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惩罚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ey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云晓老师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作为一线老师,我非常认同孙老师这个观点!
  惩罚之前我必做一件事,那就是与孩子们一起商议,找出存在于班级中或者是各个孩子身上的各项问题,并且是反复出现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制定惩戒方案。比如恶意给同学取绰号,那个取绰号的同学要先给被取绰号的同学道歉,再给这个同学取几个文雅好听的绰号,并且进行广泛的宣传。比如说脏话,写出不少于50个文明优美的人际交往词汇。还比如上课看课外书籍,课下写出不少于500字的阅读心得,两周之内不可借阅班级图书馆的杂志……惩戒条例多达30条。
  这个惩戒方案完全是由孩子们制定出来的。制定方案的时候我会提出我的建议,并且这个方案还要取得每个孩子的首肯。如果有个别孩子不同意某些条例,我会与他们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采纳他们的建议,对方案进行反复修改,直到每个孩子都没有异议才实施。
  其次,就算惩戒条例定了出来,我也不会急于惩戒,而是要给犯错的孩子多次机会,一贯秉持“事不过三”的原则。孩子们第一次犯错,我绝不会责问:“你究竟怎么回事?”更不会黑着脸骂:“你脑子有病吗?”我只是在脑子里不断地想:他为何要这样做呢?然后努力地去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找到之后再对症下药。比如科代表反映说某个同学总是在课堂上闲话干扰老师讲课、同学听课。我如何贯彻我的“事不过三”原则呢?
  如,第一次课堂讲闲话,我只是笑笑,丝毫不责备,与孩子一起分析课堂闲话的利弊,教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讲话欲望。
  第二次课堂闲话,我仍然丝毫不责备,笑笑说:“没事,理解,人嘛,哪有不犯错误的,犯错不要紧,要紧的是赶紧改正啊。”说完这个话,我仍然会去关心这个孩子究竟在哪个方面遇到了困难,能帮其排除的一定帮忙排除。排除不了的,我则根据具体情况放宽对这个孩子的要求,绝不会强人所难。
  第三次课堂闲话,我会笑笑说:“孔子最爱颜回‘不二过’的品质,我也最欣赏‘不二过’的孩子,你现在是第三次违规了,我得提醒你,或者说叫警告你,事不过三!再犯,你必须为你所犯的错误付出代价!”
  第四次课堂闲话,毋庸置疑,严惩不贷!
  马卡连柯也说过,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义务。犯错就要接受惩罚,这是再明确不过的教育常识了,没有必要再去讨论该不该的问题。再说了,所谓师爱,不就是推动孩子的心智成长吗?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出不良行为,老师却不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强制纠正,这样的师爱难以置信!
  只是当下关于惩罚造成师生关系恶化,甚至是学生为了反抗惩罚不惜自寻短见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不论是老师还是孩子以及家长,都输不起,所以惩戒需三思而行!
  我的学生犯了错误,并且破了“事不过三”的原则,我会事先把孩子的违纪情况调查得清清楚楚,并且还要找当事人心交心地谈话,目的就是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给自己、给他人以及给班级带来了不良影响甚至是痛苦,然后问他心里是否准备好接受惩罚了。孩子说做好准备了,我才会实施惩罚。就算做到这一步,我还是很谨慎,我会给孩子一个表格,让孩子冷静理性地将表格填好,交给我。表格如下:
  拿到这份填好的表格,我会根据表格所填的内容再一次跟孩子谈话。我真诚地问孩子:“你所填内容是否属实?”孩子说属实。我再问:“你心甘情愿接受惩罚?”孩子说心甘情愿。我还问,这次是笑着问:“你不投诉我?你不回家跟家长乱说?”话说到这里,孩子笑得欢了,摇头摆手,忙不迭地解释:“不会不会,不会啊。”“那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实施惩戒!”我脸色一正,霸气十足地说道。
  当然,最后我还不忘当着孩子的面,把这份惩戒说明书精心地收藏到我的文件袋里,调侃道:“这黑纸白字,铁证如山,我要好生收藏,等到咱们二十年再相聚,我给你孩子看看,怎么样啊?”孩子能怎样?求我呗,说收藏可以,以后千万别拿出来给他小孩看,保证今后不再犯了。呵呵,到此,我大获全胜!如果有刁蛮家长,认为我惩罚他孩子不应该,那行啊,请他到学校,把文件袋里铁证如山的证据拿出来请他过目,他还好意思说三道四吗?
  这样的惩罚当然是属于常规性惩罚了,别小看它,做到极致,就是最漂亮,最能服人心,又最能自我保护的惩罚模式。
  有些时候,那些悟性比较高,教育成本特别低的孩子犯了错,就不必用这种方式去惩戒他。我们可以把惩罚变成行为艺术。
  比如我班的镇东同学,因不满体育老师将周五体育课拿来练篮球,故意在老师上课时吹口哨,招呼之后仍然我行我素。体育老师一气之下将其投诉到我这里。
  “干嘛在老师课上吹口哨呢?”我笑问。
  “我吸气时不小心吹出来的。”
  “那招呼之后你怎么还一意孤行呢?”我追问。
  “呃……”镇东张口结舌。
  “应该还有其他原因吧,告诉我,我会理解你的。”我柔声且真诚地说。
  “我们都希望周一下午体育课练篮球,周五下午体育课练跑步,可体育老师不给。”镇东回答。
  “有什么不好吗?”我疑惑。
  “周五下午练篮球,球场都被高中同学霸占了,我们根本靠不上边。”镇东不满地说。
  “那你们有没有把你们的诉求告诉体育老师呢?”我问。
  “没有,只是大家私下议论,没有正式跟体育老师提出来。”镇东说,不满变成了扭捏。
  “好!我帮你们跟体育老师沟通。不过,你必须为你所犯的过错承担责任。你的违纪记录已经超过三次,所以这一次你必须受罚!怎么罚呢?”我故意沉吟着。
  “由老师你定。”镇东一副坦然受罚的样子。
  “好!我定!违反课堂纪律,首先要给任课老师道歉,这是大家制定的惩戒条例之一。至于你课堂上吹口哨,屡禁不止。很好!你有这个才能我就要帮你发扬光大。给你一周、两周,甚至三周都可以,用口哨把咱们的班歌给吹出来!6月份的创意生日会上,吹给大家听,正好给大家助助兴!”我一本正经地把我的惩戒方法提了出来。镇东“啊”的一声睁大双眼,不过马上又恢复了正常,说:“我服从,我没意见,我一定做到!”
  给孩子们宣布对镇东的惩罚意见时,所有孩子都乐得鼓掌。我这可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寻开心的机会啊!而镇东呢,先是尴尬一笑,然后打肿脸充胖子地说:“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惩戒的方式很多,但不管怎么惩戒,一定要让学生服气,并且愿意接受。教师切不可意气用事,或者霸权强压。但凡是带着真诚之心和公平之心,带着帮助学生成长的心去惩罚,学生都不会恶意抵触的,并且还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于学生,无伤;于老师,无损;于家长,无怒。皆大欢喜,一起成长,多好的事!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