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蓄炉”:对抗全球变暖的新武器

来源 :影响力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b2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6月21日,英国伦敦,全球顶级的“艾希顿”国际可持续能源奖颁奖现场。英国前副总统戈尔等国际政要与各国发明家济济一堂。
  英国BBC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安丽女士欣喜的用英语宣布:“艾希顿可持续能源奖一等奖——中国大蓄炉具”。话音一落,大蓄炉具的发明者潘世教款款迈向领奖台。戈尔先生把本届第一个一等奖颁发到潘世教的手中。现场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场的中国驻英大使馆和国家林业局的官员更是格外兴奋。
  随后,英国查尔斯亲王在皇宫亲切接见了潘世教。他说:“我看过了你们大蓄炉具的短片,你们研发的生物质炉具不仅是做饭的炉子,而且是对抗全球变暖的武器!”接着新华社伦敦分社向全世界发布了这一消息,同时,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转发了新华社通稿。
  
  发明家潘世教
  
  初见潘世教,是在北京大兴区的简陋工厂里。当时,他正在鼓捣一批即将发往印度的生物质能炉具,笔者走到他面前时才抬起头,露出黝黑的面孔和朴实的微笑,怎么看都觉得与照片有点不搭调。
  眼前这个衣着朴素、双手沾灰的湖南汉子,就是北京神州大蓄生物质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大蓄)的董事长,是目前国际绿色能源风险投资金颇为关注的“香饽饽”。
  水稻专家袁隆平常常在稻田里接受采访,想不到笔者与这位农民般的发明家就在他的炉子旁开始了对话。“我在农村生活了8年,也算是地道的农民了,所以知道农民烧饭洗澡的难处,想为他们做点事情。”潘世教说得很是平淡。
  


  这项引起国际关注的绿色发明,其初衷就是如此简单。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潘世教,曾经做过人民公社的党委书记、小城的副县长,有着与农村割舍不断的缘分。
  “很多农村家庭的主要燃料是秸秆和木柴,将其直接燃烧的方式普遍存在着燃烧不充分、烟雾和粉尘污染严重的问题。这不仅危害农民健康,而且导致大气污染,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森林资源。”潘世教说。
  据悉,我国每年秸秆量达6亿吨,由于收割时间集中且运输和储存的难度较大,不少秸秆都是白白腐烂掉或者在田间地头烧掉,不但浪费资源而且焚烧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空气。“收获季节秸秆用不了,平时又缺少燃料,只能上山割草打柴。农村现在很多妇女是‘不愁锅里没米,只愁锅下无柴’。”
  潘世教半开玩笑地说:“湖南有个袁隆平,解决了中国农民吃饭的问题。那我能不能解决农民做饭的问题呢?于是我琢磨着要做出一种炉具,既要使农民做饭卫生、便捷,又要环保,解决减少烟尘排放。同时,有了足够的燃料,老百姓就不会去破坏山里的林子了。”
  
