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模式探索

来源 :记者观察·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fou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工作是高校工作体系中的重中之重,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顺利成长成才,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升,直接影响到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自身的持续发展。新媒体背景下,学生受新媒体影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复杂的形势和局面。本文主要就新媒体的特性及对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深刻影响进行深入剖析,努力探索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学生工作;创新模式
  从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创造性地开展好学生工作意义重大,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进而促进学生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和个人的良好发展,最终推动高校为社会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当前,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发生了较大变化,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全新的形势,必须要对学生工作进行变革创新。如何更好地准确理解和把握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有效应对新媒体背景下学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推动高校学生工作实现更好发展,是广大高校学生工作者需要努力破解的难题之一。
  一、新媒体的突出特性
  (一)交互性较强
  新媒体与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相比,信息的交互性非常强,可以实现信息的相互流动,信息传播呈现出双向流动的特点。特别是随着微信等自媒体的应用,每一个受众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很广泛,依赖性很严重,极容易受到新媒体信息的影响,特别是对一些真假难辨的信息,高校学生很容易被影响和误导,进而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出现厌学、自闭等极端行为。
  (二)网络资源复杂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成熟普及,新媒体在信息资源储备和贡献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海量信息都可以自由的传播和流动。这对高校学生来讲,一方面,可以为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网络课外资源,弥补日常教学资源的匮乏;另一方面,海量的网络信息未经有效筛选和过滤,真实性有待验证,特别是一些负面的、错误的思想充斥其中,高校学生的分辨力比较有限,在浏览和阅读这些信息时,很容易受到影响,进而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产生误导。比如,网络上流传的带有明显享乐主义、悲观主义、利己主义倾向的“心灵毒鸡汤”等,很容易给高校学生带来身心上的创伤和影响。
  (三)个性化倾向突出
  传统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的影响力非常突出,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主流媒体的正面引导和典型示范,人们往往可以抵御一些错误思想的侵蚀,继而避免错误行为的发生。而新媒体背景下,人们对于信息的选择和接受的主动性很强,而且带有明显的先入为主的特点。一旦对某种信息产生了痴迷,就很容易受到影响,进而对其他信息自动屏蔽,将自己封闭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学生很容易出现消极自闭、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的情况,进而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视若无睹,对学习和生活失去兴趣,整天在网络中寻求寄托,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媒体对学生身心方面的影响还是相对较大的。
  二、新媒体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一)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工作的思维
  传统媒体环境下,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内容和所处的环境相对简单,受外来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较小,学生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非常平稳,没有明显波动,这也造成传统学生工作的思维相对简单,往往选择以高校为主体的管理思路。这种管理思维存在明显的弊端和短板——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考虑不足。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与互联网等新媒体息息相关,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化需求与高校学生工作思路上的矛盾和不协调。
  (二)深刻影响了高校学生工作的方式
  传统媒体环境下,高校在学习、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方式相对简单。比如,在课程安排、学习内容确定、成绩考核等方面,都以学校现有的资源和惯例为主;在學生日常管理制度、行为守则、日常生活安排等方面,也更多地是从便于学校管理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更是以校园媒体进行主流宣传来实现。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方式会出现很多不适应。比如,很多高校对学生宿舍晚上的用电情况,都有严格规定,而很多学生有晚上使用电脑的行为习惯,一旦在规定的时间停止用电,很可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不便和困扰。从中可以看到,高校学生工作的方式必须要进一步细化,不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深刻影响了高校学生工作的媒介
  传统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发挥作用的媒介和载体,一般是高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在规章制度的体系下,高校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弹性管理行为。需要看到的是,这种管理行为和管理媒介往往原则性和约束性很强,但是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不够。同时,通过这样的管理媒介,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学生往往无法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教师和学校,甚至有的学生受规章制度的束缚,对一些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行为“敢怒不敢言”。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媒介变得更加广泛,不仅仅可以进行线下管理,也可以用过手机APP、微信群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线上管理,这样就会既可以方便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沟通,也可以满足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个性化需求。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工作创新的
   可行性路径
  (一)积极主动地创新学生工作管理理念和思路
