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的必要性,并对地图的有效运用以及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图运用;意义;策略
  巴朗斯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并且应该说它永远是既经济又容易理解的语言。在教学中通过使用地图可以让地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知识系统化。通过以往高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考地理已经形成无图不考、无图不题的形式,大多考题都和地图的分析分不开。为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教会学生分析地图、利用地图,从地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进而养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如何运用地图,开展好地理教学,让学生提高能力,是我们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就作简要的探讨。
  一、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1、帮助学生形成各种概念。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它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各种空间、事物的观念。比如说政区分布图,它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每个省区的形状、大小、人口、地理位置等概况,而地形图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区域地形分布,通过地形图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山西地处黄土高原,这样即使我们没有到过山西也知道那里的地形地貌了。
  2、教师、学生的双重需要。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地图辅助教学,从而使得抽象的内容得以具体化、直观化,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及地理知识的讲述。而对学生来说,通过地图教学,他们可以在脑中形成一个直观的印象,巩固所学知识,并使学生产生联想摆脱“死记硬背”的窘状,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二、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在新课导入中利用地图。利用地图恰当地导入,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求知欲。例如,在学季风时,给学生展示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事先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问题,第一此图是什么示意图第二此图风向为什么不同第三该地区冬季、夏季气候特点如何该如何安排生产生活因为图表贴近我们的生活,所以通过一系列的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对学生掌握有关冬、夏季风的知识就比较容易了。
  2、利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我们在教学地理知识时,有些难点单用文字解决不清,学生学习上也有错误,但利用地图我们分析地理事物教学就很轻松,学生也容易理解。例如,在学习《海洋地理》红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相关知识时,课文有海洋表层平均温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和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的变化图,就可以要求学生将图的内容转换文字。即海洋表层平均温度随纬度变化规律是由赤道附近向南北两侧递减,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由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海区和低纬度海区递减。
  3、利用地图实现图和文字的转换。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包含着大量的信息,教学中能不能将这些地图的信息和文字间相互转换,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图文的转换,我们可以轻松做到图象及图表中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课本文字转化为图象或图表。例如,在进行《中国气候与农业》专题复习时,为了实现巩固中国各种气候资源的分布规律,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的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首先利用《中国温度带划分图》、《中国干湿状况划分图》、《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中国农作物分布图》等地图分析我国气候资源的分布情况;再通过分析光、热、水等要素对农业的影响;最后总结我国农业地域类型的分析特点和规律。整个知识体系利用地图分析出影响农业发展的要素,并总结规律,从图中分析出有用的、有效的信息,达到突破复习难点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对地图运用能力
  1、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之中注意引导学生对图形的形状、轮廓进行认真的观察,找出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并将这一形状特征记在大脑之中;其次,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尤其是关键点往往是在以后读图、识图之时将成为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将相、似的图形进行对比分析,做到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而使其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掌握某一大类的图形的统一的识别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绘图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一般依赖于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但这些地图往往因为比例尺小、内容多、字小、界线模糊而影响教学效果。用投影仪可放大地图画面,但也因画面比较死,光线暗淡,而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最好的方法是当堂作图,讲绘同步;引导学生自己绘制相关的教学用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识图和析图能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既做到了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又使学生在亲自绘制简图的过程中得到了实践性的训练。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通过以上运用地图讲授地理课的实例和收到较好效果的证明,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使用地图的技能,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教师经常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学生也认真运用地图学习和复习地理知识,养成了运用地图的习惯,一旦离开地图,就觉着无法复习和做作业。正象有些学生所言:“离开了地图,学习地理就觉着捞不着边”。
  四、结语
  总之,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工具。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学中我们要仔细地研读教材中的插图与地图,做到胸中有数,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分析地图、认识地图能力进行培养与训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地图与地理教学真正有效地结合起来。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EBP50和β-catenin蛋白在原发性乳房外佩吉特(Paget)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18例原位乳房外Paget病、22例侵袭性乳房外Paget病石
会议
摘要: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达性也成为了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然而笔者通过三年的教学观察和实践发现我们的中学地理课堂仍然是知识课堂。“知识课堂”中的教学其实是一种“操作性教学”,其实质是低效的教学。鉴于此,笔者尝试提出中学地理课堂生命化,并为生命课堂的实施提出可行性教学策略。  关键词:地理;生命课堂;策略  一、传统课堂  传统课堂,是一种以知识传授为教学本位,把学
治愈多年高血压、颈椎病65岁老患者拜师学艺鲁万华家在山西省河曲县,是本刊多年的老读者,今年65岁的他是名退休干部,做过人事局局长和组织部部长。他一直和本刊保持着密切联
纺织工业自从16世纪机器革命后,英国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了能永执牛耳,他们对其技术和工艺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使人无法效仿。 Textile Industry Since the 16th
本文探讨清代书面满语动词短语名物化的论元结构.满语动词短语名物化的标记是动词短语末位出现的-ngge或零形式-φ.它们是动词短语名物化的标记,并非动词本身的屈折形式.名物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蔺相如与廉颇的历史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流传远广.1950年由著名剧作家翁偶虹与王颉竹两位先生合作,以旧本《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等为蓝本编写的
期刊
本文比较了中国及其周边91种语言或方言中的160种名词性领属结构的形式,使用“多维尺度分析法”语义地图、中国陈氏语义地图两种分析工具,绘制了语义地图,揭示了名词性领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