  蓝焰的秘密
  
  笔者仔细端详着这只拥有多项专利、获过国际大奖的炉子。
  从外表上看,它和普通的炉子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做工更精细,可供自由添配的辅助工具更多一点。然而,一个奇妙而美丽的景象吸引了我:在初秋的晚风中,一炉纯净的淡蓝色火焰曼妙摇曳,宛如翩翩起舞的蓝衣少女。
  同样是燃烧秸秆,为什么大蓄生物质能炉具发出的是蓝色火焰,而不同于任何传统炉具或橙或红的火焰呢?
  这个问题让潘世教有几分得意:“大蓄生物质能炉具节能环保的关键就在这里。”他让记者仔细看看炉膛里的燃料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原来,块状的压缩秸秆并没有参与燃烧,它们只是安静地躺在炙热的炉胆里,有的变成了黑色的碳质,有的已经开始发白变成粉末。靠近炉具开口处的炉壁上有许多小圆孔,从中冒出一股股淡蓝色的火柱,这些小火柱最后在炉口聚集为更大更烈的火焰。
  潘世教告诉笔者,大蓄生物质能炉具于传统炉具不一样的地方就是采用了生物质气化技术,以高温将秸秆之类的固态生物原料用热解反应转换成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其基本原理是将生物质原料加热到一定的高温,使高分子量的有机碳氢化合物链断裂,变成低的烃类,一氧化碳和氢等。
  “这种方法改变了生物质原料的形态,使能量转换效率比固态生物质直接燃烧有成倍的提高,燃烧效率达80%以上,热效率达50%以上。”他说。
  其实,蓝焰最大的秘密就在于炉胆的不同。大蓄的炉胆最高能够达到1500度左右,平时烧饭烧水时也能达到1000度左右。这样的高温可以迅速地热解秸秆将其燃烧物质气化,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充分燃烧。大蓄的炉胆不是以传统普通泥灰做成,而是添加了某些金属颗粒与塑料颗粒,使之具有耐高温、不易破裂的特点。
  其次,炉具的进氧装置也是潘世教悉心研制的专利。由于在炉体上增设了助燃器,使炉内燃烧的火焰(可燃气体)进入助燃器,分别多次进风增氧燃烧,进一步提高了燃烧温度,增强了火力,消除燃烧过程中出现的黑烟和中途熄灭现象,使灶内燃料得到更充分的燃烧和利用,最大地将降低了燃料用量,从而达到节能、高效、无烟、清洁的目的。
  他说:“正是基于这两个因素,大蓄生物质能炉具能够充分地热解燃料中的可燃气体,使其燃烧效率大为提高。在燃烧旺火时的火焰温度能达到700度左右,所以火焰主要呈现出淡蓝色而非红、橙色。”
  “而且”,大蓄公司总经理梁燕翔补充道:“我们还有多功能的豪华型节能灶,它设有不锈钢夹层水套,在用火炒菜的同时可利用灶膛余热产生的蒸汽来蒸米饭和馒头;同时还可以接上热水器管道,利用水的冷热循环来烧洗澡水。在北方,还可以用蒸汽带动暖气片取暖,也可以直接将火口连接炕内升温取暖。可以说,大蓄生物质气化炉的一把火,可以同时解决农民吃饭、洗澡、取暖的三大难题。”
  
  放之四海都可用
  
  一把火解决了农民的三大难题,同时还可节能减排、促进环保。鉴于种种优势,大蓄生物质能炉具先后获得了中国(河北)国际环境保护技术设备博览会金奖、“促进中国和国际户用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灶技术创新和推广项目”第一名、英国“艾希顿”(Ashden)可持续能源奖的一等奖共三项国内外大奖。
  大蓄炉具获奖成名,并非一日之功。它的背后积淀了潘世教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以及多年的揣摩改进炉具的辛勤与执着。
  早在2003年,潘世教的生物质能炉具已具雏形,并且在当地小有名气。同年,中华环保世纪行执行委员会对此产品进行了调研,认为这是降低森林资源消耗、治理生态环境恶化的一剂“良药”,应该进行全国推广,并且向中央高层领导送达了专题报告。
  该报告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批示,他要求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等相关部门认真研究。2003年12月,国家林业局在对大蓄生物质能炉具进行详细考察后,将该项目列入生态能源建设工程科研项目,并下拨15万元科研经费,用于降低产品成本的研究。此后,潘世教得到了云南、广西两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分别在云南金平县和广西金秀县进行政府补贴式的定点推广。
  潘世教说,2005年大蓄已经圆满完成试点工作,并且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各级政府的资金支持和试点推广的成功,让潘世教更加坚定了信心。“这是符合国家建设新农村、节能减排政策的好东西啊,我要进一步地完善这个产品,让它能在全国农村进行推广。”
  潘世教说:迄今为止,大蓄共推广了2万5千多台炉具,主要是在北京郊区,其他还有云南、广西、山西、陕西等试点省市。有些国家如印度、加拿大、越南、南非等也纷纷要求发样品,进行技术合作。运作清洁发展机制(CDM)的相关国际公司,已就购买二氧化碳减排指标事宜与大蓄进行了接洽协商,目前正在谈判之中。具有公益性质的英国皇室艾希顿(Ashden)基金会,也有意对大蓄提供资金支持。
  “为满足全国各地的需要,从今年起我们开始筹建各省、市分公司,届时全国的生产销售规模达到年产200万台以上”,他说,“虽然现在农村生物质能应用还是新兴行业,还没有足够多的人认识到它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大蓄生物质能炉具会改变整个农村千百年来使用能源的习惯,掀起一场农村新用能的革命。”
其他文献
杭州达盟物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当时杭州市政府为了彻底改变美丽的西湖、破烂城市的旧貌,在减轻政府经费、加快旧城改造的速度,要求西湖区政府指定一家法人单位与外商合资合作,对宝石地区3#、4#地块进行旧城改造。当时的这一项目是杭州旧城改造工程中难度最大的项目,它与西湖近在咫尺,却是一个脏、乱、差的棚户区,共有300多户居民,拆迁安置工程成本巨大。凌晓明于1995年注册成立了杭州达梦物业管理有限公
期刊
胡总书记强调:“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根本要求。做好信教群众工作,是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    老子说:“天下事必做于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是当今社会行业中的一个活生生的实现,它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的精神是息息相关的。  他从一名纪检干部到基层乡(镇)长,竟然又意外地步入了“
期刊
     
