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红天麻有性繁殖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u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总结大别山低海拔地区绿、红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包括选种、播种、授粉、拌菌、育种、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绿天麻;红天麻;有性繁殖;低海拔地区
  中图分类号 S567.2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0-0118-01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是名贵的中药材,其功能为主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用于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天麻可治疗惊风抽搐、肢体麻木、手足不遂、口眼歪斜、头痛眩晕、失眠、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性痴呆症、高血压、高血脂以及更年期综合症等疾病。天麻属兰科植物,周 铉等曾根据天麻花及花茎的颜色、球茎的形状、球茎含水量等特点,将天麻划分为4个类型,即红天麻(G.elata B1.f.elata ex S.Chou etS.C.Chen)、绿天麻(G.elata B1.f.viridis MaKino)、乌天麻(G.elata B1.f.g1auca S.Chow)和黄天麻(G.elata B1.f.f1avida S.Chow)[1]。
  绿天麻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及东北各省,驯化后是我国西南及东北地区的珍稀栽培品种。李德勋等[2]试验表明:4种天麻不同变异类型中天麻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乌天麻1.440%,绿天麻1.697%,黄天麻0.904%,红天麻1.519%。余昌俊等[3]认为,绿天麻含水率约70%,与乌天麻相近,较其他天麻低,是一种较好的育种材料,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乌红天麻杂交种已培育成功,在全国部分地区成功推广,而绿天麻与红天麻杂交试验研究较少。2013年3月在湖北麻城市乘马岗镇肖家山村梅家哇(海拔高度230 m)进行绿天麻与红天麻有性繁殖试验,经过近2年的试验,绿、红天麻有性繁殖获得了成功,并初步掌握在大别山低海拔地区(100~300 m)进行绿、红天麻有性繁殖关键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1 选种
  2013年3月初从安徽省红天麻主产地引进红天麻纯系,从陕西省引进绿天麻纯系,大小100 g以上,形态好,新鲜健壮,无虫蛀,无霉烂,无虫害,无创伤,具鹦哥嘴。以这2种天麻变异类型作为有性繁殖的父母本。
  2 播种
  引种后马上播种,用直径20 cm左右的胶质花盆作栽培容器,选择颗粒状无污染的砂土或黄沙作栽培基质。先将盆底垫5 cm左右厚的基质,再将大小相近的红天麻和绿天麻各1枚,鹦哥嘴朝上平放于盆中,注意2种天麻头尾反向放置,再盖上8 cm左右厚的沙土。沙土以自然湿度为宜,完成后将栽培盆移入自然温度的栽培室内,日常管理主要是湿度控制,在栽培盆表面砂土发白的情况下,适量浇洒干净自来水。15 d左右喷洒1次多菌灵等杀菌剂,直至开花结果。
  3 授粉
  4月中下旬,种麻陆续开花。花药松软膨胀,药帽盖顶起,边缘少量花粉,这是花粉成熟的标志,雌蕊柱头上有黏液时每天8:00—16:00授粉。授粉时,左手固定花托,捏住花朵,右手拿牙签将花瓣挑开,从红天麻花药中取花粉块置入绿天麻柱头上,让花粉块粘在柱头上,不接触柱头的花粉不萌发。类似操作,将绿天麻花粉粒挑出置入红天麻柱头上。至此完成绿、红天麻正反杂交人工授粉。5 d后授粉成功的花朵,果实迅速膨大,20 d后蒴果成熟,有6条纵缝线鼓起,手摸果实由硬变软,是蒴果成熟的标志,成熟后及时采收。种子采摘后尽快播种,最好随采随播,提高发芽率。
  4 拌菌
  2013年2月初制作萌发菌栽培种。待4月中下旬果实采摘后,将萌发菌袋撕开,将菌种叶撕开成单片。掰开蒴果,将里面的种子均匀撒在菌种叶上,边撒边拌。种子分多次撒播,撒后拌匀,以免种子集中于少数菌种中和菌块上,影响接菌和发芽率。1袋菌种拌5~6颗饱满蒴果。拌完后将菌叶装入黑色塑料袋中,24 h后待菌叶上长满白色的气生菌丝后方可播种,这样种子与萌发菌结合后萌发率高、生长旺。
  5 育种
  若事前备好蜜环菌栽培床,先将菌床表面砂土清开至露出菌棒;后将菌棒轻拿轻取,以免伤断菌索,将菌叶撒在菌床上,2袋/m2;再将菌棒还原放置压住菌叶,覆土15 cm左右,再在上面种植第2层,方式同第1层,再盖15 cm砂土封顶。将潮湿树叶或作物秸秆覆盖在栽培床上,厚度5 cm以上。如果培养的是菌棒,需栽培前准备菌床,选择好阴凉避暑场所,用砖或木料围宽80 cm、高50 cm、长度不限的栽培池,栽培池無需用水泥焊接砖块。事前收集壳斗科植物的落叶,并用0.1%高锰酸钾或多菌灵进行消毒后备用。先将栽培池底平铺10 cm砂土,后将已消毒的落叶撒在池底,厚约2 cm,再撒菌叶,最后盖菌棒,覆土,方法同菌床栽培方式。
  6 管理
  栽培15 d后,浇1次透水,后期观察表面沙土,若发白浇少量水,15 d喷1次多菌灵溶液。夏季当温度超过30 ℃时,需要加盖树叶,如果种植场在室外需要搭建遮荫棚。
  7 采收
  当年12月进行采收。移开表面树叶,清除表面沙土,从侧面开挖,移开菌棒,可见菌棒下面有很多嫩白的天麻。个头小的是米麻,个头稍大的是白麻。
  8 参考文献
  [1] 徐锦堂.中国天麻栽培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31-32.
  [2] 李德勋,陈桂,李辅碧,等.天麻不同变异类型药材中天麻素含量比较[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7,22(3):23.
  [3] 余昌俊,王绍柏,刘雪梅.天麻6个品种重要性状比较分析[J].生物学通报,2010,45(3):13.
其他文献
为有效地培养本科学生的创新意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提出了交叉学科研究型课程的教学方式。本文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相
以TI公司的最新型多核DSP TMS320C6678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四个多核DSP的雷达对抗侦查仿真机核心模块的硬件设计方法与实现,重点详细介绍了所设计的处理器及其时序要求、
李立扬(Li-Young Lee,1957-)是当代最重要的美国华裔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主要以家庭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描写了如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食物的重要性,家庭仪式以及家庭生活中的温情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