到新知识,步步推进、层层深入,从而掌握课文的中心内容。例如在教学《音乐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之一,没有企业的和谐,就谈不上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矿区对于维护企业和地方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煤炭企业要
教育是人的生命质量不断提升的全过程,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生命的高质量成长,为每个人获得幸福做准备。我们要懂得,人的生命质量不是用“分数”“钱数”和人的地位高低及劳动分工来衡量的,人生活的幸福指数和为人类所作贡献率,应成为评价人生命质量的重要指标。教育工作者要以关注生命这个根本点来认识教育、实施教育、升华教育,回归教育本质,呈现教育的生命意义。  令人欣喜的是:一些地方在分数方面进行了改革。一是
论文针对工程项目的审计分析对工程经济效益的提高进行研究,论述了工程项目审计分析的基本情况,工程项目审计分析的补救措施,工程项目审计分析的侧重点。
本文论述了企业在危机公关中采取的策略、注意的原则等,对企业应对危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这一年,我和班级的42名孩子们共同穿越了《飞鸟集》《阁楼上的光》《论语》的晨诵课程,让孩子们在读、诵、演、绘、创中收获了快乐和成长。  这一年,我和年级的438名孩子们共同阅读了《长袜子皮皮》《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丁丁历险记》《亲爱的汉修先生》《夏洛的网》《精灵鼠小弟》,在“读、赏、写、画、演”为一体的综合性大阅读课程——“光影阅读”中,引导孩子热爱阅读、关注生活,进而引领孩子的精神成长。  一年
<正>项目学习是将知识与社会紧密联系的良好媒介,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主动操作、认真观察和独立思考,使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