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说服力的几个关键方面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zxc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05方案”中的几门课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是学理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教育性和知识性并重。在新形势下,要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同感,掌握求真创新的学术精神,就必须从教育性、学术性以及趣味性三方面入手。如果贯彻落实了这几方面的精神,“原理”课一定能够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教育性 学术性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7-117-0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当代的大学生表现出和祖辈、父辈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们吃麦当劳、看好莱坞电影长大,他们追求更时尚的生活方式。这给思政课教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该如何对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个问题,中央确定把“98方案”中的七门课调整为“05方案”的四门课。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这门课程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以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门课程的整合。该门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左右,这显然加大了教师讲授此门课程的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认为,只有从这门课程的教育性、学术性以及趣味性三方面着手,这门课程、这本教科书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一、教育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书的字数不过20多万字,但其内容却异常丰富。那么,如何解决学时少和内容多的矛盾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学科定位的问题。再一次强调“原理”课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实际上,这个问题是成功教学的关键。要增加“原理”课的教育性,就要增加“原理”课的影响力以及感染力,进而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认同感。毋庸讳言,在某种程度上,当今的大学生是带着某种逆反心理来上这门课的。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认为,“80后”大学生的最大特点是自我选择性极强,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趋同意识很淡,喜欢自主展示思想,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观点,摸索新的思路。
  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以为,“原理”课教师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消除大学生的偏见(即认为思政课就是说教课的偏见)而不是进行正面阐述。从哲学的本源引入是很有效的一种方式。这是因为,在“原理”课的构成中,哲学是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第一至第三章)阐述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四章和第五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自然得出资本主义社会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的结论;最后两章(第六至第七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这样的逻辑线索是融贯一致,环环相扣的。如果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哲学的功效,那么他们得出的结论自然就会消掉先前的偏见。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从这方面来看,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讲清楚伦理道德问题是人类哲人一直关心的问题,而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直面的问题。例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推崇“德性即知识”、“无知即罪恶”,甚至不惜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这一点;而德国哲学家康德墓碑文则这样写道,“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覆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追根溯源,可以使大学生看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题和前辈哲人追求的“善”有相似的地方。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一定意味着说教。
  其次,当基本消除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偏见后,教师可适当地给大学生补补实践课。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但略显遗憾的是,大学生的知识水平似乎和道德水准并不呈正比例关系。杨叔子院士在一次关于人文精神的报告中提到我们的教育的缺陷,对“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不要打架”这样一句讽刺话进行了反思。“为什么大学教不要打架”,问题显然出在中小学。笔者以为,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弥儿,或论教育》一书值得我们借鉴。卢梭认为,两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智力方面还处于睡眠期,缺乏思维能力,因此主张对这一阶段的儿童进行感官教育;而十二至十五岁的少年由于通过感官的感受,已经具有一些经验,所以就适合进行智育教育。至于德育的教育,则适合十五至二十岁的青年,因为他们这个时候才开始进入社会。但当今中国教育的情况如何呢?正如上面所说的一样,很多时候是倒过来的,中小学生本应该多强调行动,结果却是对德育的过度强调。对于在这种背景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有必要对他们补课,即,引导他们从具体事情做起,从小事做起,一旦学生意识到他们的伟大使命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时,他们爆发出来的学习能量将是不可预测的。
  最后,教师再进行正面阐述。正如课本所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的严密逻辑性,只要学生去除掉偏见,是很容易被课本所说服的。正如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把握教育性这个主要方面后,教学内容的取舍也就容易做出了,我们无须强求在知识传授中做到面面俱到,只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集中突出讲授了重点,我们教育学生的目的是可以达到的。例如,讲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的分配,最重要的观点是说明资本家如何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至于由此涉及的地租、利息、利润等概念和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学。
  
  二、学术性
  
