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的周期性正在弱化 不关注或是“错误”决定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isv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热门赛道,笔者更关心煤炭板块的低估价值,甚至认为煤炭板块目前的机会和2013年~2014年白酒龙头的机会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煤炭未来几年都是供给不足的,当前走高的煤价可能是未来几年的中枢。
   市场担心的能源替代效应和煤炭周期性,实际也是想当然的,是错的。这就像2013年市场担心“限制三公消费”会导致酒企一蹶不振的想法类似。现在的煤炭没人看,是典型的认识偏差。
  

煤炭供给不足可能会持续几年时间“碳达峰”意味着用电量增加


   今年以来,煤炭的价格快速攀升,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去年的均价为571元/吨,今年前6个月的均价上升至780元/吨,最近更是涨破千元。澳大利亚的煤价比中国还高,达到了160美元/吨。
   价格的背后是供需,今年以来,煤炭供给的缺口越来越大。在上一轮煤价高峰之后,2012年主要煤炭企业纷纷扩产,最终导致煤价长期低迷。直到2020年,那一轮扩产的产能基本完全释放,到目前,产能的贡献率已经达到了极限。但新的产能并没有出现,目前我们看不到任何弥合缺口的新产能,一些主要的煤炭企业,例如神华、陕煤、兖煤,从财务报表上看,都没有资本开支,没有资本开支也就意味着没有新的产能。而且,在我们现有的产能中,约有1/3的产能不满足环保要求。此外,过去的那种小煤矿已经被严厉禁止了。我们看到,目前所有环节的煤炭库存都很低。
   理论上,政府不会再批复新的煤矿,即便批准了,形成有效产能也要到五年以后了,而且新煤矿的成本是老煤矿的一倍。所以,未来5年煤价能涨到多少我们不好判断,但未来5年煤炭供给短缺是确定无疑的。
   我们再看看需求端的情况。我国的电力消费过去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但自2019年以来,我国GDP复合增速在6%左右,发电量却超过了19%,这显示出电力消费远远高于GDP的增速。在这个大背景下,如果未来中国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人均用电量还要再增加一倍。当前中国人均用电5000度,未来可能会达到10000度,大约和韩国的10800度水平相当。
   更重要的是,我们一般认为,随着新能源发电方式的应用,煤炭的使用量会相应减少。但实际上,太阳能电池板中的所需的硅元素,冶炼的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电力。另外,5G也是高耗能行业,典型的4G单系统功耗为1300W,但5G单系统一般在3500W~4000W左右,相差了3~4倍。以中国移动为例,去年中国移动电费增加了100多亿元。此外还有互联网、电动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也都需要大量的电力。我们一直规划用新能源取代传统能源,但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我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什么是碳达峰?就是到2030年之前煤炭的使用量会越来越多。
   最近,发改委再次部署保价稳供,使市场上的煤炭价格出现了一些回落。我们预计,现在的煤价可能是未来几年的中枢。但煤炭市场价格的下跌实际上并不影响上市公司业绩,因为对于煤炭公司来说,出厂价远低于市场价。例如陕西煤业的出厂价比市场价便宜200元~400元,即便如此,陕煤的业绩还是高速增长。如果市场价长期维持在高位,陕煤会慢慢把出厂价涨上去,业绩弹性就体现出来了。
  

煤炭企业至少应给10倍估值当前正站在3~5年的主升浪起点上


   我们判断,煤炭行业的主升浪还没开始,因为煤炭企业的估值还在很低的位置上。Wind数据显示,一些主要的煤炭企业估值也就5~10倍左右,例如陕西煤业PE(动态,7月29日,下同)为7.7倍、中国神华为7.2倍、兖州煤业为10倍。
   中国煤炭企业的估值不应该比有色低,但现在有色企业的估值最低也在10倍以上,例如江西铜业的PE为26倍,洛阳钼业为37倍。整体上,我认为,煤炭企业的估值至少应该给10~15倍,现在市场对煤炭企业的估值是错的。
   可以计算一下煤炭企业的分红率。煤炭企业的分红率去年有10%以上,今年可能会更高,例如兖州煤业(H股)去年分红1.2港元,相对于它去年年末6港元左右的股价,分红率接近20%。我预计兖州煤業今年的分红可能达到1.5港元,所以仅仅靠分红,5年就可以把成本收回来。
   未来,如果煤炭企业的估值涨到15倍,很多煤炭企业股价就翻倍了,而对于一家分红率有10%~20%的公司来说,15倍估值里面没有泡沫、没有预期,只需要大家认可就行了。
   对于机构来说,固收产品的收益率持续下滑,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左右,机构想要获得稳健的合理回报,10年期国债慢慢地将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在这种环境下,煤炭是一个值得配置的板块,除了分红,企业的股价增长会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
   我个人认为,低估值的企业比那些高估值的企业更靠谱,投资者不要着急,放长到三五年来看,低估值的企业会慢慢涨起来的。
  

