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书院的财产属性及其市场化经营

来源 :浙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yib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院历经长期发展,形成了稳定的产权制度与经营模式.清代书院拥有自身独立的排他的财产,作为“公产”(法人产权),与“官产”、“私产”相对应,得到朝廷法律与政府的保障,成为书院创建与长期经营的制度基础.同时以公开、透明和制度化的理事会管理书院的各种财产和日常事务,利用地权市场、金融市场,以低风险偏好获得稳定收益,为书院的经营与长期发展奠定厚实的经济基础.此外,书院在市场化、社会化经营的过程中,其职能延展到教学研究之外的公共领域,为民间社会提供相关公共产品与服务.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能否激活MLK3-MKK7-JNK信号模块,从而活化Fas/FasL死亡受体信号通路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   方法: 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构建靶向HBX的shRNA表达
中介的崩溃是中世纪晚期唯名论革命的产物,它在政治神哲学上具体表现为“教皇无误论”的崩溃,但是帕多瓦的马西留在解构“教皇无误论”的同时建构出“公会议无误论”,由此实
在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创作与研究中,“边界”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达·芬奇关于这一概念的思考始于其几何学推理,贯穿于他的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促使他形成了一套独树一帜的哲
社团是国家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社团分担部分公共行政任务的法理在于减轻国家行政机关的治理压力,并提升落实公共行政任务的效益.社团分担公共行政任务处于国家治理的
通过揭示主体性的根基以拓展存在的范围是胡塞尔晚年开拓出的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与拉康的对话,本文将指出,在本能意向的失实和中断所产生的空无面前,主体因情动而创生了原对
“后伦理”或“礼崩乐坏”是对普遍化的价值虚无和行为失范的社会症候的直观描述.但这一描述并不足以揭示现代性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与伦理危机之间的内在关联.一方面,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