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控制、政治联系与审计独立性——来自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视角的经验证据

来源 :经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wei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股东控制、股权制衡以及大股东的政治联系对审计师行为均有显著影响。具体说来,对于存在持续经营问题的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越不可能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而第二大股东相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越可能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第二、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相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也越可能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同时,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高于非政府控制的公司,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高于中央政府控制的公司和非政府控制的公司。总的说来,独立审计作为公司治理中的保证机制,与大股东之间的制衡是一种互补作用,良好的股权制衡有利于外部审计师保持独立性。面对公司中的政治关系带来的政治风险和信息风险,审计师会通过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来保护自身的声誉。
其他文献
法与金融的研究作为现代金融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近年已取得较大的发展。在对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进展进行简述的基础上,对其两个主要观点分别加以探讨。首先,其投资者保护这一核心概念因为忽略了外部投资者之间的利益;中突和对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激励,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通过法律对合约的维护来实现对投资者的保护:其次,在法系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上,无论是基于司法体系本身还是基于法系起源的政治经济分析都忽视了政府管制对法律体系的补充作用。最后,针对处于转轨中的发展中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管制提出政策建议。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投资环境会变得更好,跨国公司将加速在华投资扩张规模,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将呈现出新的特点,如较一般国内企业更具个性化、水平更高、条件更苛刻等。目前,外资银行发挥国际关系网络优势,利用与母公司长期的合作关系进行业务渗透,国内银行业也纷纷将跨国公司作为营销重点。但如何改进对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这是目前困扰国内金融服务业的难点。我国银行业需要针对在华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需求以及目前外资银行的营销特点,加强对跨国公司的金融服务创新。
委托一代理情况下金融资本与农业产业资本难以有效融合是当前农村金融领域亟待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农业产融合约内生的不完全性主要源于农业产业资本所有者拥有金融资本所有者难以察觉的私人信息,进而使金融资本所有者面临着农业产业资本所有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本文以激励理论为指导,从基本接近中国农村金融实际的假定出发,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逻辑,提出了一个有关农业产融合约的激励模式假说,为以后在该领域的实证研究提供证实与证伪的理论素材。
改革开放以来,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增长幅度高于收入增长幅度,农户对教育、健康、迁移投资的欲望强烈。实证分析表明,物质资本及土地投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以人均量表示的土地占有量和物质资本存量每增加1%,农业经济增长0.3112%和0.0622%;人均教育、迁移投入每增加1元,农业经济增长0.0003%和0.0001%,健康投入的作用不明显;城市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同样是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对外开放则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公司领导权结构是反映董事会与经理层关系的重要制度安排。在现有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领导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经验分析表明:公司领导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或负相关关系,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公司绩效的标准差显著大于两职分离公司绩效的标准差。
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理论打破了货币供给前提,提出中央银行既没有能力控制基础货币,也不愿去控制基础货币。他们认为货币的供给是内生的,即由信用驱使、需求决定的,与商业银行和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有关。结合最新的实证研究对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评介,并认为其将与宏观经济、开放经济相结合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其经济发展中往往会受到三种外部效应的影响,即贸易政策、环境资源所有权不完善和生产污染。由一个能够准确描述不完善的资源所有权状况的生产方程可得,在环境所有权没有明确定义和生产污染这两种外部性并存的条件下,这种情况落入了标准的“次优理论”的范畴。也就是说,污染控制政策应当与所有权制度的改进协调起来。因此,存在两种可供决策者挑选的监督体系:一是静态体系,二是动态体系。在静态体系中,资源领域中的公司得到短期所有权,政府则通盘考虑资源的全部社会价值;在动态体系中,资源领域中的公司会得到
20世纪30年代,世界计量经济学会创办的学术刊物Econometrica正式出版,标志着计量经济学为经济学研究注入了富于建设性的、形式严谨的逻辑思维。经济学作为一门以现实中的经济行为和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其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普遍性、规范性和逻辑的一致性缺一不可;此外,所有的经济学理论最终都要接受现实的检验,而所有这些环节,都与计量分析密不可分。
作为经济计量学前沿领域的一个新分支,微观经济计量学(microeconometrics)在最近三十多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微观经济计量学侧重于对家庭、厂商等个体经济行为进行计量研究,其研究对象范围非常广泛,比较重要的专题包括:劳动供给、工资决定、教育选择、失业持续期限、移民、职业选择、生育选择、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劳动经济学专题;税收政策及福利政策的效应等公共财政专题;商品需求、品牌选择等消费行为专题;住所租购选择、区位选择、交通工具选择等都市及运输经济学专题;生产形式选择、生产要素需求、生产效率评估等产业经
制度熵是关于制度系统的复杂性与有序性关系和效率结构的状态描述。本文刻画了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关系图谱,即一个基于关系特征描述的“评价树”,通过引入复杂性尺度,进而构建了制度熵评价的理论模型。实证显示,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制度运行总体上处于一般熵减状态,即由改革增量带来的制度优化增量以及制度绩效呈增加态势,表明现有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较为有利,但也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可能和必要。出于改革的现实考量,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