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消费者对碳标签牛奶的偏好及其异质性来源——基于选择实验法的分析

来源 :农业现代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yue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城市消费者对低碳农产品的偏好、支付意愿及其偏好的异质性来源对减少碳排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基于选择实验法,以牛奶为例,利用上海、南京和杭州786名城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采用混合Logit模型,分析了习惯性购买常温奶或鲜牛奶两类消费群体对碳标签牛奶的偏好和支付意愿,探讨其偏好的异质性来源.结果表明,在消费者了解碳标签基本含义的前提下,两类消费群体对牛奶低碳和中碳标签均有显著正向偏好,并且牛奶低碳与全脂标签存在互补关系;常温奶和鲜牛奶消费群体对牛奶低碳标签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4.13元/盒和5.63元/盒.两类消费群体对牛奶碳标签的偏好具有异质性,且异质性来源不同.对常温奶消费群体而言,年龄越小、个人月收入越高、牛奶购买频率越高和对碳标签较熟识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低碳足迹牛奶;对鲜牛奶消费群体而言,男性、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和较为关注低碳信息的消费者购买碳足迹较低的牛奶的可能性更高.另外,消费者对低碳农产品作用的认知在两类消费群体中均正向影响其低碳偏好.因此,提出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完善低碳产品认证制度、加强宣传推广碳标签的力度、向消费者普及低碳农产品相关知识、企业要注重低碳市场细分等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洞庭湖区是长江经济带与华南经济圈的过渡带与重要结点,其生态安全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战略地位.本研究以洞庭湖区域常德市为例,基于层次分析与熵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不仅有利于减少化肥的施用,还有利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民节支增收,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理性小农理论,利用东北地区种植型家庭农场调
气候变化通过改变环境禀赋影响作物间的比较优势.在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豆振兴计划”背景下,农户会根据气候变化情况调整种植结构还是调整生产资料投入?如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