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对比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fg45y5465u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试验组采取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安全性、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后疼痛评分(1.84±0.36)分低于对照组的(3.02±0.18)分,瘢痕长度(3.70±0.42)mm、手术时间(14.34±2.27)min、住院时间(3.39±0.62)d短于对照组的(25.21±0.65)mm、(25.70±4.20)mi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脉管平滑肌刺激技术(CMLV)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腹直肌分离(DRA)的效果。方法95例确诊为产后DRA患者,均先进行盆底肌康复,盆底肌力≥3级后对腹直肌进行CMLV联合NMES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腹直肌间距(IRD)及腹围(脐上3 cm、肚脐中心及脐下3 cm位置);比较轻、中、重DRA患者临床疗效。结果9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不良反应。患者治疗后IRD、脐上围、脐围、脐下围分别为(1.9±1.0)、(77.5±7.4)、(83.1±7.7)、(86.5±7.3)cm,均短于治疗
目的研究乳腺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类型、分级的关系,进而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100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超声诊断,术后通过病理结果进行组织学分级、类型的分析。结果100例患者超声征象检查结果显示,不规则形态患者46例,占比46.00%;毛刺阳性患者49例,占比49.00%;后方回声衰减患者82例,占比82.00%;微小钙化患者63例,占比63.00%。患者通过手术病理检查确定66例浸润性导管癌、34例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微小钙化阳性率95.45%、形态不规则率59.09%高于浸润性小叶癌的0、
目的探讨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50例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观察患者疾病分型情况,比较浅表型和深在型患者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平均深度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结果150例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患者经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显示浅表型106例、深在型44例。浅表型患者心肌桥平均深度、壁冠状动脉平均深度均明显低于深在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探析通过腹腔镜下阴道残端悬吊术对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下阴道残端悬吊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长、住院时长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的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用时(91.27±24.98)min、尿管留置时长(25.43±4.86)h以及住院时长(4.24±
目的探讨集束化营养干预措施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营养状况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84例NHL化疗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化疗方案一致,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营养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入院时和化疗后的营养状况及生存质量。结果化疗后,两组有营养风险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31.6±3.7)g/L、前白蛋白(PA)(0.30±0.06)g/L、血红蛋白(Hb)(11.4±2.2)g/dl
目的分析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使用阿加曲班与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价值。方法10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使用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抗凝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阿加曲班进行抗凝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3 d,实验组患者的PT以及APTT分别为(12.08±2.13)、(39.52±3.30)s及(13.26±2.26)、(45.10±3
目的 探究经鼻蝶窦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早期动态监测血清降钙素原(PCT)、纤维蛋白原(FBG)、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9年12月于该省
目的探究脑肿瘤术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64例脑肿瘤术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采用电脑等量随机方式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针对性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生理、情感及社会4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96.25±2.11)、(94.36±2.06)、(95.97±3.11)、(91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对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8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给予芬太尼麻醉,术后给予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术中给予舒芬太尼麻醉,术后给予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镇痛。比较两组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导管或喉罩拔除时间、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分别为(27.31±6.21)、(9.31±1.20)、(8.31±1.25)min,短于对照组的(47.31±11.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侧支循环血流、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125例CIS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62例)和研究组(6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立即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参照组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丁苯酞软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侧支循环血流情况(侧支循环开放支数、平均血流速度、血流分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3.08±1.92)分低于参照组的(5.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