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木匠小屋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lu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爸爸生活在杭州,有一个一听就特踏实的名字:郑安全。他今年61岁了,头发花白,一派儒雅的样子,不大爱说话,最大的爱好就是鼓捣木匠活儿。他为妻子做了一辈子礼物,每一件都是人间孤品、千金不换。
  


  年轻的时候,郑妈妈有一头长发,经常盘着,不经意间就会掉下一绺……有一回,郑爸爸参加一个做筷子的体验活动,别人都忙活着做筷子,他却悄悄做了两支木头发簪。
  郑妈妈体质弱,退休后喜欢去公园舞舞剑,但是看了别人的剑都不是很喜欢,顺嘴说了一句。郑爸爸一声没吭,但是没过几天,突然“变”出一把木剑,又轻巧,又古朴。剑柄上还有一个童趣的狗头,那是郑妈妈的生肖。
  郑爸爸和郑妈妈结婚时的家具都是郑爸爸亲手打的。后来,他们搬家,这些老木头家具都搬不走了,郑妈妈舍不得,郑爸爸便依样做了一套微缩家具,一直摆在新家里。
  如今,很多人家里什么东西坏了,基本都扔掉了换新的,但是郑爸爸家里,布满了修修补补的痕迹。他们生活不算拮据,可是一直保留着俭朴的习惯。也正因为这样,家里充满了故事,充满了烟火气。
  和妈妈一样,女儿郑若行也收到过许多爸爸的礼物:小时玩的木马、带锁的首饰盒、冬天暖手的手炉……郑若行把爸爸做的一些东西发到朋友圈里后,引起了朋友们的一片惊呼:“天哪,叔叔手太巧了!”“你好幸福,有個这么厉害的老爸!”
  郑若行这才意识到:原来爸爸不仅是自己的男神,在别人眼中也这么有魅力!从事影视行业的她,决定为爸爸拍一部纪录片,作为送给爸爸的礼物,也让爸爸的手艺能够传承下去。
  这部纪录片就是《爸爸的木匠小屋》。每一集只有短短3分钟,一集对应一个节气,24个节气,24种作品:春分的风筝、芒种的榫卯鸟窝、霜降的湖蟹蒸架……中国传统的榫卯工艺,融入这些充满童趣、构思精巧的作品中,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好多人说:好想拜郑爸爸为师!
  每个父母的价值观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这是父母送给子女最珍贵的礼物。
  少年的时候,郑爸爸就很喜欢发明、喜欢思考。所以从小,郑爸爸就很支持女儿的每一种兴趣。在郑若行的记忆里童年总是很快乐,因为——“爸爸会陪我埋葬宠物螃蟹、一起炸柚子皮吃、用罐子培育蠕虫、在停电的暴雨夜里用蜡烛给我做小动物……”
  郑若行一直记得,90年代的时候,爸爸在电视上看到外国人正在研究一种叫“永动机”的东西,非常痴迷,一连做了好几台。虽然最后每台都会停下来,但一台比一台动得时间久。
  现在,她知道了永动机是不可能被发明出来的,但她还是会像爸爸一样义无反顾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为之自豪。
  就好像她为爸爸拍的纪录片,可能喜欢木工的人很少,但是那种“单纯地去做一件事情的快乐”是任何事情都无法比拟的。郑若行说:“这是爸爸遗传给我最好的财富。”
  (墨晗摘自益美传媒微信号)
其他文献
1  那年冬天,父亲南下之前,他撑着伞和我走在雪地上,为身后苍白的大地留下一串足迹。他看了看远方逐渐黑下来的天空和路旁屋顶悬挂的冰凌,忽然说道:“冰是有味道的。”我并没在意父亲说些什么,他还是继续说道:“最好是刚刚长出冰凌的时候,初雪过后,出了太阳,融化些许,第二天清晨就结成了冰,那个时候味道是最好的。”  天色黯淡,我们回到了家。我在门口抖了抖脚,将靴子上的雪花抖落。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从清晨直
期刊
我们家有只妄自尊大的八哥鸟,发现它是在卖禽类饲料的店,它被关在小笼子里,排泄物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看它处境堪怜,便携回家养了。因为不知道它是否具备自力更生的能力,也只能放在笼子里,挂在树下养,不过至少四周有绿树为伴,不时还有一些误闯进去的虫子供它解闷。  它是我养的第三只八哥鸟,沿袭过往的称谓,它已是“阿哥”三世了,前两任“阿哥”和我的感情都好,却不知这只“阿哥”脾气为何如此火暴,每次帮它换水、换饲