  在笔者看来,“原理”课学术性体现出来的是求真和创新。强调“原理”课的教育性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它的学术性。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一门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僵死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再版时候就曾经说过,“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将这种态度应用到教科书,就是一种求真精神,亦是一种创新精神。一般说来,教科书采纳的说法是比较权威的说法,对还没有定论或是前沿的东西涉及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于其中的观点无话可说。“原理”教材的着眼点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断,因此对于它和之前理论的渊源不可能着墨太多。“原理”教材明确断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前人的优秀文化遗产的扬弃。但是,略显遗憾的是,课本对西方哲学家的观点主要突出的是“弃”,而少提“扬”,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它的力量。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形成一种求真精神,一种创新精神。恰当地对待西方文化遗产是必要的而且是有益的。西方哲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着“爱智慧”的本性,这种精神也为绝大多数西方哲学家所继承。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渊源是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同样亦应具有“爱智慧”本性。
  需强调的是,这种求真精神和创新精神必须以知识的积累为基础。无知识积累,谈何学术创新?笔者以为,有必要引导学生读一些原著,不仅仅是马恩等经典作家的原著,还应包括那些直接间接影响马恩等经典作家思想的一些著作,如柏拉图、费力;巴利黑格尔的一些选集。笔者从课本出现的几个概念入手,试图表明教材和这些概念相关的论述略显单薄。
  1.形而上学。当课本提到这个概念时,它指的是一种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和辩证法概念相对立。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课本并没有说明另一种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笔者以为,在论及这一概念时,有必要同时说明,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在当代仍有价值,仍是许多哲学家的着眼点。亚氏在《形而上学》一书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们乐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说明;即使并无实用,人们总爱好感觉”。后来卡尔纳普一度试图清除形而上学,但这个目的注定是不能成功的,因为形而上学和人对真理的追求是分不开的。对于形而上学的态度,当代分析哲学也慢慢从拒斥到接纳。从蒯因到斯特劳森,从本体论承诺的观点到描述的形而上学的态度,都表明了对形而上学的重新关注。提及这一点,可以使学生意识到,马克思之后的西方哲学仍有自己发展的逻辑进程。
  2.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本接受了恩格斯的权威说法:“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恩格斯的断言是在100多年前得出的,没有也不可能涉及到当代哲学的主题。当代哲学家讨论的主题是什么呢?澳大利亚哲学家普里斯特认为:20世纪最后20年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分别是英国的达米特(Dummett)、美国的克里普克和罗尔斯、澳大利亚的阿姆斯特朗(Armstrong)、法国的德里达和列维纳斯(Levinas)、德国的哈贝马斯。在这里,每一位哲学家都有不同的哲学关注点和不同的追求:反实在论、模态利必然性、分配正义、组合的(combinatorial)形而上学、解构、对他者的责任、理性及其社会背景(reason and its social context)。他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当代哲学讨论的问题是多样化和断裂的。
  当然,我们绝不能否定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断言,但是,了解当代西方哲学研究主题的变化显然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在当代西方哲学中,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吗?如果是,它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如果不是,什么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或者说,存在哲学的基本问题吗?
  3.实用主义。在某种意义上,实用主义精神就是美国的民族精神,因此理解实用主义差不多就是理解了美国。但稍令人遗憾的是,课本上提到“实用主义”时,更多提到的是“异”而不是“同”。课本认为,“实用主义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这种真理观确实是古典实用主义者(如杜威)所持有的观点。
  但实际上,实用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也有很多相通之处。在某种意义上,它也是强调实践的,例如,皮尔士就曾说过,“这块黄油是软的”可以被翻译为:“如果刮这块黄油,可以很容易刮出明显的凹处。”
  实际上,新实用主义在当代已经表现出新的特征:其一是和分析哲学结合,代表人物是蒯因和戴维森;其二是和后现代哲学结合,代表人物是罗蒂。可以看到,新实用主义的专业性是非常强的。如果把新实用主义等同于古典实用主义,则未免有过于简单之嫌。在国内的学界,过去有一种普遍看法,“认为马克思之前的西方哲学中有积极、进步、甚至革命的因素,集中表现于黑格尔的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之后,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西方哲学也走向了没落、腐朽和反动阶段。现在大家已经看得很清楚,这种说法以政治标准代替学术标准,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分期代替哲学史的分期。”从这个角度来看,笔者以为,“原理”教科书编写者有必要把国内研究西方哲学的学者的成果吸收进去。相信这种更加客观的态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以上所列概念只是课本所涉及到的一小部分,应该来说,课本还是给学术的探讨留下了很大的空间的。总之,在强调“原理”的教育意义时,兼顾学术性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写小论文,让他们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树立一种求真创新的学术精神。
  
  三、趣味性
  
  要使“原理”课的效果事半功倍,要使学生在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要使学生形成一种求真创新的学术精神,还必须注重这门课程的趣味性。笔者以为,关键在于选材和教学方法。
  由于“原理”教材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用词高度概括,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它的趣味性。在这种情况下,在讲课过程中,选取材料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材料的取舍应包括相关的原著、案例以及视频。
  材料的选取不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作品。实际上——马恩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天才设想恰恰因其不现实而增加了趣味性。例如,在讲绪论、第六章、第七章时,可以穿插播放一些《理想国》、《乌托邦》以及《太阳城》的视频资料,这样,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魅力。通过这样的比较和学习,学生自然就了解马克思之前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局限性,并进一步把共产主义社会和乌托邦区分开。
  当然,仅有材料是不够的,要使学生对这门课感兴趣,有必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于每堂课来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通过媒体导入法(或“案例法”)引入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一种办法。在这个过程中,视频(或案例)的选择、引入乃至总结都非常重要。如在讲资本主义的形成和本质(第四章)时,可播放电影《摩登时代》的选段,例如,主人公查理被机器卷进卷出,在人的鼻子、纽扣拧紧螺母的镜头,使学生在欢笑声中认识到工人遭受资本家残酷压榨的事实。
