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寻婚游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da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岳母中年守寡,辛辛苦苦地把几个孩子拉扯成人后,自己已进入老年。虽说岳母有一份退休工资,儿女们逢年过节也给点孝敬钱;晚年生活经济上无忧,但孤寂的精神生活却很难熬,特别是最小的女儿出嫁后,岳母就像失去航标的船,不知该驶向何方。我们去时,常常见她默默地呆坐在房间里,对着岳父的遗像发呆,好孤单好寂寞。
  去年春节,儿女们都回来了,我和妻子利用这个机会,婉转地向大家提出了想给岳母找个新伴侣的想法。
  机会终于来了,当地一家旅行社要组织“银发游”,参加旅游的老人只要身体健康,可以独立行动就行了。我闻讯后,灵机一动,跑去跟旅行社负责人商量,说能不能在“银发游”中专辟一个为孤寡老人举办的“寻婚游”,让孤独的老年人在这种“寻婚游”中重新得到爱情,焕发青春。旅行社负责人连连称赞我的这个建议好,说这既可为他们旅行社增加收入,又为孤寡老人做了件好事,只是担心报名者不会踊跃。我说只要宣传工作跟得上,旅游路线选得好,途中活动安排巧,收费合理,不会没有人报名的,你在媒体刊登“老人寻婚游”广告后,我第一个来替我岳母报名。
  果不其然,“老人寻婚游”广告刊登后,有寻找伴侣愿望的老人来报名的还不少。岳母本不想参加这次“寻婚游”,说这么大年纪还去寻什么婚,不让人笑掉大牙才怪呢。我说这只是旅游的一种形式,大家都是孤独的老人,在一起旅游有共同语言,彼此也好照应,并不一定就让你们组成伴侣,有些事还要看缘分,你在家里闷的时间也太长了,应该外出散散心,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再说报名参加寻婚游的有好几十人,又不是你一个,为什么不去。岳母拗不过我,终于如期登上了“老人寻婚游”专车。
  当旅游大巴将30多位老人载到黄海森林公园这个天然的大氧吧后,导游首先让每位老人自报家门,谈谈自己的爱好、特长以及找伴侣的要求,然后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编组,当然,最好不过的是男女老人们自己要求编在一起。
  接下来让老人们自由找乐:散步、聊天、唱歌、跳舞、健身、垂钓……晚上,旅行社还为老人们组织了一台自娱自乐的文艺晚会。
  第一天旅游下来,分组的老人互相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在后两天的旅游中,他(她)们俨然成了老熟人,话也多起来,不少老人有了继续相处的欲望,彼此留下了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
  让我欣慰的是,岳母在这次寻婚游中与一位丧偶多年的退休老教师擦出了爱情火花。寻婚游回来的第二天,那位老教师就登门拜望,俩人在一起观赏旅游途中拍下的照片,说个不停,笑个不停,一点也不忌讳在一旁的我。我悄然发现,岳母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红晕和羞涩。
  6个月后,岳母和老教师终于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我们做儿女的也为岳母在晚年又找到了甜蜜的爱情而分享着莫大的快乐。
其他文献
单位里有两位非常相似的老同志——论工作都是一丝不苟,论廉洁都是一清二白,论人品都是一本正经,走路轻而稳,说话少而精,处处表现得老练而深沉。相继退休之后,一位继续“深沉”,难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一位却能“入乡随俗”,变得轻松自然,过得有滋有味。  说一个人深沉,往往是夸奖其思想深邃,见解深刻,处事沉稳,做人有板有眼。然而,“深沉”却是来之不易的。真正的深沉不是一种表情,而是一种综合分量。要“深沉”就
下班回家,老公殷勤地迎上来,把一双柔软的布拖鞋递到我手上,嘘寒问暖,一脸的关切。因为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礼遇,我有些受宠若惊。   换了居家的衣服,去厨房做饭,发现餐桌上摆满了我爱吃的菜,活色生香,而且还开了红酒,花瓶里插着我喜欢的白色百合,整得这么有情调,我不免心生狐疑,从前老公下班回家,都是坐在沙发上,跷着二郎腿,不是看报纸就是看电视,今天怎么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呢?   去找日历翻了翻,既不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