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博物馆馆藏龚植书画探析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chouzhu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龚植(1869—1943),字樵生,号亦楼,泉州晋江人,近代书画家、篆刻家、诗人。厦门市博物馆藏有四幅龚植作品。文章循着龚植的人生经历,解读这些书画作品,尝试探析龚植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龚植;书法;绘画
  0 前言
  龚植(1869—1943),字樵生,号亦楼,泉州晋江人,近代书画家、篆刻家、诗人,1896年迁居鼓浪屿,长期从事诗文书画创作,其书画享誉闽南、东南亚一带。厦门市博物馆藏有四幅龚植作品,分别是书法作品《醉翁亭记》小篆扇面、《花蕊夫人·宫词》蝇头小楷扇面、《答陈商书》隶书横幅,绘画作品写意设色《紫藤》四通屏。除《答陈商书》隶书横幅创作时间不详,其余三幅都是龚植晚年作品。本文将循着龚植的人生经历,解读这些书画作品,并尝试探析龚植的精神世界。
  1 《醉翁亭记》小篆扇面(图1)
  该扇面采用小篆书写,字体秀逸古朴,用墨浓淡相宜。布局上严格按照一行书十字,一行书四字间隔书写,使画面整体疏朗匀称。所书内容为众人耳熟能详的《醉翁亭记》。由于扇面对篇幅的局限,未能写完整篇。当中最后五行几句与原文略有出入。落款处用楷书写有一段话:“己巳初夏录醉翁亭记,为绣伊先生出箑索篆,自念年老眼花,拟违雅命,惟知己所嘱,不能不勉强塞责,诸望原之政之。樵生弟龚植时己巳浴佛日。”从这段话中可知,该扇面作于1929年初夏,龚植已到花甲之年,是他的知己绣伊先生请他为自己书写这一扇面。龚植谦逊地称自己老眼昏花,恐怕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但是又念在是知己所托,只能勉强完成,希望好友能原谅并指正。言语间尽是文人自谦的姿态,也能看出龚植与这位绣伊先生是至交好友,惺惺相惜。
  这位绣伊先生就是李禧(1883—1964),字绣伊,厦门人,著名的学者、诗人和书法家。李禧向龚植求这一扇面时,他正任厦门竞存小学校长。二人都学识渊博,爱好书法和诗文,文人间的互相欣赏和敬意,从这幅《醉翁亭记》扇面中可窥见一斑。抗战爆发后,二人又共同保持了民族气节。龚植闭门不出,靠刻印卖画为生;李禧淡泊自甘,拒绝出任日伪要职,相信这也是他们能成为知己的重要原因。抗战胜利后,李禧任厦门市临时参议员、厦门市图书馆馆长等要职,为筹划恢复图书馆和编纂《厦门市志》,呕心沥血,矢志不渝。可惜的是他的好友龚植却在1943年,以七十四岁高龄辞世,最终没有等来战争胜利的那天。
  2 《花蕊夫人·宫词》蝇头小楷扇面(图2)
  小楷,古人称之为“真书”,又称之谓“蝇头细书”。它隶属于正书范畴,是各种书体中最能体现沉密精细功夫的一种书体。这幅蝇头小楷扇面工整秀丽,干净利落。每骨上排有四行,两长两短,长短相间,整体显得错落有致,紧凑而不拥挤。小小扇面中一共书写了4000余字,足见作者的耐心與功底。
  书写内容为五代十国时期花蕊夫人所做的《宫词》节选。五代十国时期,有三位被称作花蕊夫人的女性,她们不仅有美丽的容貌,且多才多艺,能诗善赋。有关她们的事迹,多散见于五代至两宋的各种史籍之中,因其所处时代相同,且又均被称为花蕊夫人,她们的身份、事迹至今仍有许多疑谜。第一位花蕊夫人是前蜀主王建的妃子徐氏(约883—926),成都人,她的姐姐徐妃也是王建的妃子,所以这位花蕊夫人又被称作小徐妃,二人都是王建的宠妃。她和姐姐依仗王建的宠爱,大肆结交权臣,纳贿卖官,干预朝政。其姐之子王衍(世称后主)登基后,二人更是肆无忌惮,竟引导后主不思朝政,荒废政务。最后与王衍被后唐庄宗杀死。第二位花蕊夫人是后蜀君主孟昶的妃子徐(一说姓费)慧妃,青城(今四川灌县)人。孟昶贪图享受,夜夜笙歌,很快就被宋太祖赵匡胤灭了国。孟昶降宋后,她可能被掳入宋宫,成为宋太祖的妃子。第三位花蕊夫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宫人,被称为小花蕊,闽人之女,雅好赋诗,名气不如前两位。世传《花蕊夫人·宫词》100多篇,其中确实可靠的有90多篇,诗一卷(《全唐诗》下卷第七百九十八)。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
  扇面末尾落款:“右录花蕊夫人宫词百首,旗蒙大渊献晋江樵生龚植书于亦楼以静自娱之室,时年六十又七岁。”钤一白文印“龚植之印”,钤一朱文印“樵生”。由落款可推断此小楷扇面写于1936年,正是抗战进行得如火如荼。此时67岁高龄的龚植依旧在家乡刻印、卖字画为生。由此蝇头小楷扇面足见龚植晚年深厚的书法功底与波澜不惊的心态。
  龚植的才华和气度,与他的家庭熏陶密不可分。龚植出身于书香门第,族人多为文、史、体、艺各界名流。其父是清末翰林龚显曾,文化素养极高,北京故宫博物院仍留有龚显曾翰林传略与碑文。龚显曾还是藏书大家,早年藏书三万余卷,曾自曰“万卷傲百城,十袭富四部”。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下,龚植从小浸淫书画艺术,到老仍倾心于书画创作。
  3 《答陈商书》隶书横幅(图3)
