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作文的症结何在?人们都会说,儿童生活太贫乏了,脑子空空的,写什么呀!的确,在作文课上,常常看到的是孩子们皱着眉头,咬着笔头,搜肠刮肚也挤不出几行字来,长此以往,必然伤害了学生写作的自信心,磨损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难怪有人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是不是儿童真的就无话可说、无物可写呢?其实,儿童有自己熟悉的生活世界。,有儿童独有的俏皮的伙伴语言,有自己的爱好和梦想,连做梦也和成人不同。如此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为什么很难在儿童的作文中看到呢?原因是我们要求儿童写的是成人的生活与思想,老师心目中的优秀作文是按照成人的思维模式复制的打上成人思想印记的作文。让儿童提早成熟的指导思想,禁锢了儿童的思想感情,封闭了儿童的生活世界,写作时,只好胡编乱造,说假话不以为假,难怪有的学生说,作文不编造,怎么写呀!
如何让儿童生活走进儿童的作文,让作文成为反映儿童生活思想的一面镜子:又如何让作文贴近儿童生活,成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宋运来老师对此进行了多年的探索,终于闯出了一条新路。他把儿童漫画作为课程资源,巧妙地运用到小学作文教学中,称之为儿童漫画作文。
一般来说,儿童漫画作文属于看图作文的范畴,又区别于常见的看图作文、绘本作文。宋老师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儿童漫画特点,遵循儿童作文的内在规律,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在儿童心理和儿童漫画之间寻找最佳联结点,打开了儿童心灵的窗户,开启了儿童言语活动的闸门。由于儿童漫画幽默、夸张,儿童的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儿童感到可写的材料很新鲜,写起来很有趣味,由于可写的材料很多,还要进行筛选,慢慢地,就不感到作文难了。
漫画寓庄于谐,寓教于乐,以其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由于漫画内容贴近大众,针砭时弊,关注民生,具有育德、益智、怡情、审美等多重功能。宋运来老师把漫画引入小学作文教学,意在借助漫画的特殊形式充分发挥其多重功能,以解决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
阅读漫画是一种能力,一看就明白的漫画不一定是好漫画,有些好漫画(如华君武、方成等名家之作)诙谐、含蓄,其意悠远绵长,让人咀嚼回味。作文教材中的儿童漫画取材要贴近儿童生活,注意选取儿童喜闻乐见的事物,尤其是那些熟视无睹的事物。但是对儿童漫画不宜要求过高,其特点是夸张性、幽默感和生动性。由于儿童喜爱想象,尤爱幻想,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头脑中储存的表象,随意置换、重组,画出一些荒诞不经、千奇百怪的东西。这正是儿童想象的特点,其中不乏创造的闪光。成人千万不要轻易否定或贬低,而应满腔热情地充分肯定,以保护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
宋运来老师的儿童漫画作文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富有时代感的作文教学主张,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儿童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主要特点是:
一 形象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往往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儿童作文就是引导儿童用语言描绘形象的过程。儿童漫画作为一种特殊形象,在内容上是客观事物的提炼和浓缩,在形式上又是某种事物的夸张和扩大。面对漫画,儿童不是简单的摄取和存留,而要经历阅读、筛选、欣赏、归纳等一系列认知和情感的活动。再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时,存留在儿童头脑中的漫画形象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概括,需要儿童主体多元的解读。所以,儿童漫画作文教学从一开始就给儿童拓展了写作的思路。开阔了写作的视野,留下了思维和想象的空间。
二、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儿童漫画作文以其幽默、讽喻、生动、形象甚至荒诞,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由于儿童漫画内容的不确定性,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究欲,这些都有助于调动儿童写作的兴趣。此外,在儿童漫画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始终扣住形象、思维、语言三者之间的联系和转化。头脑中的漫画形象经过思维的加工,转化为语言,需要儿童动口、动脑、动手、全身心地投入,儿童有形象可依,有疑问可循,思维活跃、想象驰骋,许多材料涌人笔端。儿童兴趣盎然,思路流畅,很快就看到了自己的成果——一篇具有儿童情趣的作文产生了。写作的成功感调动了儿童写作的积极性,写作的积极性又促使儿童下一次作文的成功,这种良性循环有利于激发儿童持续的写作热情。
三、综合性
儿童漫画作文教学集观察、想象、欣赏、筛选、作画、说话、写话为一体,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作文水平本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用综合韵方法,达到综合的目的,培养儿童的语文综合素养,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和特点。通过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实践培养儿童综合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也正是语文教学的任务。在儿童漫画作文教学中,既有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又有知、情、意、行的综合培养,还有语文和美术、音乐等学科之间的相关渗透,课内和课外的沟通和延伸等。其中,观察、欣赏、筛选是在阅读漫画,意在培训儿童认识生活的本领。从说话到写话,使儿童完成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转化,以培养儿童的言语实践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想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伴随儿童情感的变化,使作文活动跌宕起伏,平中有奇,动中有静,实中有活。需要强调的是,宋运来老师的儿童漫画作文,不仅仅是看图作文,还包括儿童漫画赏析、看画口述、观察选材、创作漫画、依画作文、依文作画、补画续写等多种形式。由画到文。又由文到画,,儿童经历了这种图文的二重转化,使形象思维获得充分发展的空间,也使语言训练在作文教学中真正落实了。
作为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试验,宋运来老师和他的同事们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儿童作文的儿童化走出了一条探索之路、创新之路。
是不是儿童真的就无话可说、无物可写呢?其实,儿童有自己熟悉的生活世界。,有儿童独有的俏皮的伙伴语言,有自己的爱好和梦想,连做梦也和成人不同。如此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为什么很难在儿童的作文中看到呢?原因是我们要求儿童写的是成人的生活与思想,老师心目中的优秀作文是按照成人的思维模式复制的打上成人思想印记的作文。让儿童提早成熟的指导思想,禁锢了儿童的思想感情,封闭了儿童的生活世界,写作时,只好胡编乱造,说假话不以为假,难怪有的学生说,作文不编造,怎么写呀!
