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果把化学实验探究比作一次乘船远航,教师应该是导航仪,而学生才是真正的船长。初中化学实验是基础实验,必须从小实验做起,从规范起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简单实验;探索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作为学科探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渗透实验,训练操作规范
初中生刚接触化学,感觉新鲜、有趣、好奇。但真要他们自己动手去实验,却又缩手缩脚。对此,教师要把实验渗透于教学之中,先选择一些易做,灵活,难度较小的实验让学生尝试,逐步过渡到较复杂的实验。如:
例1.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向试管加锌粒 B.点燃另一酒精灯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分析:A.根据取用固体药品的步骤:“一横,二放,三慢竖”来分析即可。B.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C.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D.根据稀释浓硫酸时要“注酸入水”分析即可。
解:A.取用块状固体时,不能直接如图放入,将会砸裂试管底部,故A错误;B.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图中操作错误会引起安全事故,故B错误;C.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故C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故D错误,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固体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了解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和稀释浓硫酸的方法。
实验的目的就是要给学生以感性认识,这也是实验训练最关键的一步,人们的许多化学知识就是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所以要特别提醒学生多留意、细观察,以便能够通过现象上升到理论。在实验中只要学生的操作没有科学性的错误,一切都应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培养其规范操作能力。
二、认识药品性能,培养识别能力
药品识别能力是化学学科中的特殊能力,学生掌握好基本操作技能后,教师应提供多样性的实验内容。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和实验设计等途径,使学生的药品识别和使用能力得到提高。
例2.有两瓶液体,分别盛有蒸馏水和酒精,请设计四种合理安全的方法进行鉴别。
分析:蒸馏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不能燃烧;酒精是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具有可燃性。
解:(1)通过闻气味可以区分水和酒精,没有气味的是水,有特殊气味的是酒精;(2)取同等体积的水和酒精,称量重量,重的就是水;(3)涂在手背上可以区分水和酒精,酒精的挥发性比水强,涂在手背上时,感觉更凉爽的是酒精,另一种是水;4)点燃可以区分水和酒精,水不能燃烧,酒精能够燃烧。
本题知识点是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物质的鉴别、推断。解答本题要从水和酒精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3.液体药品通常放在 里,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 。 量液时, 必须 ,视线要与 内液体的 面的 保持,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分析:本题应从液体的存放和量筒的使用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解:液体的存放应当密封保存,在倒取时需要缓慢倒入,故答案为:细口瓶。量筒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使用时,要将量筒放平,否则液面不平,没法读数;液体在量筒内呈凹面状,读数时,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答案为:量筒,量筒,放平,量筒,凹液面,最低处。
另外,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它对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其它学习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关注生活实验,熟悉仪器性能
备课时多收集一些与我们所讲内容有关的事例,先讲现象,再讲本质,这就避免了教学的枯燥,提高了教学的效益。
例4.请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要求完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操作”:(1)用完醋后,要将醋瓶的瓶盖立即 ,并使醋瓶的标签 ;(2)向锅内倒油时,要将油瓶盖 ,倒完后,要用瓶盖 净最后一滴油。
分析:本题结合实验室在取液体药品时的正确操作,来分析日常生活中取液体药品的规范操作。
解:(1)在实验室中,液体药品用完后,应立即盖上瓶盖,防止液体挥发,且标签向外,便于下次取用;由此运用到生活中,取用液体药品也应如此,故答案为:盖上瓶盖,向外。
(2)在实验室中,取用液体时瓶塞倒放防止污染瓶塞而波及药品,用完后也要在试管上刮一下,防止残液流下腐蚀标签;日常生活中也要防止沾污瓶塞及残留在瓶口的液体流下沾污标签,故答案为:倒放,刮。
