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历史教学不能是单一的传道、授业、解惑。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一直以传授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将课堂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知识、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三大块。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学也就形成了引入新课—讲解重点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处理课后作业的模式,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教学目的仅限于如何使学生记忆历史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方面,不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感知,主要表现在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行为;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感知和思考;重视课堂内的知识传授,忽视走出课堂感受历史;教学手段单一,不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总是站在当代人的角度看历史,而不注意历史事件所处的历史环境。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具有权威性,教师对知识的传授贵在于传,而无须得到学生的认可,也不必考虑学生的感受,这违背了教育成才的科学规律。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成才的目标也是学生,如何使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形成自我学习的意识和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我们教育的目标之所在,即怎样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形成历史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
  西方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来源于实践,而实践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感知知识,用自己的参与行为提升理解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另外,多维互动模式也要求在教学中放弃权威思想,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实践,形成创新思维模式。
  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过程方法的倾向,从而形成死记硬背历史知识,对历史缺乏兴趣,对历史知识的来源仅限于书本而不具备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所以,历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如何使学生充分的参与学习过程,目前,还没有一种成熟的理论体系,但“多维互动模式”不失为一种富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旨在改革过去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教学信息传递方式,促成课堂教学多向互动局面的出现;通过教学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即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认知互动、感情互动、实践互动等,达到学生感知知识的目的。其具体要求是:(1)放弃权威思想,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2)延缓判断时间,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判断。(3)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允许学生自我思考和得出结论。
  改变以往历史教学仅限于从课本中获取信息和知识的状况,这是历史教学中使学生完成知识感知的关键,而“走出去,请进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所谓“走出去”,就是打破书本和课堂界限,让学生亲自感受历史。学生可以走出课堂到图书馆查阅历史文献资料,上网下载有关历史信息,也可以参观本地的文物古迹,进行诸如考古、收藏、研究等活动。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又能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所谓“请进来”,就是请历史事件的经历者讲述历史或历史专家诠释历史。这种访问、谈话式的近距离交流,学生能感知历史,而且对启迪智慧、彰往察来非常有益。在现实教学中,这一种方式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还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历史知识往往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重现,这就能较好的弥补以往历史教学内容不直观的弊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主要使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有:(1)利用录音、录像重现历史声音、画面;(2)利用电影、电视再现历史;(3)利用多媒体手段制作课件。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能大大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知。
  总之,中学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是中学历史课改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如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还需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组稿编辑:王焕章】
  (作者单位:131400吉林省乾安县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较长时期以来,社会各界对中小学语文教育都曾展开过热烈的讨论和批评,然而关于语文教育的内涵,教育界、新闻界曾有过一些模糊的认识。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语言教育”的关系,或许能使语文教育的内涵得到一些更真实的体现。  一、“语文教育”不完全等同于“文学教育”  当前,在教育界,尤其是语文界往往存在以下现象: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语文”内涵的一半,或更多一点的比例与“文学”等同
期刊
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作文指导的延续,也是作文讲评的依据,同时也是令许多农村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工作之一,教师投入巨大的精力而学生的作文能力却收获甚微。因而,对农村教师的作文批改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并寻找作文批改的有效对策,无疑具有积极意义。针对这些作文批改中存在的问题,李元昌教授在中学实行了作文“点改法”,我从2007年尝试用“点改法”批改小学生作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收到很好的教学效
期刊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无论学习成绩多么差的学生均能“升”上初中,这给初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初中教师面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却要达到统一目的的教育,硬性地施以同样程度、不分层次的教学内容,进行单一的“一刀切”的教育教学,其结果是顾了少数,丢了多数;真正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不可能的。针对“普九”之后的办学实际和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我在认真学习教学理论,认
期刊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更有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最具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
期刊
虽然无论从生理、心理来说,高中生都比初中生成熟,但是自制力仍较弱,学习虽相对主动些,但学法仍不成熟。因此,要教好高中数学,仍需突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说,应认真地思考。下面,谈谈笔者粗浅的看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课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
期刊
【摘要】怎样把常态的语文课堂学习强化为研究性学习呢?笔者认为:形成课堂问题中心,养成问题辨析的习惯,培养分析问题的本领。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教学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贯穿于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之中的,课堂学习始终是学生学习的阵地,因此,研究性学习,也必须是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离开了课堂这一阵地,研究性学习就没有生命力,就没有立足点,就是一句空话。怎样把常态的课堂学习强
期刊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多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了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下面,作简要阐述:  一、温固知新导入法  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
期刊
一、数学教学中师生角色换位是必经之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地位的显露,部分学生无忧患意识,缺少挫折教育,缺少在艰苦环境中的锻炼,更谈不上在学习上有明确的目的,加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新的学习方式,都要求教学工作者的角色需要发生转变。新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面对数学课堂,作为数学教师,
期刊
英语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然而,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等,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
期刊
【摘要】1.小学生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2.在课堂中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及习惯的具体措施。(1)小学低段学生阅读能力及习惯的培养;(2)小学中段学生阅读能力及习惯的培养;(3)小学高段学生阅读能力及习惯的培养。3.课外阅读习惯及能力的培养。  【关键字】小学生 英语 阅读 能力 习惯 措施    阅读对于学习英语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体验乐趣,而且还能帮助他们积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