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型脉管炎患者的肌电图检查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ui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50例脉管炎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其中24例为浅型、26例为深型。病程从3周至30年不等(大部分为1~3年)。检查在疾病加重时进行,一直追查到临床好转时为止。检查结果发现:脉管炎患者经常出现稳固的、自发的肌电图活动,在浅型更为多见。这提示神经――肌肉器有机能性改变,损害区肌肉张力升高,显然,这带有反射性质。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急、慢性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在发作期和缓解期中血浆内徐缓激肽原(bradykininogen)和激肽酶活性(kininase activity)之间的相互关系。共查血管神经性水肿13例,急性荨麻疹28例,慢性荨麻疹发作期16例,正常人40名。
作者在50例确诊为疱疹样皮炎的患者中,作了80个皮肤病理切片,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测定并观察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和沉积型。一、免疫球蛋白在全部病例中都是IgA,见表1。
作者报告一例慢性皮肤粘膜串珠菌病患者对串珠菌和其它皮试抗原的迟发住过敏反应均呈阴性。串珠菌抗原在试管内对病人的淋巴细胞也不起刺激作用,而植物血凝素在试管内对其淋巴细胞的刺激却呈正常反应。
期刊
新制癌素(Neocarzinoststin,NCS)是一种高分子制癌抗菌素,从土壤中Streptomyces Carzinostatius的培养滤液中获得。分子量10700,酸性,对多种癌肿和肉瘤有一定疗效。其作用机理是对DNA的合成和细胞分裂有特异的阻碍作用。实验证明NCS在体内的分布以肾、皮肤、胃、肺等为高。作者用该药试治皮肤疣赘、鳞癌、基底细胞癌、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收到一定效果。
虽然心包穿刺术常规地应用于心包渗液的诊断及治疗,但在已确诊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应用的经验表明其危险性是极大的。本文报道一例死亡患者,并在一篇24例心包穿刺术报道中见到4例死亡。在6组共101例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中因进行心包穿刺而引起死亡者只有1例(P<0.001)。
白癜风是一种普通的皮肤病,并不影响身体健康,但可看作是一种“内部疾病的皮肤标志”。近来胃酸缺乏症及恶性贫血的发生率在白癜风中大为增加。在恶性贫血及胃酸缺乏的患者中,大约75%的病人有血清促胃液素(Serum gastrin)水平的增加。
本文报告1955~1973年的59例患者,其中寻常性天疱疮49例、落叶性天疱疮8例、红斑性天疱疮1例和增殖性天疱疮1例。其诊断均为组织病理学检查所证实。用类固醇激素治疗,除2例寻常性天疱疮用量较小外,其余都用较大剂量。1963年后,应用强的松的方法:轻症每天60~120毫克,重症每天180~300毫克,用药5天后,若仍有新的损害发生,则可每天再增加120~180毫克,待损害停止发生,逐渐减量,每天
期刊
皮肤能产生变态反应而且是常不规则地出现。对于皮肤变应性的机理、致病抗原的确切性质、所产生的不同抗体的区分、炎症各种介质的性质和关系以及修复周期的特性等,大都尚不清楚。近来对于接触性皮炎和过敏反应的认识要比对于细胞中介免疫的认识为多。
作者对42名白癜风患者,42名性别、年龄相当的其他非免疫性疾病(银屑病、寻常疣、寻常性痤疮等)患者(作为对照)以及17名恶性黑素瘤患者血清中的抗肿瘤抗体及自家抗体进行了测定。研究方法:先从2名原发黑素瘤患者,1名恶性雀斑状痣患者病损中提取黑素瘤抗原(分别称为抗原1、2、3)。同样也从1名单纯雀斑状痣及1名良性青痣患者病损中制备了抗原(分别称为抗原4、5)。病损标本(经组织诊断证实)去除脂肪及纤维组
脱羟氟美松是一种新的类固醇。作者以“双盲”试验比较0.25%脱羟氟美松和0.12%倍他米松戊酸酯的局部治疗效果。受试验病员共55例,男40例,女15例,年龄在12~55岁之间。其中湿疹性皮炎30例,接触性皮炎10例,单纯苔癣7例,银屑病5例,药物性皮炎1例,扁平苔癣1例和剥脱性唇炎1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