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契尼歌剧咏叹调的风格特征与演唱处理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pangp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普契歌剧咏叹调;《艺术家的生涯》;风格特征;演唱处理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34-03
  在19世纪,普契尼作为意大利最具影响力的音乐作家,以感人肺腑的情节和优美的剧情为主要风格,创作了12部歌剧,揭开了20世纪音乐的新时代。普契尼出生于音乐世家,从幼年时就开始接触音乐,最后就读于著名的音乐学院,曾经做过很好的职业,比如:风琴师、音乐教师等,在某年受到威尔第歌剧启发,从此走向创作歌剧的道路。在他的创作中描绘出很多著名人物,比如:日本妇女巧巧桑、歌星托斯卡等,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将人物性格挥发得淋漓尽致,他曾经说过,一部歌剧的主要核心是题目和演唱的处理,良好的处理方式和新颖的歌曲题材,可以对歌剧的创造进行升华[1]。

一、普契尼歌剧《艺术家的生涯》


  普契尼是歌剧真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完美地延续了意大利歌剧的意志,采用生动的剧情,加上优美的音乐风格,构建出灵活多变的艺术创作。普契尼非常重视剧本的创作,热衷于通过塑造小人物的形象来指责社会的不公,他创造的人物,可以让人直通心灵的深处。他常常用特殊的咏叙风[2],打破了宣叙调和咏叹调之间的联系,不同于其他作家的墨守成规,他更加侧重于创新,继承了咏叙风格,让音乐和剧情两者可以更加深入的融合,《艺术家的生涯》通过采用现代和声技巧,创造出《咪咪的告别》《人们叫我咪咪》等,非常受观众的欢迎,换句话来说普契尼是整个音乐界的先驱者[3]。
  《艺术家的生涯》創作于1893年,在意大利首次演出,当时被称为国际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是根据一名法国作家亨利廖尔杰的一个作品改编,故事表述了在1830年前后,巴黎艺术家的实际情况,表现出作者对当时巴黎艺术家实际情况的同情,在后来女高音演唱当中,很多人将普契尼的《人们叫我咪咪》作为保存歌曲,这部作品将咏叹调和咏叙调完美的融合,表现出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是对情窦初开少女最真实的写照,层次非常分明,感情发展更是十分详细。在歌曲的第一部分,采用的是宣叙风格,在演奏过程中像是抓不住主音,但是歌曲的旋律非常轻快、灵动,侧面的反映出歌剧人物咪咪的心理状态,在歌剧演唱时,要懂得抓住自己的气息,演唱出柔和有深情的音色,不能采用强硬的演唱方式,旋律的处理上要非常注意,需要进行语言化,后面的节奏要逐渐变慢,更加凸显宣叙风格的独特魅力,这才是作品主角内心的声音,优美的音乐受很大人的喜爱[4]。将咪咪的内心情感描绘得栩栩如生,在后面的演唱里,需要将演唱的速度加快,咪咪讲述着自己的亲生经历,将演唱的节奏瞬间带动,给演唱的过程中带来欢快、娱乐的气氛,这里要注意人物的感情表演,要做好真实情感,再与音乐进行融合,整个过程要充分体现音乐的魅力,接着是进入演唱的高潮阶段,在演唱时要注意行板,不宜过于轻快,要略显沉着,音乐的发力从中音区慢慢往上提升,充分带动台下观众的气氛,高潮阶段和特别加强气息的控制能力,注意语言的吐字,突出歌剧要表达出来的效果,为高潮的来临做好铺垫,最终构建出热血沸腾的高潮阶段,唱出主角对未来的渴望和向往,在尾声时要注意以C3音调基础,充分体验出宣叙风格的演唱[5]。

二、咏叹调《漫步街上》作品分析

(一)咏叹调《漫步街上》作品介绍


  在《艺术家的生涯》中女主角穆塞塔的形象,是一位敢于爱敢恨、随心所欲的女性,同样作为《漫步街上》这首咏叹调的女主,她的形象受很多人喜爱。普契尼是非常有名的音乐家,创作过12首著名的歌剧,比如:《艺术家的生涯》《绣花女》《托斯卡》等。其中最为受欢迎是《艺术家的生涯》,它刻画出一个具有多种性格特征的人物,阐述对爱情的期望。第一场是在第二幕当中,女主穆塞塔和老情人出现的那一幕,作者选用鲜艳的颜色作为对比,让女主的性格完美暴露在人们的视线之内,与咪咪产生一种强烈的对比,第二幕是在女主和马切洛幸福地在一起时,由于女主随心所欲的性格,与其他男人十分亲密,让马切洛不满,最终两个人争吵分道扬镳,凸显出女主不讲理的性格特点[6]。

