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阳台的牵牛花

来源 :小读者·爱读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entOfJXU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早上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我家阳台上的小喇叭—牵牛花。
  你没听错,就是开在我家阳台上的小喇叭花。关于它的故事要从去年说起。
  去年秋天,我采撷了几颗牵牛花种子。今年春天,我在阳台选了一个漂亮的花盆,在花盆里装满土,然后拿起小剪子在土里转了几圈,旋转出一个小坑,再把牵牛花种子轻轻地放入坑里,用土埋好。就这样,我细心地为它安好了家。
  从此以后,我每天给花盆浇水,在心里默默祝福:快快长大吧,我的牵牛花!果然,一周后,在我的细心照料下,种子发芽了。这短短的一夜,种子不仅破土而出,还长出了两片嫩绿的子叶。要知道,子叶可是一棵植物生存的关键,有了子叶,这棵植物只要不缺照料,有70%以上的几率会活下来。这个发现大大增加了我的信心。新长出的两片子叶特别嫩,刺个小孔简直都会流出水来。看到它们的样子,我更不敢疏于照料这朵潜力无限的小花了。这些牵牛花开始有节奏地长大,抽出了一根根爬藤。我找了一根纸绳,直接從花盆边接至棚顶,然后把牵牛花藤蔓缠绕到纸绳上。
  我开始像个农民伯伯一样,期待着我的收成。牵牛花藤蔓绕在纸绳上,没过几天,它的下部便结出了一个小小的嫩绿的花苞,中间透着点儿淡绿和嫩黄色。我欣喜若狂,心想:它终于快开花了。这给了我更多的动力,我马上又给小花松起土来,并下定决心,以后要更勤快地松土呢。我开始猜测,这小花开出来是什么颜色呢?为了让花快点儿开放,我想了许多办法,比如用泡发的黄豆粒给小花施肥,放入一小撮儿高级花肥。可是即便我如此照料,牵牛花仿佛与我作对一般,依然不急不缓,慢慢长着,虽然花苞每天都有变化,但就是不开放。
  第四天傍晚,我看到最大的一朵牵牛花苞里,花蕊仿佛要挣脱花瓣的束缚,而花瓣却又用尽所有力量与花蕊抗衡。次日早晨,我5点半就起来了,我想知道这场“战役”最后的结局。走到阳台—“哇!”我心里惊喜地叫道,原来已经开了一朵粉色的牵牛花,白色的花蕊搭配着粉红的单片花瓣,还有几片嫩叶像青玉杯托似的托着这朵小花,多美的花萼呀!
  我静静地站在牵牛花旁边,久久地注视着这朵小花,也期待着另外两个花苞绽放。它们好像有点儿害羞,开得很缓慢。我感觉我真的听到了花开的声音—滴答滴答!
  从这一天起,每天都会有牵牛花绽放,它们成了我最好使的小闹钟。
  “名在星河上,花开晓露间”,这就是绽放在我家阳台上的小花!
  指导老师 白光敏
  名师点评
  本文以牵牛花的开放状态为主线,小作者对花细心地照料,用心地呵护,将栽下种子、长出子叶、萌发花苞、绽放花朵的过程写活了。小作者观察事物仔细,能用细腻的笔触形象生动地描绘牵牛花开放的盛况,读来令人心情愉悦,饶有趣味。文章语言通顺,层次分明,值得一读。
其他文献
1921年7 月30 日,闷热的日子,即便坐在屋里一动不动,那汗还是不住地从毛孔中汩汩而出。  傍晚,彤云四涌,凉风骤袭,仿佛一场雷雨要从天而降。然而,俄顷风定云滞,一点雨也未落下来,显得益发热不可耐。  这些天,薛文淑上楼、下楼,常见到餐厅里坐满了人。餐厅的上半截为木条网格,所以上下楼梯时总能看到餐厅里的情形。只是李书城关照过不要管汉俊的事,所以她从不过问。  夜幕降临之后,餐厅里又聚集了许多人
期刊
她是那种能睡不坐、能坐不站、能站不走、能慢走不快走的人。因此,身高一米六的她体重却达到80公斤。  55歲那年,噩运再次降临到她身上(她的丈夫两年前已经去世):她的独生子患了肝病,必须换肝。可是要找到配型一致的肝源,实在太难了。她提出自己给儿子捐肝,然而医生给她检查时却发现她患有脂肪肝,不能移植。  看着病床上像腐根的大树一样一天天枯萎下去的儿子,她捶打自己的头,后悔自己几十年来不运动,不然就不会
期刊
