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与评价不同产地菊茎叶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菊茎叶中总黄酮、总酚、总多糖进行分析与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对不同产地菊茎叶中单糖和寡糖组成及其含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祁菊茎叶(QJ-JY)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最高,分别为(37.89±4.17)、(17.12±2.00) mg·g-1.怀白菊茎叶(HBJ-JY)和射阳杭白菊茎叶(SYHBJ-JY)中总多糖平均含量较高,分别高达(70.84 ±1.08)、(70.32 ±2.90) mg·g-1.菊茎叶中含有的单糖类成分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双糖主要是蔗糖.其中果糖是菊茎叶中主要的糖类成分.福白菊茎叶(FBJ-JY)中果糖质量分数最高,为(94.22 ±6.20) mg·g-1.相关性分析显示,总黄酮与总酚呈显著正相关性,中性多糖与总黄酮和总酚均呈负相关性,可溶性糖类成分之间均呈较强正相关性.结论:菊茎叶中含有丰富的总黄酮、总酚、可溶性总多糖、果糖和葡萄糖等资源性化学成分,且不同产地之间各类型成分的含量差异较为显著.研究结果为菊茎叶的精细化利用与产业化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