(二)咏叹调《漫步街上》作品曲式分析


  《漫步街上》属于简单的曲式结构,采用A+B+A的方式曲调为E,速度为快板。由下表可以看出,A部分音乐采用同音反复和级的手法进行创作,其旋律悠远流畅,音乐线条非常平稳,充分展现出女主性格的随意;B部分音乐是由四个乐曲组成,采用宣叙调手法进行创造,充分调动音乐的情况,表达出穆塞塔的自信,在第三句音乐时,通过张力将情绪推向最高点,第四句则迎来了全曲中最高潮部分,作者接着采用模进的手法,让人们感受到穆塞塔内心复杂的世界。A’部分是最后几个小节,跟A部分将近,但是比A部分更加舒展、流畅,是女主对马切洛的告别,充分发挥出穆塞塔洒脱的性格[7]。


三、咏叹调《漫步街上》个人演唱实践

(一)演唱技巧运用


  在唱《漫步街上》这首歌曲时,由于都是由意大利语言演唱,在发音上和汉字的发音有很大区别,所以要保证发音正确、咬字清楚等。意大利语言的发音通常都是以元音作为结尾,让人听着非常柔和,这就是为什么意大利歌曲这么受人欢迎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演奏时,要注意结尾元音的标准,吐字要浑厚有力,不能弱气息,整个曲目当中有很多长音部分,在演唱之前要熟悉发音吐字,保证在发音时要熟练,这样才能做到音正,给观众带来良好的体验,并且要注意将重音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歌曲完美的展示意大利歌剧的灵魂,采用有趣的剧情,加上独特的音乐风格,构建出灵活多变的艺术作品。《漫步街上》非常重视创造力,热衷于通过改造来面对社会的不公,作品创造的人物,可以让人直通心灵的深处,使用特殊的咏叙风,充分体现出这首歌剧的优美旋律,由于歌剧中的速度变化莫测,需要演唱者有很好的气息控制能力,所以在平常的气息练习时,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提高自身的歌唱能力[8]。

(二)歌唱演绎的处理


  咏叹调《漫步街上》根据对抒情女高音的分析来演唱,根据歌剧本身的人物背景、演唱特点等,结合演唱者自身的声音,将两者完美地融入到一起,充分抓住作品想要表达的意思,通过声音感染台下的观众,与观众产生共鸣。整个《漫步街上》采用圆舞曲的节奏,普契尼在作曲过程中为了保证人物形象的生动性,通过大量的对比,将人物形象完美地勾画出来。在进行演唱时,要从小字一组的e音到小字二组的b音演唱,起音时应该要偏高,避免在演唱过程中出现喉咙打开过度,导致出现影响演唱的效果,在进行演唱之前要回忆演唱内容、找准起音、酝酿感情,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在演唱开始阶段,要将感情代入进去,充分体验出穆塞塔的骄傲与自信,注意起音节拍,控制气息,保证演唱的顺利进行,在第6小节当中,表现的是女主被众人瞩目的内心想法,并且其中多处有旋律跳跃的情况发生,要及时对气息进行调整,保证气息的连贯性,充分表现出女主独特的人格魅力。

