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山东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电网建设速度的加快,山东电力检修公司对员工队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一支具有战略思维、强烈社会责任意识、卓越管理才能和创新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管理能力强、掌握前沿技术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队伍;一支爱岗敬业、技艺精湛、适应新型生产模式的智力型高技能人才队伍,特别是需要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技术管理人才。如何提高全员素质能力,培养适应公司和电网快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严峻而现实的挑战。
员工培训需求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和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通过对本公司全方位的培训需求调研,对各类人员的培训需求进行了结果分析。
培训内涵
围绕战略,服务发展: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要求开展培训工作;为满足员工职业发展需求,提供更多培训机会;以培训服务生产为导向,建立完善培训体系。
统筹协调,全员参与:坚持全员培训与重点培养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妥善解决工学矛盾。
改革创新,持续提升:学会“借脑”,及时引入吸收先进理念,灵活应用到培训工作中;不断总结、提炼培训工作经验,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培训管理模式。
关于“大规模、分层次、全方位”的内涵阐述如图1所示。
主要方法
健全公司培训管理组织
根据公司总体战略和教育培训工作的要求,规范和完善培训组织、制度、评价考核体系,夯实发展基础,增强核心竞争力,筑牢教育培训工作长青基业的根本。
(1)加强管理组织。教育培训工作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公司、管理处(工区、中心)、班组三级管理体制,按照“归口管理、分工负责”和“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及专业部门的功能定位和职责,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教育培训新格局。
(2)健全管理制度。在现有制度基础上,修订教育培训经费使用、内训师管理等办法,制订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开发、信息化建设等管理制度,规范教育培训资源建设工作。
加强公司实训基地建设
经过三年的筹划、设计,公司实训基地已投入使用。实现了大三级培训与公司内三级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格局(图2)。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统筹考虑培训基地功能定位。把济南站实训基地打造成为变电技能培训基地,主要用于变电检修、试验、保护及变电运行人员培训,兼顾新学员培训。把康桥培训中心打造成为公司新员工培养基地,主要负责新员工培训和变电运行仿真培训、送电线路培训。将鲁超培训中心建成管理先进、设施先进、培训功能齐全的标准化培训接待中心,主要用于举办各类培训班。结合公司各分支机构基地建设,支持各车间建设各类实训小室。重点围绕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电力线路三个大专业开展建设,为本车间培养电网主要专业(工种)技能人才。
(2)做好各实训基地软件建设工作。制定了实训基地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开发了主要专业的技能培训课程,针对工作实际需要,已制定、完善了各基地的实训计划、培训大纲以及落实实训计划的措施方案、评估办法等。
(3)做好实训基地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本着与生产现场同步并适度超前的原则,开发了特高压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线路模拟操作以及部分工种的上机操作设备。这些都对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和管理提出较高要求。为此,除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外,加强责任制落实,强化培训前的培训亦是相当重要。
加快知识体系建设
(1)编写专用培训教材。根据培训课程体系,进一步开发山东电力超高压特色培训教材。结合实训基地建设成果,大力开发各专业实训基地设备规范和针对各培训小室的规范化实训作业指导书。
(2)完善公司题库。公司已建立了远程培训考试系统,建立了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继电保护、电气试验、送电线路五个专业的普调考电子题库,出版了500kV超高压技能培训题库,下一步逐步扩展到专业管理和技术管理岗位,建立全系列岗位学习指导书,服务于大规模全员轮训。
(3)学规范促推广。认真组织学习《国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规范》,推广应用职业能力手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修订公司内部培训师管理办法,选拔、培养集团公司和公司两级内部培训师,总人数不少于员工人数的5%。根据内部培训师承担培训教学相关任务的情况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内部培训师队伍。
(2)加强培训师外联工作。保持与山东省职工教育协会、国家电网公司技术学院、山东电力培训中心、山东电力技能培训中心的联系,按项目引进行业内高端培训师。
加快信息化建设
(1)加快远程培训系统推广应用。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人资部提出的远程培训业务“一个平台、两级部署、三级应用”的战略规划的相关规定,完善公司子站,使远程培训系统的丰富资源覆盖到每一个在线员工,从而实现远程教育便捷化、自主学习个性化的目标。
(2)加强远程培训课件的开发。以二维、三维动画模拟及现场作业录像为主要形式,辅以平面图形展示技能操作规范流程,制作技能操作类培训课件,增强其直观性和生动性。逐步完成线路带电专业、断路器检修、保护定检及电气试验等作业流程的录像片制作,为员工规范化作业提供样板和示范。
创新培训形式
