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并发面神经麻痹一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uihui1986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儿,女性,1岁10个月,因"发热4 d,皮疹、眼红2 d,口唇皲裂半天"入院。

症状体征

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5 ℃,脉搏132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86/50 mmHg(1 mmHg=0.133 kPa)。患儿发育正常,神志清,精神反应差,躯干可见大片状猩红热样皮疹,双侧球结膜充血,口唇潮红、皲裂,双侧颈部可触及直径约2 cm大小淋巴结,呼吸平稳,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32次/min,心音有力,律齐,心前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手足硬肿,CRT 2 s,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跟膝腱反射对称引出,双侧布氏征、双侧克氏征及巴氏征均阴性。后出现面神经麻痹后行面神经检查:左侧鼻唇沟消失,嘴角向右侧歪斜,伸舌时舌尖向右侧歪斜,左侧眼睑无法闭合。

诊断方法

结合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考虑为川崎病,并发面神经麻痹。

治疗方法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川崎病;醋酸泼尼松片治疗面神经麻痹;口服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

临床转归

患儿6周后面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期间3次行心脏彩超检测,均未发现冠状动脉扩张。病程半年时复查冠脉彩超右冠状动脉一过性扩张,1个月后恢复正常。

适合阅读人群

儿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具核梭杆菌(Fusbacterium nucleatum,Fn)是一种革兰阴性厌氧菌,也是人体微生物群成员之一。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Fn载量的增加与结直肠癌的发展与预后密切相关。Fn通过多种机制在调控机体免疫应答、表观遗传及宿主代谢等多个方面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并能够增强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抗性。靶向Fn的新型疗法为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等Fn相关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其中噬菌体疗法凭借其精准且安全性好等
免疫疗法是一种快速发展的治疗自身免疫病和癌症的方法。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ntigen 4,CTLA-4)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抑制分子,也是该领域最著名和研究最广泛的分子。CTLA-4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来调节和控制免疫细胞的功能。随着对CTLA-4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已经研发出CTLA-4类似物阿巴西普和针对CTLA-4的抗体伊匹木单抗。这两种针对
病毒检测在病毒感染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病毒性疫苗的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通过荧光信号实时检测目的基因扩增数量,是目前实验室最常用的的病毒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检测快速、污染小等优点。此文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病毒核酸定量检测和病毒型别的鉴定三个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5岁,主因"反复高钾血症2年,全身抽搐1 d"入院。患者2年前诊断为慢性肾脏病3期,2年期间多次出现恶心、呕吐及双足、双小腿麻木不适等症状,化验血钾高,诊断为高钾血症,入院前1 d出现全身抽搐,于当地医院化验血肌酐715.71 μmol/L,血钾6.18 mmol/L,行降钾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遂来就诊。症状体征体温36 ℃,脉搏6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