  四、咏叹调《漫步街上》不同版本的演唱比较


  《艺术家的生涯》首次登场演出是在1896年的意大利皇家剧院,离现在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不同的国家对《艺术家的生涯》的人物形象做出了二次创造,并与《艺术家的生涯》里的主人公穆塞塔找到共同点,原版的《艺术家的生涯》通过刻画出一个具有多种性格特征的人物,展现出作者对爱情的憧憬。在第一场表演的过程中,女主穆塞塔的出现,作者选用鲜艳的颜色作为对比,让女主的性格完美展现在观众的视线之内,为女主的形象提供有力的对比,至于其他作者手里的穆塞塔,其中有三个穆塞塔的扮演者最为相同,分别是2008年纽约首都《艺术家的生涯》穆塞塔的扮演者西班牙女高音Ainhoa Aeteta、2018年维也纳美泉音乐会《艺术家的生涯》主角穆塞塔扮演者俄罗斯女高音Aida Garifullina、2015年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艺术家的生涯》穆塞塔的扮演者中国女高音黄英。
  2008年纽约首都办《艺术家的生涯》穆塞塔的扮演者西班牙女高音Inchoate Aeteta诠释的人物形象是风情万种、善良温柔,这要求唱歌家具备抒情性和戏剧性的特点,需要拥有极高的音乐技巧和舞台表现能力,Ainhoa Aeteta将穆塞塔这个人物表演得淋漓尽致,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让主角的性格得到全方面的展示,通过对演唱音乐技巧的控制,让舞步非常轻快、灵动,侧面的反映出歌剧人物穆塞塔心理状态。抓住观众的心理,演唱出富有深情的音色,采用柔软的演唱方式,旋律的处理上非常注意,在通过语言化表演的方式,将后面的歌剧演唱方式节奏变慢,舞步也随着节奏的变慢而缓慢地跳动着,更加凸显风格的独特魅力和抒情性、戏剧性的艺术特点,这才是作品主角内心的声音,优美的音乐深受人们喜爱;2018年维也纳美泉音乐会《艺术家的生涯》的表演,采用钢琴伴奏的方式,整体的速度大概达到每分钟68,主角穆塞塔扮演者俄罗斯女高Aida Garifullina在装扮上只是穿着一条黑色的裙子,简单的卷发,但是她在演唱时语气感非常强,没有过多的肢体语言,更多的是体现人物的内在自信;在2015年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艺术家的生涯》的表演中,穆塞塔的扮演者中国女高音黄英的表演充满激情,其中蕴含着丰富变化,音乐会上没有华丽的布景和道具,只有交响乐团的伴奏,黄英当时穿着一身红色的长裙,音乐整体速度约为每分钟63,语言非常清晰,咬字非常干净,高音部分处理得很恰当,装饰音运用得非常巧妙,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黄英老师的自信和不拘小节的意境,让音乐更加富有变化[9]。

