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核苷(酸)类似物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专家会议纪要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研究的深入以及临床对CHB治疗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抗病毒治疗.对于经过核苷(酸)类似物(NAs)规范治疗后未能获得病毒学或血清学应答,或在治疗中出现耐药以及达到治疗目标后停药复发的患者往往需要调整治疗策略。

其他文献
目的 系统评价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E)对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FMJS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查找有关TE在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预测诊断方面的全文文献(2003年1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全文通道有Pubmed、EBSCO、Elsevier Science、Ovid、Wiley等.采用诊断性试验准确性质量评价工具(QUADAS)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
摘要:  百鸟衣作为苗族的特色盛装之一,华丽而精美,其款式和纹样在苗族服饰中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是研究苗族服饰不可忽视的种类。但由于实物样本的稀少,目前领域内关于百鸟衣的研究不多,更是缺少对其特色纹样的整理和归纳。文章针对这一现状,以四川师范大学收藏的3套贵州苗族百鸟衣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法,结合相关文献和田野调查,通过采集样本百鸟衣的表征数据,分析和归纳其纹样的艺术特征。研究表明,百鸟衣
期刊
自HIV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s,PI)用于艾滋病患者HAART以来,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然而,HIVPI诱发的肝毒性和脂肪代谢紊乱已成为HAART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并发症。已证实HIVPI与肝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脂代谢紊乱有关,且最常与全剂量的单次给药有关。但目前并不十分清楚HIVPI对肝脏不良反应的机制。
目的 分析儿童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H ABSI)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68例病原学阳性的HABSI患儿的临床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资料.结果 共从168例患儿中检出病原菌171株,以ICU最多见(73.7%),其次为血液科(22.6%).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3.8%,革兰阴性菌占34.5%,真菌
摘要:肌肉骨骼系统包括骨骼、软骨和骨骼肌肉,由于临床修复和再生的迫切需求,其已经成为组织工程研究的主要目标。肌肉骨骼组织工程支架性能主要取决于支架播种的细胞和材料的结构。丝素蛋白组织工程支架的基本功能是将生长因子和种子细胞输送到目标部位,以帮助损伤部位的修复与再生。丝素蛋白存在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调节的生物降解性及优异的机械性而被认为是理想的材料。文章首先介绍了丝素支架在人类健康领域的重要性,其次
期刊
静脉注射吸毒是造成HIV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国AIDS的流行也主要是由静脉注射吸毒所致.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可以降低HIV感染人群的病死率和发病率,并且可以预防传播.在过去的10年里,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覆盖率明显增加,但静脉注射吸毒者接受抗病毒治疗仍然是棘手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不稳定的生活方式、被歧视、缺乏卫生保障等原因,感染HIV的静脉注射吸毒者很难获得恰当的治疗.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美沙酮替代
期刊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性反应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1934年在日本被发现,因此又称日本脑炎。该病流行于夏秋季,经蚊媒传播,病情轻重不一,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危害极大。现将17例乙脑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临床认识。
目的 探讨HBsAg阴性或抗-HBc阳性者肺癌术后辅助化学治疗中HBV的再激活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到2011年12月接受辅助化学治疗的3280例肺癌术后患者,所有入组患者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和生物化学检测,并接受以顺铂为基础的辅助化学治疗方案.数据比较行x2检验.结果 367例HBsAg阴性或抗-HBc阳性肺癌术后患者中,14例(3.81%)进展为乙型肝炎.单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HBV相关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外周血中皮质醇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评价.方法 HBV相关ACLF患者45例,其中早、中、晚期各15例;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例.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皮质醇浓度.比较各组血清皮质醇浓度,并将皮质醇浓度与PTA、TBil、Alb、ALT、AST、HBV DN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进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是引起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aemorrhagic fever,EHF)的病原体,其致死率可高达90%。自2014年2月至今,一些西非国家陆续暴发EHF疫情并呈播散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恐慌。现将EBOV的起源、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检测技术和疫苗研究进展作简要概述。