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下的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热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hyour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几次红色经典改编热潮虽然都有着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但大多数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下体现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特色。当下的“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热现象中存在不少问题,有必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来改变这一现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改编
  在中国“红色”代表了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政权是“红色政权”。当文学艺术作品与“红色”相结合,尽可能地远离其本身所带有的政治意义,同时更加突出艺术的意义,这样的文学艺术作品被称为“红色经典”。早期主要是将红色经典小说电影化,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而90年代后期至今,除了原本的红色经典小说电影化,还多了红色经典小说电视剧化。
  1 红色经典改编热潮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三化”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被普遍认为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根本途径,也是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方式。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文艺相结合,所产生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形式,而红色经典的改编热潮便是这一形式的典型代表。毛泽东同志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曾提出,中国应有自己民族的东西,但闭关锁国应该予以批判,应该接受外国文化的长处,改进本国文化的短处,将国内和国外的文化予以结合,不能生搬硬套,应改进发扬后成为自己的东西,在本国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取国外的优秀文化,再内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理论形式。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应从各国的实际出发,与各国的文艺实际相结合,满足国内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在推进中国文艺理论的基础上与世界文化有机结合,承认历史,重视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总结中国文艺理论,推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世界范围的影响。
  同时,为了使红色经典影视剧更好地被大众所接受和理解,必须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通俗化和具象化。想要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和科学的文艺批评,就必须使受众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内涵。在改编方面,也应该积极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站在理论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行创新,这也是理论作用于实践的重要方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的同时,必然伴随着中国化和时代化,它们是相互协调与互相促进的,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發展的必经之路,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期现状,最根本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大众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念以毛泽东同志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标志,其基本核心是文艺大众化理念,这个理念的提出给社会主义的文艺实践活动提供了指导方向。文艺理论的大众化,就是要将少数人掌握的文艺理论概念以及深奥的文本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大众文化形式,易于广大受众所理解,并自觉地转化为内在的审美意识。例如,根据红色经典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经过改编,通过通俗的影视剧形式,转化为带有鲜明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艺作品。这样浅显易懂的大众化的理论,可以从不同角度解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并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寄托。邓小平曾提出,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这些都是新时代所特有的大众文艺观。胡锦涛还曾说过,对于一切受人民欢迎的,对人民具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都需要反映人民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要引导人民的精神生活。这些艺术上的伟大,都是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的。红色经典影视剧在坚持大众文化的方向下呈现出新的文化潮流,在影视剧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而备受关注。所以,关于红色经典影视剧的改编还是要依据我国的特殊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观点,最大程度的发挥大众文化的价值,开拓影视剧市场,提升大众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审美功能。
  2 当下红色经典的改编热现象
  90年代后期至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体制转变之初产生了一些混乱,包括文艺各部门也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旗号下,盲目追逐商品化潮流。为了扭转这一状况,党和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提倡精神文明建设,文学界也开始了精神文明的讨论,重建人文精神。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作为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的重要构成部分的现代革命精神,又开始受到重视,被看做人文精神建设的重要资源。有学者说,在国家重建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的时候,会从国家的建设时期的文化背景中寻找资源,发掘有价值的因素,帮助国家进行转化。所以,有些代表现代革命力量的作品又开始进入大众视野,红色经典作品的改编在受到较长时间的怀疑、冷落之后逐渐复兴。虽然在新一轮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热中,作家对于革命历史的书写和英雄人物的歌颂已经不同以往,但却不同程度地还原了革命历史所固有的复杂性,强化了英雄人物的个性色彩,因而也引起了影视剧改编者的兴趣。就官方层面来说,红色经典的改编剧的流行既弘扬了“正能量”,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实践运用中的典范,有助于国家的文化建设,因而“红色经典”的改编剧受到了官方的赞誉。
  3 红色经典影视改编热潮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虽然红色经典影视的改编备受推崇,但不少改编者并未把握好红色经典本身的特点,把红色经典影视剧的改编等同于其他影视剧,造成很多影视剧的改编缺乏针对性。
  艺术形式方面,有一些改编者在对红色经典影视剧进行改编的时候,没有考虑电视新媒体和现实环境等因素,使改编显得偏颇。电视媒介和印刷媒介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载体,改编的过程就是将以往用印刷媒体来呈现的艺术内容,通过影像媒介这种形式来再现,这个过程是有规律的。因为两种媒体所遵循的规律不一致,所以难免出现一些偏差。例如,《林海雪原》中对人物活动的环境的展现就与原著有很大区别,缺少了原著中的凶险神秘的气氛,也影响了人物形象的塑造,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电视媒介的屏幕特点造成了制约。剧情设计方面,对于红色经典的剧情设计上,研究者没有考虑到电视媒介的性质,出现了一些失实的观点。比如电视剧是以“集”为单位展开的,每一集为了剧情发展,都要设计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形成小矛盾,然后展现解决过程。而这样的改编形式受到了忠实原著的观众的排斥和质疑,这种抨击有时候是面片的,也不符合影视剧创作的规律。改编内容方面,红色经典的影视剧改编一直存在着忠实原著与研究范围过窄的问题,一方面要忠实原著,另一方面要扩充影视剧的内容。当前的影视剧研究往往只从改编方面展开,强调忠实原著,这种单一的方式严重影响了红色经典影视剧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当把红色经典影视剧的改编当作原创的影视剧对待,将其独立的作为一个研究对象。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红色经典影视剧的改编,它具有市场和文化的多种因素,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必然结果。在改编的过程中,改编者应充分理解经典的意义,传承民族精神,在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来思考与创作,避免低俗、亵渎民族精神的作品产生,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具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特色的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1]杜山.“红色经典”电视剧改编的美学与人文精神思考[J].东南传播,2007.
  [2]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艺理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其他文献
期刊
中国古代数学源远流长,早在半坡时代(5、6千年前)的刻痕数字符号已初步形成10进制,殷商甲骨文(公元前1600年左右)已在一至十、百、万的数名及简单运算。
吉姆和约翰是早期美国西部合伙养牛的两个牛仔.一天他们去市场卖牛,每头牛卖得的美元数和牛的总头数正好相等.
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180°后,它和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定点成中心对称,这个定点叫做对称中心.中心对称保持图形全等.
结合我厂热网首站的实际问题,从安全和经济两方面出发,对热网首站换热器实际运行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改善热网首站换热器并列运行出口水温偏差大提供了解决方案。
期刊
二次根式是初二代数最重要的内容,同类二次根式又是其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是“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以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同类二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已渗透各行各业,并成为支撑产业发展的主要来源;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驾驶培训方面,模拟驾驶培训已经从最初的驾驶认知,成为了衔接学员理论和实训前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模拟驾驶培训与传统驾驶培训的区别,说明模拟驾驶培训在培训系统里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模拟驾驶培训;培训系统  一、模拟驾驶器  目前有轨电车驾驶培训主要分为基础驾驶培训、
摘 要:本文基于前期的理论分析和试验室试验,将镁渣用作炼钢脱硫剂在冷水江钢铁有限公司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单纯使用镁渣作为脱硫剂,采用喷吹法,其脱硫效率能达到80%以上,较之其现有使用CaO系的脱硫效率大幅提高,另外,本文也进行了脱硫效果与镁渣的使用量和喷枪插入深度的试验。  关键词:镁渣;钢铁;脱硫  Abstract:This research use the magnesium sl
【摘要】线性代数课程内容抽象,理论定理较多,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由被动变成主动,引导学生活学活用课本上的定理和结论,切忌相似概念的混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质.  【关键词】线性代数;教学;定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