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选项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pthcharg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基本采用选项课教学,但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显露出来。本研究着重分析了选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优越性与可行性,最后联系实际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 选项课 课内外一体化
  
  高校体育课程的定位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第一”的终生体育思想,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科学、良好的生活方式。但是举目眺望,现代学校中又有多少学生课余时间活跃在操场与体育馆内呢?真正热爱体育运动、坚持身体锻炼的人又有几个?也许学生更钟情的是网吧等其它一些项目或场所。当前“阳光体育工程”已陆续吹遍全国各级校园,作为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大学体育教育势必应该顺势而为,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为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发挥出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选项课教学的现状与不足
  
  “体育选项课”教学是学校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开设一定数量的体育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人需要出发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体育项目,通过教师组织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该项目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养成独立锻炼的习惯,掌握科学的锻炼身体方法,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和谐发展,为终生体育打下基础;其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师把选择相同项目的学生集中起来以“项目班”的形式来组织教学。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都是采用体育选项课形式进行教学。实行选项课教学的目的无非是本着“健康第一”的思想,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1-2项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提高运动能力,形成运动习惯。但是仅靠每周一次体育课(80分钟或90分钟)能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每学期16次课中减去两次理论课,剩余14次课内学生要接受两项素质测试和一至两项专项测试。短短的教学时间内只有少数体育精英能免除考试压力,大多数学生是在为测试而学(因为学生的成绩关乎到他们的综合测评,进而会影响到他们奖学金的评定)。如此教学对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与运动习惯又怎能起到积极的影响和帮助作用呢?
  
  二、选项课内外一体化模式运行的优越性与可行性分析
  
  1.选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
  课内外一体化,就是在坚持常规体育课的基础上,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外体育,并将课外体育情况按一定比例纳入学生综合成绩测评。选项课内外一体化就是在选项课教学的基础上,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外体育,可在课余时间将学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同时安排老师值班给予辅导,具体参与项目可以任由学生选择,学生活动时间应该有所控制(每次至少1小时),将学生的出勤率折算到体育课成绩之中,具体比例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酌情考虑进行,一般以占体育成绩的20%~40%为宜。选项课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大多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需求,这较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大进步。实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运动,在坚持中形成习惯。
  2.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有助于同学间、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发展,而且能让学生有更多的交流与学习机会。此外,学校可在课余时间多组织体育比赛,体育竞赛可以是同学间的,也可以是师生间的。这样不仅能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使校园内呈现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而且可以通过这一系列体育活动,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了解,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从而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不动→被动→主动”达到运动意识与习惯的养成
  我国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满足学生更多的兴趣需求
  大学体育课程的定位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思想,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形成科学、良好的生活方式。由于学校体育设施与体育师资等的限制,使得部分学生在课程的选项上不可避免存有遗憾,即无法选到自己满意或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课内外一体化可以保证学生课余时间自由选择运动项目,并能得到老师的辅导,体验到更多的运动乐趣。另外还可以满足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参与更多的运动,获得更多的兴趣发展。
  
  三、建议
  
  1.利用体育竞赛调动学生的体育热情
  长期以来,高校的课外体育锻炼多处于松散和无序化状态,课余体育竞赛更是少的可怜。体育竞赛既可营造学校的体育活动氛围,又可利用体育竞赛的特殊魅力,吸引学生主动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运动意识,这对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观念,促进课内外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搞好课余体育竞赛,对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实现体育的目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2.改革教学内容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美国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要求,其中以汤姆·迈肯兹的健身体育模式尤为著名。该模式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了改造,降低了运动项目的难度,改变了运动项目的规则,增加一些非竞技性的娱乐休闲活动,强调参与者的协同能力、表现形式、合作精神、创造能力和思想解放,把许多因为心理障碍或自身体质原因而离开运动的人群重新吸引回来,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的同时,也提升了体育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成功地使体育运动融入大学生的休闲生活中。我国的体育教育也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结合实际,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顺势做出改革。
  3.改革成绩评定内容与方法
  将早操、课外活动等纳入体育成绩的评定与管理中,促进学生多参与体育运动,调动身体素质差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通过实施课内外一体化可以教育学生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参与比取胜更重要,同时也免除了部分身体较差同学的考试压力。3、4两年级的学生没有了体育课,为了促进其继续参与活动,可将学生的体育参与情况记入学生的综合测评之中。
  4.加强管理与引导
  选项课内外一体化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将体育课上学到的知识、技能、方法在课外得到提高和延伸,使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得到增强,体育的能力得到发挥,个性得以发展。但同时也会给学校的管理带来新的问题,首先是课余锻炼时间与场地的安排,建议时间段安排在早晨、下午两节课后或者晚上为宜;其次是教师的辅导与考勤,老师应该爱岗敬业,对学生课外活动情况给予认真考勤,并能做到适时的给予热情耐心的指导与帮助,学校对值班教师理应做出适当的经济补贴。
  
  参考文献:
  [1]张凤华.高校体育“选项课”和“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J].安徽文学,2007,3.
  [2]陈天霞,余鲁军等.高校体育教学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改革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3.
  [3]王良民.刍议课余体育竞赛改革——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改的重要措施[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1,1(14):107-109.
  [4]许玲.从美国休闲体育看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创新[J].体育文化导刊,2007,3.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沙门菌属的临床检验方法与意义。方法 26例肠胃炎患者,对其血液、粪便及尿液进行实验室检验,总结分析检验结果。结果对26例肠胃炎患者进行血液、粪便及尿液的实验室
经过近3个月的低位振荡后,近日,辽宁大连大豆期货在政府严查进口大豆流向朦胧利多消息的刺激下强劲上行,刷新3月中旬以来高点。不少专家预计,由于目前国产大豆供应偏紧,新作大豆生产面临干旱威胁,大豆期货涨势有望延续。  饲料行业信息网分析师炎夏认为,目前大豆之所以涨,主要因为去年产大豆经过几个月的消耗后,目前所剩无几。炎夏说,截至6月初,东北地区农民余豆不足一成,黄淮主产区农民余豆不足半成。各地大豆收购
目的:探讨甲侧缘挂线法治疗嵌甲性甲沟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用1%利多卡因于趾根处行阻滞麻醉,使用4-0幕丝线多股丝线打结固定,从患侧甲甲板下距趾甲游离端3mm、甲侧缘2mm处
近期,本刊编辑部陆续发现有不法分子冒充《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封面、杂志名称、刊号等,以虚假网站骗取作者在线投稿或邮箱投稿,利用代理投稿和承诺刊用等手段进行诈骗活动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危机事件信息传播的内涵,讨论大学生危机传播各个阶段的要素,提出了结合实际构建大学生危机事件信息传播体系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