五、普契尼歌剧咏叹调的风格特征及演唱处理总结


  普契尼在一生中创作的作品高达12部,是意大利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以创作感人肺腑的情节和优美的剧情为主要风格,擅长塑造人物形象,其中咪咪、穆塞塔两个主人公的形象十分鲜明,《艺术家的生涯》作为普契尼的代表作,其中女主人公穆塞塔自创立以来,被很多歌剧创作家作为主体进行二次创作,在歌剧的舞台上带来不一样风格的女主人公。以上是以《艺术家的生涯》中咏叹调《漫步街上》为研究对象,从演唱的方式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带给观众不一样的体验。让音乐和剧情两者深入融合,由于都是采用意大利语言演唱,在发音上有很大区别,因此在发音上面要非常讲究,要保证发音标准。意大利语言的发音通常都是以元音作为结尾,让人听着非常有旋律感,普契尼通过采用现代和声技巧,创作出很多著名歌剧,深受观众的欢迎,普契尼也亦成为整个音乐界的先驱者。
  注释:
  [1]马亚楠.咏叹调《人们都叫我咪咪》的演唱探析——选自歌剧《艺术家的生涯》[J].艺术评鉴,2020(05):23—24.
  [2]王翘楚.浅谈歌剧咏叹调《漫步街上》的人物形象塑造[J].神州,2020(09):50.
  [3]陈慧芳.歌剧咏叹调《漫步街上》角色塑造与演唱版本分析研究——以埃莱娜、阿伊达、李秀英、尤泓斐为例[D].河南师范大学,2016.
  [4]牛 路.歌剧咏叹调《冰凉的小手》的演唱心得[D].河南大学,2016.
  [5]孙多中.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鲁道夫咏叹调的演唱分析——以《冰凉的小手》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8.
  [6]孙玉明.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詠叹调《冰凉的小手》演唱艺术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7]李唯一.女高音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的浅析[J].丝路艺术,2018(01):97.
  [8]韩京讯. 浅析《咪咪的告别》的演唱技巧和情感把握[J].戏剧之家,2017(02):86.
  [9]郭 鑫.咏叹调《孤独,我堕落,被人抛弃》的艺术特点及演唱风格[J].艺术研究,2017(04):94—95.
  (责任编辑:刘露心)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5G时代和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终端间数据传输速率和通信容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机后端与接收机前端不可缺少的组件,其设计的好坏对整个系统的结构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毫米波本身具有波长短、频带宽、对雾、雪、尘埃的恶劣环境不敏感等优异的性能,而微带天线具有剖面低、尺寸小、重量轻、设计灵活、成本低廉等优点,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开始关注和研究具有更丰富频谱资源的毫米波微带天线。
  本文从项目需求出发,先后设计了两款满足不同实际工程需求的毫米波微
[关键词]安魂曲;发展;内涵;功能;人文价值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04-03  基督宗教中的“弥撒”是罗马天主教会里最重要的固定祭典,“主要纪念耶稣与门徒进行最后晚餐时所建立的‘圣体圣事’,并结合祈祷、圣经诵读以及各项礼仪”。[1]“而‘安魂弥撒’则是悼念逝者所举行的弥撒,拉丁文称为‘Missaprodefunctis’,意指
期刊
[关键词]肖邦;《降大调第三叙事曲》;演奏版本  [中图分类号]G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07-03一、《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分析(一)《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创作背景  《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是肖邦叙事曲中知名度较高的一首,这首叙事曲创作于1841年,此时正是肖邦音乐创作的巅峰时期。这个时期的肖邦正处于恋爱的甜蜜时期,他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坠入了
期刊
[关键词]变异;移调再现;比例失衡  [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13-03  每一种曲式结构,如我们熟知的一部曲式、二部曲式、三部曲式、直到奏鸣曲式、奏鸣回旋曲式等,如果单纯就其外部形式来说,除了形态、长度的不同外,再无其他意义。但对于一个用某种曲式结构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来说,这些结构便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意义和内涵。而我们探究这些结构逻辑
期刊
[关键词]岫岩民歌;唱词特点;旋律特征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068-03  岫岩民歌是在岫岩范围内兴起,被当地人民争相传唱的民间小曲,是当地人民业余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此类歌曲内容生动、叙事性强,旋律简单、方便记忆,利于人们相互传唱。也正因传授、传唱的方式是口传心授,所以不同的人演唱同一首歌曲时,可能会有细微的区别。事
期刊
[关键词]《行街》;二胡演奏;母曲;江南丝竹  [中图分类号]G63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055-07  作为江南丝竹传统八大曲之一的《行街》亦称《行街四合》,此曲采用曲牌联缀的形式,取名为《行街》是由于传统上此曲属于江南丝竹中的行乐,一般是在江南民间举行婚庆喜事之时,一队丝竹班子伴随着新娘的花轿边走边奏;此曲在这种场合下一般分为慢板、中版、快板三
期刊
[关键词]霸王别姬;古筝;关峡  [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16-03  交响幻想曲《霸王别姬》取材于西楚霸王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故事。作曲家关峡根据这个故事为筝、箫、女高音与乐队创作了交响幻想曲《霸王别姬》,作品中不仅用音乐描写了金戈铁马、战鼓雷鸣的场面,还描写了项羽和虞姬情深意长、忠贞不渝的爱情,更有缠绵悱恻、哀怨动人的诀别,抒发了江
期刊
[关键词]《托斯卡》;男高音;《星光灿烂》;艺术特色;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31-03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创作领域极其广泛,除了主打的歌剧以外还涉及歌曲、合唱、室内音乐,管弦乐等,在歌剧领域里创作成就最高。普契尼一生创作的12部歌剧都被人熟知,他以感人至深的戏剧情节和清新隽永、结构严谨的音乐风格,成为20世纪意大利
期刊
[关键词]“第二实践”;蒙特威尔第;牧歌;巴洛克新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089-06  “第二实践”(Secondapratica)是伴随17世纪前后意大利世俗多声部复调体裁牧歌(madrigal),在创作实践中就词、乐关系问题导致的诸多介于传统理论体系之外的作曲技法而形成的新音乐创作形式与风格理念。它与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承自
期刊
[关键词]王西麟;小提琴协奏曲;华彩段;奏鸣曲式;结构  [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11-0119-06  华彩段(cadanza)[1]是奏鸣曲式在协奏曲运用中的一种变体形式,也是协奏曲中的一种特殊节奏。通常华彩段本身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为了展现演奏者的技巧,二则是作曲家平衡结构的一种手法。  而华彩段在奏鸣曲式结构中出现的位置,使华彩段对于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