  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既是学生工作创新提升的动力,也是适应新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校应积极主动地创新学生工作管理理念和思路,要摒弃墨守成规和按部就班的工作理念和思路,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思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意识规律,有针对性的调整工作方式和方向;要加强对新媒体传播特点、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的研究和把控,并将这种研究成果体现在学生工作的全过程和细节之中,提升学生工作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要不利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努力提升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媒体素养,提升他们认识新媒体、利用新媒体的能力和水平,并鼓励和引导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创造性的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
  (二)努力构建专业化的新媒体工作载体和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意识深受其影响,在高校学生工作中,也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努力构建信息化的工作平台。
  一是学生工作网络信息平台。根据不同的院系、不同的专业进行分类,与教师、辅导员等通过手机APP实现共享,随时发布学生工作相关信息。信息平台可以直接延伸到每一个学生,学生通过手机就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反馈和实施。
  二是加强校园网络环境净化工作。针对高校学生利用新媒体广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突出源头治理和防范力度,不断净化和监控校园网络情况,对存在的不良信息和舆论导向,要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避免负面影响的进一步扩大。
  (三)进一步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格局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工作要注重满足学生在学习、生活、文体活动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格局。
  一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在高校规章制度的运行和实施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自发推选班干部,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行为进行自我管理。
  二是努力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生活氛围。在学习方面,要进一步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个人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计划、完善教学方式、应用新媒体教学载体和微课等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日常生活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体需求,努力完善高校的日常生活设施,在各种生活需求过程中,更多更好地体现个性化和自主性。
  (四)进一步开展以新媒体为媒介的宣传思想工作
  一是广泛研究新媒体背景下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通过手机APP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充分进行前期调研,准确把握高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
  二是结合新媒体积极开展正面引导和主流宣传,通过对学生身边的优秀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宣传,通过注册微信公众号,发动学生们去关注留言互动,提升正面典型对学生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是积极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波动,通过专业心理咨询课、定期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等,实现心理健康的多方协调发力,消除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其他文献
摘要:“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的工作全局,为新形势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作出了明确要求。南昌广播电视台作为地方媒体,虽然在地域资源方面相对省级媒体和中央媒体没有那么广阔,但作为党媒,南昌广播电视台始终牢记自身的职责和使命,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用敏锐的新闻视角挖掘身边的好典型。  关键词:党
摘要:大学生公益活动是社会公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为社会公益贡献力量,还能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本文就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并结合大学生公益组织运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大学生做公益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尝试结合新媒体发展的大背景提出大学生公益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公益;多媒体;可持续发展  一、大学生公益发展的意义  现如今,大学生是一个庞大而且特殊的群体,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也是大学生投入社会
摘要:当前,手机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对事业单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如何应对新媒体对事业单位职工思想意识的深刻影响,创造性地促进事业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新突破,显得极为重要而迫切。  关键词:新媒体;事业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性路径  一、新媒体在事业单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   积极作用  (一)促進了工作模式革新  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常常采取开座谈会、学习研讨、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中学教育发生了很大改变。如何在利用好新媒体为教育服务的同时,积极处理和改善其对教育产生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本文对这些做了一定的研究和分析,以供大家分享和讨论。  关键词:新媒体;中学生;教师;手机  一、新媒体对德育工作展现的优点  (一)新媒体给教师展现出更多了解学生行为习惯的“窗口”,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变得多元化,教师能更容易找到师生交流的切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新媒体技术走进了教育的课堂,不断地完善课堂内容,所以新媒体教育在高职院校内施行也是势在必行,是符合教育体制要求和社会人才需求的。正因为新媒体是新兴的科学技术,它的应用可以优化课堂,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不断革新和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学前教育专业;应用策略  一、新媒体在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