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Fogarty导管取栓联合腔内支架植入治疗近肾动脉腹主动脉闭塞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101newg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肾动脉水平的腹主动脉闭塞较为少见.传统治疗主要采用(降)主动脉-双(髂)股动脉Y形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但手术创伤大,心肺功能维持和预防肾缺血损伤的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高.我们于2007年9月采用取栓术联合腔内支架的方法成功治疗了1例近肾动脉的腹主动脉闭塞病例,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改良绕肝提拉法(liver hanging maneuver)半肝切除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24例行半肝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改良式绕肝提拉法半肝切除组12例,Pringle's阻断法半肝切除组12例.比较两种半肝切除方法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平均失血量,改良组为(160±40)ml
目的 总结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并发甲状腺疾病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51例PHPT中并发甲状腺疾病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PHPT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甲状旁腺瘤47例,甲状旁腺癌3例,垂体瘤多发性内分泌病Ⅰ型(MEN-Ⅰ)甲状旁腺增生1例.同时并发甲状腺疾病21例;甲状腺肿17例,桥本甲状腺炎2例,甲状腺瘤2例,伴甲状腺癌1例.并发甲状腺疾病的术前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患者女,45岁.因进食后有梗阻感11个月于2006年3月30日收入我院.既往有右乳癌史5个月,接受规律化疗.查体:头发大量脱落,腹部未见阳性体征。
期刊
目的 探讨采用自体颈丛神经移植一期或延迟一期修复喉返神经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18例声音嘶哑的甲状腺癌患者(包括6例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患者,3例瘢痕包裹及线结缝扎喉返神经的患者及9例喉返神经离断患者)在行甲状腺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后,选用术中保留的颈丛神经深支或浅支移植修复喉返神经.治疗前后以喉镜、嗓音主观评估等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全部患者均得到3个月至2年的随访(平均8个月),其中16例患者声
脾脏肿瘤(splenic tumors,ST)较少见,故未引起临床医师重视.ST早期多无症状,易延误诊治,尤其脾恶性肿瘤常失去根治机会,预后极差.随着近年影像技术的发展,ST检出率明显增加.我院自1963年1月至2006年3月共收治ST 53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分析报告如下。
期刊
患者女,65岁.反复左下腹及腰背部疼痛1年,伴左下肢肿胀2个月由外院转入.查体:左下腹部局限性压痛,未扪及肿块.肛检:距肛门7 cm处直肠后壁有隆起性不平整肿块,质地硬,占肠腔1/3周,指套无染血.左下肢轻度水肿.
期刊
目的 分析断流术中自由门静脉压(FPP)的变化与术后再出血的关系,探讨在断流术中是否可以FPP作为加做分流手术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9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断流术后FPP低于或等于30 cm H2O者为低压组(34例),高于30 cm H2O者为高压组(56例),比较两组术前肝功能情况,断流术前后不同时点的FPP变化和术后再
目的 探讨胰体尾肿瘤整块切除联合腹腔干切除(Appleby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6例接受Appleby手术的侵犯腹腔干的胰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中,5例为原发性胰体尾癌,1例为胰体尾转移瘤(腹膜后神经鞘瘤术后),行胰体尾肿瘤整块切除联合腹腔干切除术,均未行血管重建.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4~6 h,术中出血400~1200 ml,术后肝功能一过性升高,经保肝治
例1 女,32岁,因反复上腹部隐痛1年,加重5 d入院,查体未见阳性体征.CT提示胰腺体积弥漫性增大,以体尾部为著,边缘模糊、密度不均,提示胰腺癌.ERCP提示胰腺炎伴假性囊肿形成.术中见胰体尾占位,有包膜.行胰体尾及脾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标本12 cm×6 cm×6 cm,切面灰白灰红色,部分质硬,可见灶性出血坏死。
期刊
肝内胆管结石取石后残石率和复发率都比较高,1957年黄志强首先提出肝叶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治疗效果很好,优良率可达到90.6%,蔡景修[1]报道749例肝叶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优良率达87.17%.我们自2000年12月开始尝试完全腹腔镜下左肝叶切除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2],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