期刊
在全国“两会”期间,除了参加两会的代表外,惹人眼球的恐怕要数叱咤商业网络的奇人——全球最大电子商务网站阿里巴巴的首席执行官马云。这两天说马云是新闻人物一点也不为过,先是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要求反思“上海为何留不住马云”,“为上海失去这样一个由小企业发展而成的巨型企业感到相当遗憾”。接着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两会”期间秘会马云,邀请他到广东发展电子商务,礼遇之举在企业家代表中引起巨大反响。作为中国经济最发
期刊
              
期刊
在美丽的鹤乡吉林省通榆有一所颇具办学特色,白城闻名、吉林遐迩的高中教育的“航母”,它以雄厚的师资力量,明确的办学方向,先进的教学设施,幽雅的育人环境,在恢复办学短短七年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回眸学校短暂、艰辛、辉煌的历程,人们不禁把钦佩的目光投向它的领军人物——通榆县实验高中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张威。    又是一年春草绿。笔者来到位于通榆县城东部的实验高中,见到了吉林省科研型名校长、全国管理创新
期刊
近年来,在广袤的华北平原太行山南麓,一个原来名不见经传的景区仿佛一夜之间声名鹊起,吸引了海内外旅游爱好者的眼球,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它——就是河南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创造这个奇迹的,正是景区管理局的局长——韩跃平。  2001年6月18日,韩跃平从县水利局调任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当时的云台山,只有69名职工,年接待游客人数不足20万人次,门票收入仅有400万元,对外的知名度也仅限于河南
期刊
孙洪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文工团著名青年演员,曾凭着电视剧《庄户人家》中高二吉一角获得了好莱坞第二届国际电影电视节“星光奖”最佳男主角,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中国演员。去年9月,随着《彭雪枫》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的播出,6.75%的收视率使该剧成为2007年央视十大热播剧,由此,彭雪枫的饰演者孙洪涛再一次制造了荧屏轰动。  记者面前的孙洪涛亲切平和,睿智而幽默,无论是身着布衣,还是戎装,他给人的
期刊
程跃,心理学博士、儿童发展专家,现任金色摇篮潜能教育机构总裁兼金色摇篮潜能开发婴幼园总园长,北京市全程超越实验小学校长,中国超常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技术专家,美国跨地区私立学校认证委员会(CITA)组织评审组专家。    程跃于1982年毕业于安徽蚌埠医学院并获医学学士学位,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三年;1985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师从我国著名儿童早期心理学家
期刊
舞蹈是情感中绽放的诗韵,是生命中升起的彩虹。把舞蹈当作生命追求的人,才能成为舞之魂,蹈之灵,从而使人生更加鲜活。  ——笔者    一    杨景惠是这样一个用灵魂、用生命舞蹈的女人,当然,她的人生是鲜活的,充满了魅力与生动。我们平时看到的杨景惠,总象一部开足了马力的机器,在不停地运转,刚忙完了“春晚”,又是香包节,又是校园文艺辅导,又是全区少儿声乐、器乐大赛、又是政协组织的下乡慰问演出……她总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