期刊
在2017年阿里巴巴年会上,马云的硬汉精修照片5分钟通过云相册被火速传到了各个终端。这多亏了挂在相机旁边的黑色小盒子以及背后的云平台,承担了现场4万多名员工演出的拍摄任务,在云相册中仅首层访问量就创造了6小时内490万次以上。    这套系统叫做VPhoto,是目前影像行业唯一一家底层数据闭环的平台,打造了智能硬件+云平台的自动化流程。当摄影师按下快门,图片就自动传输到云端,由数码师进行修片处理后
期刊
看见过两棵树。那两棵树直到清明过去一周才隐隐地露出些绿意来,清瘦的树干,稀疏的小枝,隐隐透着寒意,像留在春天深处的最后一抹雪,简净淡泊。  在春天的深处,这样寒素的树,身上有一种临大事而有静气的从容。  跟人类的呼朋引伴相比,树的世界多少是有些疏离的。它们在季节里的变绿变红还是变黄,都有些各自为政的感觉。枫杨绿得早,水杉绿得晚,栾树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醒来,我们是直到初秋见到它满树都是成簇的黄色小碎
期刊
她叫文晏,不久前刚获得金马奖最佳导演。让她获金马奖的片子叫《嘉年华》,讲的是儿童性侵的故事。这部电影之所以取这个片名,文晏解释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嘉年华式的世界里面,喧嚣到没有一分钟能够停下来,每天都在坐过山车。但是这种光鲜之下到底是什么?”    《嘉年华》的上映打破了中国在儿童性侵事件上的沉默,让国产电影也有了直面当下现实的勇气与力量。  当文晏从美国回来后,对于国内儿童性侵的新闻深为震动。在
期刊
蒋甲6岁那年,一次上课时老师为了教同学们学会表扬他人,让全班同学站在讲台上,各自选择一人进行表扬,被表扬的人就可以回到座位上。同学们一个个得到表扬离开,只有蒋甲尴尬地站在原地。老师问:“谁愿意表扬一下蒋甲?”教室里鸦雀无声。  从那之后,原本喜欢说笑的他开始变得内向,不敢对别人提要求,有什么事都默默藏在心里。这时比尔·盖茨的一个演讲让他备受鼓舞,找到了新的目标——25岁之前创办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买
期刊
幼儿园时,父亲去接我放学,发现我游戏时反应总是慢半拍。回来后父母商量让我去学个乐器,多练习练习,让反应机灵一点儿。后来,父亲带我去看了一场手风琴表演,问我要不要学,答案是“要”,于是就这么决定了。  刚开始弹琴我很兴奋,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学点儿东西,而且懂了点节拍,可以看懂五线谱。音乐课上,老师在反复讲解各种节拍,带大家唱各种简谱练习的时候,我的心里颇有几分得意。  在这些得意的背后,其实是枯燥的练
期刊
十九世纪前的瑞士,是个极其贫穷的国家。男人们要养家糊口,只得出国去当雇佣兵,用命换钱。谁都知道,这可不是什么好营生。  雇佣兵是要与雇主签合同的,当时的欧洲战争不断,瑞士雇佣兵能坚持到合同期满還活着的只是少数,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这是因为瑞士人虽说只是雇佣兵,纯为了钱打仗,但他们却颇讲“契约精神”:作战勇敢,绝不贪生怕死、临阵脱逃。这么看来,瑞士人可是太“傻”了,没了命还谈什么合同?但瑞士雇佣兵偏
期刊
李昆华和郑强是美国新移民,虽然彼此不认识,但是同在波士顿查理士高中读书。前不久,他俩收到同一条比赛信息:波士顿华埠小区中心在波士顿市公立学校的华裔学生中,举办一次主题为“勇于改变”的DV比赛,获奖者将被邀请到华盛顿白宫领奖。    李昆华和郑强都跃跃欲试。然而,没过多久,两人都遇到了困难。李昆华虽然会写剧本,却对拍DV心有余而力不足,拍出来的东西连自己都不想看。而郑强呢,虽然对拍DV颇有心得,但是
期刊
我跟朋友们在客厅聊天,说到最近看过的一个故事:一位雕塑家得到一块绝佳的大理石,仔细端详后,觉得它适合雕塑人物。他拿起凿子,可能因过于紧张,一时用力过猛,只那么一凿,一道裂痕出现了。  这时,我问朋友们:“如果诸位是那个雕塑家,会怎样对待那块有了裂痕的大理石?”  甲随口说:“反正已经有了裂痕,再多几道也无所谓。材料是我的,雕成啥样是我自己的事。”  乙略一沉思说:“用其他材料反复练习,炉火纯青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