本题与课本知识的信息结合较紧。主要应用了一种类推的解法,由实验室的做法而推出生活中的做法。
例5.下列玻璃仪器中,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
A. B. C. D.
分析: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
解:A.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不能直接加热,故A错误;B.锥形瓶需要垫石棉网加热,不能直接加热,故B错误;C.水槽不用于加热,只作盛水的容器,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用到,故C错误;D.试管可直接加热,故D正确。
本题只要掌握了常用的加热仪器使用,问题就会很容易解决。
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关键,面对新形式,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简单实验;探索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作为学科探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渗透实验,训练操作规范
初中生刚接触化学,感觉新鲜、有趣、好奇。但真要他们自己动手去实验,却又缩手缩脚。对此,教师要把实验渗透于教学之中,先选择一些易做,灵活,难度较小的实验让学生尝试,逐步过渡到较复杂的实验。如:
例1.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向试管加锌粒 B.点燃另一酒精灯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分析:A.根据取用固体药品的步骤:“一横,二放,三慢竖”来分析即可。B.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C.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D.根据稀释浓硫酸时要“注酸入水”分析即可。
解:A.取用块状固体时,不能直接如图放入,将会砸裂试管底部,故A错误;B.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图中操作错误会引起安全事故,故B错误;C.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故C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故D错误,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固体药品的取用;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了解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和稀释浓硫酸的方法。
实验的目的就是要给学生以感性认识,这也是实验训练最关键的一步,人们的许多化学知识就是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所以要特别提醒学生多留意、细观察,以便能够通过现象上升到理论。在实验中只要学生的操作没有科学性的错误,一切都应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培养其规范操作能力。
二、认识药品性能,培养识别能力
药品识别能力是化学学科中的特殊能力,学生掌握好基本操作技能后,教师应提供多样性的实验内容。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和实验设计等途径,使学生的药品识别和使用能力得到提高。
例2.有两瓶液体,分别盛有蒸馏水和酒精,请设计四种合理安全的方法进行鉴别。
分析:蒸馏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不能燃烧;酒精是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具有可燃性。
解:(1)通过闻气味可以区分水和酒精,没有气味的是水,有特殊气味的是酒精;(2)取同等体积的水和酒精,称量重量,重的就是水;(3)涂在手背上可以区分水和酒精,酒精的挥发性比水强,涂在手背上时,感觉更凉爽的是酒精,另一种是水;4)点燃可以区分水和酒精,水不能燃烧,酒精能够燃烧。
本题知识点是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物质的鉴别、推断。解答本题要从水和酒精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3.液体药品通常放在 里,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 。 量液时, 必须 ,视线要与 内液体的 面的 保持,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分析:本题应从液体的存放和量筒的使用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解:液体的存放应当密封保存,在倒取时需要缓慢倒入,故答案为:细口瓶。量筒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使用时,要将量筒放平,否则液面不平,没法读数;液体在量筒内呈凹面状,读数时,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故答案为:量筒,量筒,放平,量筒,凹液面,最低处。
另外,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它对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其它学习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关注生活实验,熟悉仪器性能
备课时多收集一些与我们所讲内容有关的事例,先讲现象,再讲本质,这就避免了教学的枯燥,提高了教学的效益。
例4.请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要求完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操作”:(1)用完醋后,要将醋瓶的瓶盖立即 ,并使醋瓶的标签 ;(2)向锅内倒油时,要将油瓶盖 ,倒完后,要用瓶盖 净最后一滴油。
分析:本题结合实验室在取液体药品时的正确操作,来分析日常生活中取液体药品的规范操作。
解:(1)在实验室中,液体药品用完后,应立即盖上瓶盖,防止液体挥发,且标签向外,便于下次取用;由此运用到生活中,取用液体药品也应如此,故答案为:盖上瓶盖,向外。
(2)在实验室中,取用液体时瓶塞倒放防止污染瓶塞而波及药品,用完后也要在试管上刮一下,防止残液流下腐蚀标签;日常生活中也要防止沾污瓶塞及残留在瓶口的液体流下沾污标签,故答案为:倒放,刮。
本题与课本知识的信息结合较紧。主要应用了一种类推的解法,由实验室的做法而推出生活中的做法。
例5.下列玻璃仪器中,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
A. B. C. D.
分析: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
解:A.烧杯需要垫石棉网加热,不能直接加热,故A错误;B.锥形瓶需要垫石棉网加热,不能直接加热,故B错误;C.水槽不用于加热,只作盛水的容器,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用到,故C错误;D.试管可直接加热,故D正确。
本题只要掌握了常用的加热仪器使用,问题就会很容易解决。
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关键,面对新形式,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