(1)加大培训计划的覆盖面。一是增强内容针对性。细分培训对象,按照分层、分类原则,建立适应岗位要求的素质模型,根据素质模型搭建通用课程体系,进行综合素质提升培训。二是注重培训方式多样化。综合运用系统型培训模式、过渡型培训模式、持续发展型培训模式和咨询型培训模式等多种培训方式,促进培训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三是拓宽培训渠道。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力度,注重引智借力。
员工培训需求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和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通过对本公司全方位的培训需求调研,对各类人员的培训需求进行了结果分析。
培训内涵
围绕战略,服务发展: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要求开展培训工作;为满足员工职业发展需求,提供更多培训机会;以培训服务生产为导向,建立完善培训体系。
统筹协调,全员参与:坚持全员培训与重点培养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妥善解决工学矛盾。
改革创新,持续提升:学会“借脑”,及时引入吸收先进理念,灵活应用到培训工作中;不断总结、提炼培训工作经验,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培训管理模式。
关于“大规模、分层次、全方位”的内涵阐述如图1所示。
主要方法
健全公司培训管理组织
根据公司总体战略和教育培训工作的要求,规范和完善培训组织、制度、评价考核体系,夯实发展基础,增强核心竞争力,筑牢教育培训工作长青基业的根本。
(1)加强管理组织。教育培训工作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实行公司、管理处(工区、中心)、班组三级管理体制,按照“归口管理、分工负责”和“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分级实施”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及专业部门的功能定位和职责,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教育培训新格局。
(2)健全管理制度。在现有制度基础上,修订教育培训经费使用、内训师管理等办法,制订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开发、信息化建设等管理制度,规范教育培训资源建设工作。
加强公司实训基地建设
经过三年的筹划、设计,公司实训基地已投入使用。实现了大三级培训与公司内三级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格局(图2)。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统筹考虑培训基地功能定位。把济南站实训基地打造成为变电技能培训基地,主要用于变电检修、试验、保护及变电运行人员培训,兼顾新学员培训。把康桥培训中心打造成为公司新员工培养基地,主要负责新员工培训和变电运行仿真培训、送电线路培训。将鲁超培训中心建成管理先进、设施先进、培训功能齐全的标准化培训接待中心,主要用于举办各类培训班。结合公司各分支机构基地建设,支持各车间建设各类实训小室。重点围绕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电力线路三个大专业开展建设,为本车间培养电网主要专业(工种)技能人才。
(2)做好各实训基地软件建设工作。制定了实训基地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开发了主要专业的技能培训课程,针对工作实际需要,已制定、完善了各基地的实训计划、培训大纲以及落实实训计划的措施方案、评估办法等。
(3)做好实训基地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本着与生产现场同步并适度超前的原则,开发了特高压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线路模拟操作以及部分工种的上机操作设备。这些都对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行和管理提出较高要求。为此,除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外,加强责任制落实,强化培训前的培训亦是相当重要。
加快知识体系建设
(1)编写专用培训教材。根据培训课程体系,进一步开发山东电力超高压特色培训教材。结合实训基地建设成果,大力开发各专业实训基地设备规范和针对各培训小室的规范化实训作业指导书。
(2)完善公司题库。公司已建立了远程培训考试系统,建立了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继电保护、电气试验、送电线路五个专业的普调考电子题库,出版了500kV超高压技能培训题库,下一步逐步扩展到专业管理和技术管理岗位,建立全系列岗位学习指导书,服务于大规模全员轮训。
(3)学规范促推广。认真组织学习《国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规范》,推广应用职业能力手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内部培训师队伍建设。修订公司内部培训师管理办法,选拔、培养集团公司和公司两级内部培训师,总人数不少于员工人数的5%。根据内部培训师承担培训教学相关任务的情况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内部培训师队伍。
(2)加强培训师外联工作。保持与山东省职工教育协会、国家电网公司技术学院、山东电力培训中心、山东电力技能培训中心的联系,按项目引进行业内高端培训师。
加快信息化建设
(1)加快远程培训系统推广应用。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人资部提出的远程培训业务“一个平台、两级部署、三级应用”的战略规划的相关规定,完善公司子站,使远程培训系统的丰富资源覆盖到每一个在线员工,从而实现远程教育便捷化、自主学习个性化的目标。
(2)加强远程培训课件的开发。以二维、三维动画模拟及现场作业录像为主要形式,辅以平面图形展示技能操作规范流程,制作技能操作类培训课件,增强其直观性和生动性。逐步完成线路带电专业、断路器检修、保护定检及电气试验等作业流程的录像片制作,为员工规范化作业提供样板和示范。
创新培训形式
(1)加大培训计划的覆盖面。一是增强内容针对性。细分培训对象,按照分层、分类原则,建立适应岗位要求的素质模型,根据素质模型搭建通用课程体系,进行综合素质提升培训。二是注重培训方式多样化。综合运用系统型培训模式、过渡型培训模式、持续发展型培训模式和咨询型培训模式等多种培训方式,促进培训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三是拓宽培训渠道。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力度,注重引智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