  课堂讨论法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首先,要确定课堂讨论的题目。题目最好和学生的兴趣点保持一致。其次引导学生从网络、报纸、杂志获取有用信息,撰写提纲。最后由教师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肯定学生的成绩,也要点出不足之处。以第七章为例,显然,很多学生对共产主义的实现持怀疑态度,与其简单带过这一部分,倒不如先让他们进行独立的思考(即使结论是否定的)。例如,有些学生断言,共产主义社会不可能实现乃是由于人的自私的本性决定的,还有些学生则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只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原因在于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低潮。对于这些否定性的观点,那些经过了认真思考的人是不难驳到这些观点的。实际上,教材第三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内容已经蕴含了对“人性自私论”的反驳,不过,课本侧重于从理论说明社会意识受社会存在所制约,因此,补充适当的史实也是必要的。例如,在我国南方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有一位邮递员送信时要在中途住宿,他把行李和衣物存放在他每次都去住宿的一个山洞里,从未遭受过偷盗。这就说明,偷盗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实际上,大多数大学生对未来的社会持一种更肯定的态度。例如,一位来自浙江温州的学生向大家介绍了他家乡的一些情况:大学生考上大学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奖励,农民看病可报销一定比例的金额等等,老人进养老院可获得一定的补助。他由此向大家说明,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可能的。显然,学生的论证还是非常弱的,因为他并没有向大家说清楚西方国家福利制度和我们国家福利保障的区别。但无论如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特色,社会主义如果要得到世界上大多数人的支持,不能仅仅体现在公有制,更需在人民的生活水平中体现出来。实际上,学生身边的例子是非常有说服力的,再加上课本上严密的逻辑,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学生有更多的理由去信仰和追求共产主义社会。
  总之,只要注意到“原理”课的教育性、学术性和趣味性,学生对这门课的认同感肯定就会提高,最终的效果就必如周济部长所说的那样,“原理”课能够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1.田豆豆.面对“8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应该怎么上.人民日报,2007.07.10
  2.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5.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
  6.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澳]G·普里斯特.二十一世纪初的哲学走向何方.刘国锋译.世界哲学.2005(5)
  8.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军械技术学院政教室《哲学趣例300题》编写组.哲学趣例300题.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 广东广州 510320,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320)
  (责编:吕尚)
其他文献
摘要:2008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陷入恐慌。与次贷直接相关的房地产市场更是深受其影响,我国楼市也未能独善其身,各地市场的表现都较为低速。太原市的房地产市场在此次危机中也受到了一定的沖击。文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太原市2008年度的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回顾分析,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摘要:文章介绍了服务外包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和劣势,并对长株潭如何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服务外包 发展 优势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4-275-02    一、服务外包的概念和特点    服务外包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美国开始,逐渐蔓延到日本、欧洲,现已成为全球企
期刊
摘要:为了更好理清永寿县经济发展思路,从经济发展史中及时总结经验,文章对永寿县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的主要历程、巨大成就及宝贵经验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永寿县 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4-277-02    一、30年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    鉴于陕西省永寿县改革开放30年在制度变革上属于渐进式的,在发展阶段的划分上
期刊
“人生漫漫路,弹指一挥间”。  我从事会计教育工作30多年。实践使我深深感到自己经历了人生四个阶段的磨炼:规范人生——践行人生——实现人生——充实人生。现在就将自己对这几个阶段的体会概述如下,以供同行借鉴并对我提出宝贵意见。    一、规划人生——我为什么要写文章    第一,从生活的层面而言。鲁迅先生说过: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我认为还要加上一个寄托。即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要有事做,
期刊
谁都知道,与客户直接打交道既累又繁琐。作为初到临海支行营业中心贵宾区工作的员工——吴佳妮喜欢这个工作,喜欢看到客户希冀而来、满意而去的表情;喜欢看客户在得到意外收获时的惊喜;满足于由于坚持原则而使银行和客户的利益得到保障后获得的成就感。但她常因硬件设施上的不足而不得不通过人为的服务手段去弥补而产生遗憾,也不得不接受客户没有达到目的时不满的宣泄……总之,各种各样的人们来往交替,使吴佳妮与许多客户结下
期刊
临海市支行国际业务部客户经理王萍同志,1979年11月入行,先后从事会计、信贷统计、信贷等岗位工作。2004年聘任客户二部客户经理,2005年4月至今在国际部任客户经理。30年来,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她都能始终如一,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干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07年末,该同志管理的客户国际结算总量为3252万美元,占国际部结算的15%,贷款总额为人民币10316万
期刊
摘要:文章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計、混合料拌和、摊铺、碾压等方面介绍了一种新型路面材料SMA路面面层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并对施工过程中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今后在其他工程中运用该种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过程控制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编者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特别指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强调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在近期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召开的中国管理科学大会上,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路明研究员就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等问题做了发言。本刊记者将他的发言以访谈形式刊发,以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对比分析股神巴菲特投资的富国银行和招商银行的产品和服务,竞争优势,资金分配情况和保留盈余以及过去多年的每股收益复合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等等指标,以求帮助投资者如何正确判断企业的价值;并通过巴菲特财务分析方法对两家银行十年之后的价值作出了预测,为价值投资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价值投资 富国银行 招商银行 比较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导致企业对营销人才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的课程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培养质量的要求,据此提出了“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就业为目标”的营销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并对其构建流程以及在高职营销专业实施中的具体要求进行探讨,对高职营销专业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 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