一位老师带学生到河边春游,将学生分成四组,比赛“竹篮打水”。要求每组同学采取接力的方法,用竹篮从河里打水到岸上十米外的桶里。  许多学生习惯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阐释,认定了此举是徒劳的,不知老师用意何在。但哨声响起时,大家还是忙碌起来。  十分钟后,比赛结束,老师作出了结论:  第一组的同学舀水很用力,所以篮子洗得格外干净—获净化奖。正如看书,尽管初时有许多不解之处,看似白看,但看得多了,心灵就
期刊
2020年夏天,网剧《隐秘的角落》大火,不少人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又嫌剧情不够“黑暗”,便找来原著《坏小孩》细读。  看完原著后,不少网友不仅佩服紫金陈的逻辑,更惊诧于其文笔:“叶驰敏停顿了一下,过了几秒,眼泪就如兰州拉面般滚了出来。”事实上,除了紫金陈,很多作家在写作时都会用一些另类比喻句来辅助读者理解。今天,就來带大家看看文学作品中的那些魔幻比喻句。比黑洞还神秘莫测  众所周知,“比喻”由三部分
期刊
一天,我站在山顶,看山腳下的人。见山脚下的人如蚂蚁般大小,我兀然感到自己是多么高大。  正欣欣然陶醉于自我高大的我,又不由反过来一想:那些山脚下的人,此刻看山顶上的我,看到的,是不是同样如蚂蚁般大小呢?  我开始恍然大悟:一个人的高大,从来不是因为他的位置高啊!  而世间总有那么多人犯迷糊,以为自己看别人渺小,那是因为自己高大,孰不知,你看别人有多渺小,别人看你就有多渺小;别人在你眼里有多渺小,你
期刊
那只威风凛凛的头羊一直活在我的记忆中,它的名字叫和平。  和平来自遥远的新疆,是一只纯种细毛种公羊。生产队花高价把它买来,为的是让它对落后的本地羊群进行改造。  和平身架高大,浑身的毛长长的,像披着盔甲,特别是它那一对羊角,更是出奇的漂亮:它的两角先向后弯,然后绕一个圈,再从两耳旁向前伸出来,而且两角上还布满奇异的花纹。它的力气出奇的大,队长往回赶它时它不肯走,队长抓住它的角使劲儿拉它,它四蹄撑地
期刊
在伦敦,泰晤士河的正南方坐落着米斯特里家族的大房子。这是一座古老的维多利亚式豪宅,周围环绕着广阔的院落。过路人常常误将它当作公园,很多人会在那宏伟的铸铁大门前停下脚步,希望知道这里的营业时间。不过他们总是一无所获,只得穿过街道两旁的建筑,满怀失望地离开。  这里甚至看上去没有门铃——其实是有的,它被巧妙地藏在了石柱的内侧——因为米斯特里先生和米斯特里太太短期停留在伦敦的时候,不希望被外界打扰。  
期刊
夏色清爽,现在正是绿树成荫、夏山如碧的时节,最适合做树叶标本了。  清晨的山林,有些淡淡的薄雾尚未散去,远远看去若有若无,像是仙女舞动的轻纱。柔柔的阳光洒在山林间,郁郁葱葱的叶子便有了深深浅浅的绿。  我大步流星地向树林深处走去,各种各样的树叶让我目不暇接。选树叶也是一门技术活。要选绿绿的、有点儿干、好看一点儿的,尤其是摸起来特别舒服的树叶更好。为了保证标本的完整性,采摘树叶的时候要留下茎干和叶子
期刊
轻率地堅称孩子会选择表现不当的成年人,很像是宣布穷人只能怪自己的政治家,两者都忽视了个人责任之外的潜在相关因素;尤其是低龄儿童,进行选择的必要条件——做合理决定的能力或冲动控制力——尚未发育完全。(考虑到这些局限的家长会倾向于试图帮助孩子发展相关技能, 而非惩罚和责备孩子。)家长和政治家的选择归因论还有第二个类似之处:持有该理论的人会从这种思维中受益,他们不需要反思自己的决定和命令,比如,家长只需
期刊
古往今来,有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白居易遇见桃花,便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灼灼芳华;李商隐遇见荷花,便有了“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的高洁脱俗;我遇见你,便是最美心头一亮时。  此时,我漫步在河边小道上,从未见过这样生机勃勃的柳树。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的淡绿色,像一条条瀑布从空中垂下。微风拂过,柳枝像优雅的舞者般翩翩起舞。  我凑上前,想折一枝柳条,但没能折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