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入侵国际空间站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b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空是寒冷无菌之地,宇宙飞船就不同了。国际空间站已经9 岁了,它可能会滋生更多微生物,对居住在其中的人员及空间站本身构成威胁。更令人忧虑的是,科学家已经发现,宇航员的免疫系统在太空旅行中有受到削弱的迹象。
  
  当宇航员进入国际空间站开始研究工作时,他们会遭遇无数肉眼看不见的东西——从能够腐蚀金属的微生物,到能够导致人体严重感染的细菌。
  俄罗斯研究人员通过一种特殊采样器,收集空间站上的微生物群落。在完成考察和返回地面前,宇航员借助于采样器可以从各种仪器设备表面上收集试样,在返回地面2 小时后生物学家会将试样放入培养基中,然后研究它们的生长情况。
  根据研究,科学家确定了20余种太空微生物。许多真菌和青霉在国际空间站上“安家落户”后,逐年滋生越长越多。至于细菌,通常同时有3~4 种玫红球菌、杆菌和细球菌同时落入轨道站上。在这些细菌中偶然会爆发生物多样性。例如2003 年在国际空间站上生物学家发现了9种完全不同的细菌。
  科学家指出,国际空间站上的微生物群落会威胁用于长期考察的电子仪器设备。研究人员将空间站上的细菌放到地面合成材料上进行观察时发现,一个月的时间内,这些细菌和微生物可以将聚酯纤维“咬断”;三个月内可以将铝镁合金“吃掉”。研究人员对从空间站带回的一小块聚合纤维板观察后发现,细菌和微生物对它的破坏相当严重,其中玖红球菌的破坏性最强,它们对设备和仪器的侵袭导致了有机酸和酶的产生,有机酸和酶会产生破坏作用。因此科学家建议,建造仪器和宇宙飞船的全部材料必须做微生物试验,以便确定这些材料的耐生物损伤性能。
  令人欣慰的是,太空中的细菌从来没有让空间站内的宇航员患上严重的疾病。由于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国际空间站相对于人类在地球上的家园来说,称得上干净了。即便如此,空间站内这些只能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居住者仍然会让宇航员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比如,2003 年,细菌堵塞了空间站内3 套太空行走服的冷却泵,宇航员不得不使用穿脱更为麻烦的备用服装完成了太空行走。造成问题的细菌生活在作为冷却液的水中。
  另外,研究人员在对空间站的水样进行分析后发现,空间站自身冷却系统内细菌数量增加的速度远比预料的快。这让人担心细菌有可能腐蚀冷却系统最为脆弱的组成部分。
  为了防止空间站上的微生物和细菌对太空设备和仪器造成侵袭腐蚀,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开发新的保护宇航材料。
其他文献
课堂发言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课堂发言表述自己的思考,反映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对学生的课堂发言进行评价,给他们必要的鼓励和启发,促进学生更好更主动地进行学习。而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依然采取廉价表扬、放弃原则、主体单一,甚至是百般挑剔的陈旧的评价方式,严重阻碍了教学的有效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