  龚植的书法别具一格,杂糅汉隶魏碑之长。该隶书横幅笔法刚劲有力,耐人寻味。所书内容为韩愈的《答陈商书》节选:“愈白:辱惠书,语高而旨深。三四读,尚不能通晓,茫然增愧赧。又不以其浅弊无过人之识,且谕以所守,幸甚!愈敢不吐露情实?然自识其不足补吾子所须也。”这是韩愈回复陈商的一封信。陈商,南朝陈宣帝五世孙,元和九年(814)登进士,官终秘书监。写此信时,韩愈为国子博士,而陈商尚未及第,于是他就写信向韩愈求教。韩愈给他回信说:“承蒙你写信给我,话语高而含义深,我读了三四遍还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茫然之余,只觉得惭愧脸红。你却不嫌弃我的浅薄和不才,反而来信告诉我,让我回答。真是幸运之至!我韩愈哪敢不将真情实话告诉你,但是,我自知它是不能满足你的所求的。”当时陈商为求文章胜于他人,便将其写得晦涩难懂。在这封信中,韩愈引用了“齐王好竽,有求仕于齐者,操瑟而往”,终不得用的故事来劝诫陈商,晦涩难懂的文风难为世人所好。从表面上看,韩愈似乎是在安慰规诫陈商,实际上,他讽刺了当时的文风与仕风,又暗含着对统治阶级不重用真正人才的指斥。   文末落款“占薰仁兄大雅属,樵生弟龚植”。在与龚植相关的资料记载中,并未查到名为“占薰”的人。但从“占薰仁兄大雅属”这个落款,可见这位“占薰仁兄”是一位与龚植相交甚密且有书法造诣的人。于是作者大胆猜测,这位“占薰仁兄”会不会是厦门另一位名儒周殿薰呢?周殿薰(1867—1929),字墨史,号曙岚,厦门人,著名教育家,厦门图书馆第一任馆长。1914年鼓浪屿菽庄花园主林尔嘉成立了“菽庄吟社”,林尔嘉的夫人是龚植的姐姐(一说妹妹),所以他们既是姻亲也是朋友。当时龚植与周殿薰都是“菽庄吟社”的核心成员,同其他十六位名儒并称“菽庄十八子”,经常一起出入菽庄花园,交往甚密。周殿薰的“殿”字和“占”字,在闽南语中的发音相似,厦门人日常交往中习惯用闽南语交流,将闽南语名字直接翻译为普通话时常会出现同音字的误会。周殿薰于1929年也就是龚植60岁时去世,若这篇隶书横幅是赠予周的,那就是龚植60岁之前的作品。不过这只是本人的猜测,由于这篇隶书横幅未落款时间,所以我們对其背后的故事不得而知。
  4 写意设色《紫藤》四通屏(图4)
  此紫藤花四通屏精致入微,勾线流畅劲健,赋彩匀丽分明。花卉严实却无拘,枝叶摇曳而不媚。首幅左下侧钤一印“庚午年生”(白文)。最后一幅,上有诗款七行,“珠光万桂绕繁枝,斜映晴霞紫海移。香国浓薰春似海,此苍开遍十方时。东风剪彩忆隋宫,紫袖翩翩醉舞海。一枕如烟好君梦,不知人在绿阴中”。落款“乙亥元日,试笔,即抚云溪古意,樵生龚植作于亦楼”。乙亥年即1935年,龚植66岁高龄。该诗款书法行隶兼之,豪放不羁。跋之右上钤一白文闲章“以静自娱老金石书画印”(长形)。跋款后钤二印“龚植私印”(白文)、“樵生书画”(朱文)。幅之右下侧钤一朱文印“晋江龚植生六十岁以后所作”。
  龚植擅画工笔花卉,以菊、梅、紫藤为主,取法恽寿平(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常州画派开山祖师)双钩敷彩的技巧,线条流利、色彩典雅,得神而不离形,得气而有层次。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工笔新写意”的风格。枝干以逸笔草法写就,花蕊则精图细彩,所以其画不拘不放,恰在其中,赏心悦目。龚植于晚年作紫藤图,因紫藤是国画花鸟画题材中一种吉祥之物,寓意紫气东来,紫光祥兆。又因紫藤为长寿的树种,故也有祝愿自己长寿之寓意。
  龚植还嗜好篆刻,所以这幅画上钤印众多,刻印时喜欢刻边款,交代刻印的背景。他自称“石痴”,《亦楼印存》是他的印谱,共4册,收录了他从1928—1929年所刻的三百余枚印章,包括他为自己和为别人所刻的印章。龚植篆刻师从赵之谦,赵之谦是浙江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清末三大画家”。他在前人的篆刻技法上广为取法,融会贯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赵之谦年幼时,曾因避难客居龚显曾家,与龚显曾关系深厚,经常切磋治印。龚植耳濡目染,也影响了他日后的刻印风格。
  5 结语
  龚植一生留下了许多诗文、篆刻、书画作品,漫步厦门日光岩,我们还能够见到龚植的遗墨字迹“嵌石亭”。本文探析的四幅作品只是他人生众多作品的冰山一角,愿读者能从中体会到龚植的书画风格和精神意趣,也体会到那个年代厦门一众文儒的渊博才识和爱国情怀。
其他文献
六世班禅是清代唯一东来朝觐的班禅活佛,其朝觐之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往的研究中存在对历史路线研究较少、无坐标位置、无电子地图、路线粗略、缺少古今地名对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利用文本空间化、Cesium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在充分参考历史地图的前提下,结合OpenStreetMap路网进行路线信息挖掘及路线制作;并利用三维地形图、影像等数据,对路线进行
近日,由北京园林学会主办的2021年“北京园林优秀设计奖”评选活动圆满结束。来自27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单位报送的56个设计(规划)类项目参加评选。北京园林学会邀请行业权威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在对申报项目进行初评和终评两个环节基础上,按照“一等奖必查,二等奖抽查”的原则进行了现场核查。由项目主要完成人进行介绍、专家实地检查,有助于全面了解项目的落地实施情况。经过评审委员会对参评项目全面、细致的评审,41个项目分获北京园林优秀设计奖一、二、三等奖。