煤炭的周期性正在弱化有机构计算神华比宁德的DCF高


   未来5年,我们看不到煤炭企业的周期性。我们在最近的调研中发现,一个煤炭大县原来有100多家煤矿,现在只有十几家,就是为了满足环保等要求合并到一起了。同样的,山东把7家煤炭企业合并成山东能源集团。随着集中度的提升,煤炭企业的周期性会有明显的减弱。
   对比来说,2012年时煤炭行业的周期性很强,那时只要煤价走高,企业就会准备扩产。而现在的扩产为“零”。
   有机构用DCF模型算出,中国神华的DCF比宁德时代要高。在新能源领域,我们能准确地计算出未来动力电池的价格吗?或许不能,因为未来行业发展、技术变革和一些偶然因素都影响电池的发展。但是煤炭企业的分红、业绩是具有确定性的。
   具体来说,中国神华,即使股价已经涨起来,依然有很好的投资机会,神华在分红方面一直很慷慨。陕西煤业,有部分业绩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而且增长才刚刚开始。同时,陕西煤业现在有600亿元在做投资,每年按保守计算能获得5%的收益,也有30亿元收入。实际上,陕煤在主业和投资方面做得都很好。
   我们认为,兖州煤业也很好,它们去年分红60亿港元,今年年初时市值才300多亿港元,单靠分红5年就回本了,这还不算今年的分红比率很大可能高于去年。而且兖煤在行业低点时的扩张很有成效,比如整合山东省内6大矿务局,在陕西和内蒙获得了4个1000万吨级别的大矿,以及在澳大利亚建立了当地最大的煤炭公司。
   目前,公募基金对煤炭板块的配置还不高,我们的策略是,有钱了就买点,因为煤炭的价格实在是太便宜了。我们的判断就是,在需求、业绩、分红都景气的时候,资金还没有关注到,这个情况很像2013年~2014年时的白酒龙头。我甚至认为,煤炭板块现在是送钱的机会,一定会有志同道合者参与进来,“德不孤,必有邻”!
   (本文所涉个股仅作举例,不做买卖推荐)
其他文献
港股上市公司敏实集团近期在科创板递交了招股书(申报稿),寻求A+H股两地上市,本次其拟募集资金65亿元。敏实集团的主要产品为各类汽车外饰件和车身结构件,作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其服务客户包括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宝马、奔驰、奥迪,同时还涉猎新能源领域,进入特斯拉、蔚来、理想等供应商名单。  《红周刊》深入分析其招股书(申报稿)后发现,2020年,该公司加大了筹资力度,导致债务规模高企,表现为渴求资金,但与
期刊
今年以来,白酒类、中药类、煤炭、钢铁等优秀的国资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市值不断增长,持有这类公司的股民也是赚多赔少。那么,相比以往,国有资产为啥能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呢?主要有以下四种原因:一、所有国资上市公司首要职责,就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资保值增值的过程也是股民资金保值增值的过程。   国资上市公司中许多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和基石,营收和利润增长是公司长期追求的目标。所以作为国资领导,会全神
期刊
CXO泛指医药外包企业,又分为CRO(合同研究组织)、CDM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CSO(合同销售组织),分别服务于医药行业的研发、生产、销售三大环节。  目前A股上市的CXO企业主要为CRO和CDMO企业,因行业景气度高、企业盈利向好,相关公司的股价表现抢眼。据Wind数据,截至2021年7月23日,长江CRO/CMO指数今年以来涨幅已达35.03%,位居医药细分子板块首位。投资宜三维度精选C
期刊
6月30日,深交所披露上海唯都市场营销策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唯都股份”)招股书。以CRM(客户关系管理)营销、零售辅导和数字营销为主营业务的唯都股份,拟冲刺创业板。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唯都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1.62亿元、1.95亿元和2.09亿元,维持增长态势。在营收不断增长的背后,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人力成本也在不断上升,2019年甚至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此外,唯
期刊
今年以来股票市场波动剧烈,不少权益类基金出现阶段性较大回撤。对比来看,固收+基金在追求绝对收益的同时,也力争保证产品的安全性,通过固收打底、权益增强,再辅以打新等分层策略,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市场的下行风险。  截至7月27日,今年超过90%的固收+产品获得了正收益,收益均值2.37%,最大回撤均值-3.51%。在权益市场高波动环境中,这类产品的稳健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从选股的角度,其思路也有值得借鉴的
期刊
自今年5月中下旬以来,全国水泥价格呈现出整体下滑走势,多地价格累计跌幅达到或超过100元/吨,这与淡季、高温、多雨等因素叠加下,水泥行业处于季节性淡季,以及外地低价水泥跨区域运输活跃,对当地水泥价格造成一定的冲击不无关系。  目前,随着长三角地区已经出梅,全国再现夏季限电政策、水泥行业继续推进错峰停窑以及下游需求的逐步好转,水泥价格有望在8月上中旬迎来反弹。同时,已有多家券商也纷纷发表研报,表达了
期刊
发行概览:公司本次拟公开发行5556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总额将视市场情况及询价结果而确定。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按照项目实施的轻重缓急顺序,拟投资于以下项目:面料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嵊州)、面料技术改造及扩能建设项目(越南)、湖南新马制衣有限公司生产线技术改造升级建设项目、盛泰集团智能制造系统建设项目、河南织造及成衣生产中心建设项目、补充营运资金。  基本面介绍:盛泰
期刊
期刊
曾于2018年发布招股书拟登陆主板未果的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同仁堂”),近日再次发布了招股书,与上次登录主板市场不同的是,此次其转换了“战场”,拟登陆创业板。  此前,《红周刊》记者在《天津同仁堂IPO前夕“改造”財报,半数医药销售人员为“临时工”》一文中,就天津同仁堂IPO前夕“改造”财报,以及公司雇佣大量非全日制员工做医药销售人员的情况曾进行过详细分析。实际上,除了已经报
期刊
发行概览:公司本次拟申请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不超过4180万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于以下项目:智能音频芯片研发和产业化项目、5G射频器件研发和产业化项目、马达驱动芯片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电子工程测试中心建设项目、发展与科技储备资金。  基本面介绍: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品质数模混合信号、模拟、射频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芯片研发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包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