如何让儿童生活走进儿童的作文,让作文成为反映儿童生活思想的一面镜子:又如何让作文贴近儿童生活,成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宋运来老师对此进行了多年的探索,终于闯出了一条新路。他把儿童漫画作为课程资源,巧妙地运用到小学作文教学中,称之为儿童漫画作文。
一般来说,儿童漫画作文属于看图作文的范畴,又区别于常见的看图作文、绘本作文。宋老师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儿童漫画特点,遵循儿童作文的内在规律,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在儿童心理和儿童漫画之间寻找最佳联结点,打开了儿童心灵的窗户,开启了儿童言语活动的闸门。由于儿童漫画幽默、夸张,儿童的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儿童感到可写的材料很新鲜,写起来很有趣味,由于可写的材料很多,还要进行筛选,慢慢地,就不感到作文难了。
漫画寓庄于谐,寓教于乐,以其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由于漫画内容贴近大众,针砭时弊,关注民生,具有育德、益智、怡情、审美等多重功能。宋运来老师把漫画引入小学作文教学,意在借助漫画的特殊形式充分发挥其多重功能,以解决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
阅读漫画是一种能力,一看就明白的漫画不一定是好漫画,有些好漫画(如华君武、方成等名家之作)诙谐、含蓄,其意悠远绵长,让人咀嚼回味。作文教材中的儿童漫画取材要贴近儿童生活,注意选取儿童喜闻乐见的事物,尤其是那些熟视无睹的事物。但是对儿童漫画不宜要求过高,其特点是夸张性、幽默感和生动性。由于儿童喜爱想象,尤爱幻想,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头脑中储存的表象,随意置换、重组,画出一些荒诞不经、千奇百怪的东西。这正是儿童想象的特点,其中不乏创造的闪光。成人千万不要轻易否定或贬低,而应满腔热情地充分肯定,以保护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
宋运来老师的儿童漫画作文教学,作为一种新的富有时代感的作文教学主张,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儿童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主要特点是:
一 形象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往往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儿童作文就是引导儿童用语言描绘形象的过程。儿童漫画作为一种特殊形象,在内容上是客观事物的提炼和浓缩,在形式上又是某种事物的夸张和扩大。面对漫画,儿童不是简单的摄取和存留,而要经历阅读、筛选、欣赏、归纳等一系列认知和情感的活动。再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这时,存留在儿童头脑中的漫画形象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概括,需要儿童主体多元的解读。所以,儿童漫画作文教学从一开始就给儿童拓展了写作的思路。开阔了写作的视野,留下了思维和想象的空间。
二、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儿童漫画作文以其幽默、讽喻、生动、形象甚至荒诞,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由于儿童漫画内容的不确定性,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究欲,这些都有助于调动儿童写作的兴趣。此外,在儿童漫画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始终扣住形象、思维、语言三者之间的联系和转化。头脑中的漫画形象经过思维的加工,转化为语言,需要儿童动口、动脑、动手、全身心地投入,儿童有形象可依,有疑问可循,思维活跃、想象驰骋,许多材料涌人笔端。儿童兴趣盎然,思路流畅,很快就看到了自己的成果——一篇具有儿童情趣的作文产生了。写作的成功感调动了儿童写作的积极性,写作的积极性又促使儿童下一次作文的成功,这种良性循环有利于激发儿童持续的写作热情。
三、综合性
儿童漫画作文教学集观察、想象、欣赏、筛选、作画、说话、写话为一体,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作文水平本是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用综合韵方法,达到综合的目的,培养儿童的语文综合素养,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和特点。通过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实践培养儿童综合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也正是语文教学的任务。在儿童漫画作文教学中,既有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又有知、情、意、行的综合培养,还有语文和美术、音乐等学科之间的相关渗透,课内和课外的沟通和延伸等。其中,观察、欣赏、筛选是在阅读漫画,意在培训儿童认识生活的本领。从说话到写话,使儿童完成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转化,以培养儿童的言语实践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想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伴随儿童情感的变化,使作文活动跌宕起伏,平中有奇,动中有静,实中有活。需要强调的是,宋运来老师的儿童漫画作文,不仅仅是看图作文,还包括儿童漫画赏析、看画口述、观察选材、创作漫画、依画作文、依文作画、补画续写等多种形式。由画到文。又由文到画,,儿童经历了这种图文的二重转化,使形象思维获得充分发展的空间,也使语言训练在作文教学中真正落实了。
作为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试验,宋运来老师和他的同事们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儿童作文的儿童化走出了一条探索之路、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