<em></em><em></em>Osprey is a type of bird of prey that lives almost all over the world. In Japan, it is designated as a near-threatened species because it has less than 1000 individuals. In recent years, it inhabits more inland th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指出要“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为我国绿化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北京园林绿化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夯实了大国首都的生态底色,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显著增强。新的历史时期,首都园林绿化事业将肩负新的使命和挑战。为此,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园林学会拟于2021年第四季度举办“科学绿化的首都实践”学术论坛。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园林绿化工程的创新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到施工过程中。这些新技术和新材料在提高施工质量,提升景观效果,起到巨大作用。本文以“北京大兴新机场航站区绿化工程”施工为例,分析了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难题及创新解决方案,希望对今后园林绿化施工品质的提升提供一定参考借鉴作用。
针对疫情地图对街道小区层级疫情信息表达的详细程度不足、用户体验感不够友好等问题,提出了市级尺度疫情电子地图的设计和制作方法,主要展现不同疫情阶段地市级、街道小区层级的疫情情况。在设计中重点考虑用户需求的变化及其用图体验,深入研究了市级尺度疫情电子地图的底图设计、表示内容设计和静动态显示设计的方法。并以河南省郑州、信阳、南阳和驻马店4市疫情地图设计和制作为例,制作出4种类型160多幅疫情电子地图,该
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为制图综合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创造了有力的条件。然而,智能学习模型的应用依赖高质量的样本数据,目前还缺乏适宜制图综合知识学习的案例数据集。以不同比例尺居民地要素综合为例,深入探讨服务于智能化制图综合的样本数据采集建库方法。主要工作包括:依据地图数据组织特点和制图综合过程决策需求,提出了区分特征型案例和变换型案例的样本数据组织体系以及相关的数据结构设计;基于通用GIS平台设
摘 要:马印记作为牧业生产经济中区分和管理马匹所使用的民俗用具,图案类别有上千种。内蒙古博物院目前馆藏59件近现代蒙古族马印记,印记图案可分为动植物、自然天体、文字、几何、生产生活等五个类别。通过对内蒙古博物院馆藏马印记民俗文化分析,对了解和探究蒙古族的历史、民俗、经济、艺术等多个领域与其他兄弟民族文化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史皆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对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推进,高校建设发展已成为当下高等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之一,针对建成后的高校,校园环境与师生使用是否兼容也成为设计者和决策者较为关注的方面。从师生使用的角度研究云南地区高校环境现状的合理性,以校史悠久的西南林业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对西南林业大学校园景观的使用现状和师生评价进行调查,并利用spss软件对校园景观各因子与满意度进行相关分析,借鉴评价分析结果,对西南林业大学校园景观提出改进设想及策略,结合云南地区高校环境建设实际,对其他高校环境建设发展做出合理化建议。
北京植物园的曲竿竹(Phyllostachys flexuosa)于1976年引种栽植,一直生长良好。近几年退笋率呈逐年攀升趋势。针对这个情况,对曲竿竹竹林土壤情况及其竹笋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除了有因土壤养分供应不足导致的退笋,还有因害虫钻蛀导致的退笋以及因根部窒息引起的退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