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益债券市场与实体经济发展

来源 :中国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ha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完善法制、推动发行交易管理分类趋同、提升信息披露有效性、强化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健全定价机制、加强监管和统一执法、统筹宏观管理、推进多层次市场建设、拓展高水平开放十个方面,对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意见.从现实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科创企业在自身信用资质较弱的前提下利用债券市场直接融资问题;二是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信用债到期能不能按时兑付问题.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方面,笔者认为建立和发展我国高收益债券市场是一条可行路径.
其他文献
离岸业务将成为货币国际化的主要“载体”之一rn传统衡量货币国际化的三功能(交易媒介+价值储藏+记价货币)逐步被当今更为现实可行的三要素(规模性+流动性+可信度)所“覆盖”.通过“可信度”,即便那些负利率或零利率货币仍旧可以成为国际货币或“避险货币”;无论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是牙买加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些规则被各国“架空”,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现实的货币“网络外部性”,而“规模性”和“流动性”则与“网络外部性”互动,作为那些国际货币的国家更愿意通过离岸业务维持其原有的特权,同时又让离岸金融对本国国内货币政策的冲
期刊
美国债券市场历史悠久、规模庞大、品种丰富、机制成熟、投资者基础广泛,是全球债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参照.截至2020年末,美国债券存量规模约51万亿美元,品种主要包含美国国债、企业债券、住房抵押支持证券、市政债券、资产支持证券、联邦机构债券、货币市场债券七大类.其中,国债、住房抵押支持证券和企业债券规模位居前列.根据发行主体特点,美国债券发行模式整体上以公开招标和簿记为主,可组建交易商团或承销团协助,也设置了直投模式.美国债券市场完善的发行机制对于我国快速发展的债券市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2021年9月,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0.7%引发了新一轮通货膨胀热议.虽然同期居民消费价格(CPI)仅上涨了0.7%,但有些人认为,PPI涨幅在第四季度势必传导到CPI,因此应尽早采取应对通胀的预防性政策措施.笔者认为,PPI的大幅上涨只是暂时性现象,在中国目前条件下,它不至于传导形成通货膨胀.
期刊
中国的老龄化正在不断加剧.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中国的老龄化率已经达到13.5%,逼近14%的深度老龄化社会标准.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老龄化率将会达到16.8%,到2050年更将高达26.1%,届时中国将成为全世界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期刊
2021年上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金融管理部门持续加强监管协调,继续完善资管业务标准规则,推动金融机构平稳落实资管新规.目前,金融机构资管产品总体规模适度增长,资管业务发展呈现出结构优化、更可持续的态势.rn总体规模适度增长rn2021年6月未,金融机构存续资管产品①共14.37万只,直接汇总的资产②余额合计92.6万亿元,同比增长4%;比年初增加2.5万亿元,同比少增3466亿元.剔除资管产品相互之间交易后资产余额合计77.2万亿元,同比增长7.8%;比年初增加2.9万亿元,同比少增5
期刊
今年,在影响全球经济的诸多不利因素中,尤以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影响最大.自年初工业金属品价格上涨以来,涨价商品的范围快速扩大至基础工业原料、能源、粮食等,并带动全球整体物价水平持续上升,多国的PPI、CPI等物价指数均触及几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0月份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将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2021年CPI预期涨幅上调至2.8%、5.5%,并警告称“供应链紧张、通胀加速以及粮食和燃料价格攀升等对经济增长将构成较大威胁”.
期刊
“十三五”期间,在银保监会的指导下,在全体成员公司的通力合作下,中国核保险共同体(下称“核共体”)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政府治理、提升核巨灾风险管理能力、数字化平台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并于2020年12月完成中国核共体历史上第一笔巨灾准备金的计提和积累.中国核共体出版关于核损害赔偿、实体风险管理等领域的系列专著,修订、编制了新的风险检验导则和行业标准.“核·星”区块链运营服务平台成为各方共建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的云上家园,核损害赔偿应急响应平台获得核安全、核应急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
期刊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必须胸怀国之大者,提高站位,认清大势,有效把握机遇,妥善应对挑战,在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贡献关键力量.
期刊
2007年,中国银监会颁布经修改的《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资质要求的商业银行和其他机构设立或参股金融租赁公司.随后,交银租赁等五家首批获准试点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相继开业,揭开了中国金融租赁业发展的新篇章,开启了行业更加规范有序发展的新格局.金融租赁公司作为服务社会民生、畅通经济循环的市场主体和重要力量,在以“融资+融物”为特色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努力实现自我进化和成长,持续探索符合非银金融机构特别是金融租赁行业特点的现代化公司治理道路至关重要.以交银租赁为例,公司自设立伊始便主动深化现代治理
期刊
个体工商户是我国最基层的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也是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之一.进一步完善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将在更大程度上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对于促发展、扩就业、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